路人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1章 身在羅網不自知(中),昏君開局:天下大亂,我落草為寇,路人家,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昏君開局:天下大亂,我落草為寇第341章身在羅網不自知三四百僧兵現在隻剩下最後幾十人還能站立,其他人都已倒在了血泊之中。

  而在他們四周,則是數以千計的官軍,外層高處還有弓弩手瞄著他們,隨時可能再度放出一輪攢射。

  也就是說,他們這最後的幾十人也已到了必死地境地。

  所以當其中一名軍將喝一聲:後,眾僧兵再無遲疑,果斷拋下手中兵器,不顧肮臟就跪在了麵前鮮血漫延流淌地地上,有人口中甚至還顫聲叫著:

  孫寧瞥見這一切,方才稍稍把注意力從麵前萎頓於地的弘運身上挪開,衝身旁一人輕輕點頭。

  後者立刻會意,轉身就走到後方那門戶緊閉地廳堂前,衝裡邊說了幾句話後,廳門便迅速開啟,然後又一行十多人戰戰兢兢地走了出來。

  弘運頗為好奇地看著他們地這番舉動,直到這些人來到孫寧跟前,齊齊彎腰行禮,口稱陛下,在四周燈火照耀下,才讓他看清楚這一乾人地模樣打扮。

  這些人有老有少,衣裳服飾看著也有好有壞,但其裝扮卻又很是相近,正是士子書生。

  旋即,作為雞鳴寺首座的弘運更是認出了其中一個花白頭發,氣質儒雅的五旬男子來:

  在江南這個由豪族把持大權,佛門控製百姓思想的地方,本該擁有相當話語權的士子書生在民間的影響反倒極其微弱。隻有一些早就投靠到豪族門下的讀書人,才能憑借忠心與能力一展所能,但在民間也不會有太高的口碑。

  隻有黃餘誠等寥寥數人是個例外,他們或許手中無權,但憑借多年來溫良恭儉讓的良好口碑,以及確實曾為百姓說話做事的實際行動,贏得了許多人的信任與尊敬。

  或許他們的存在不足以動搖豪族與佛門在江南的統治哪怕一絲,但他們的名聲還是相當之高,高到就是豪族和佛門也不敢對他們不敬,還經常引他們為座上賓,隻為不讓他們太過與自家為難。

  而今日,黃餘誠居然出現在了這兒……而且,隻看這一群人在孫寧跟前站隊的先後順序來看,他在這群人中還不是最重要的,至少在他之上,還有兩個皓首白發的老人。

  一股濃烈的不安已從弘運心中滋生出來,比剛才自己完全被孫寧壓製時的情緒還要激烈。這些看似沒有半點威脅的讀書人,才是朝廷用以對付佛門的殺手鐧嗎?

  孫寧溫和地笑著,一改剛才的肅殺與暴烈,還禮賢下士的把最靠近自己的幾個士子一一扶起,

  眾書生士子在皇帝麵前可是不敢表現出驕傲情緒來的,趕緊又是一陣欠身自謙,而他們的目光更是連不遠處的那片戰場都不敢瞥上一眼,那血腥的場麵顯然不是他們所能接受的。

  孫寧也沒有強迫他們的意思,隻笑道:「不過各位能來金陵,入宮見到今日這一幕,就一定不會失望了。

  「適才我與這個雞鳴寺叛逆的對話各位在廳中應該也聽得清楚了吧?

  「江南本就因為佛門的貪婪與不斷擴張而使百姓民不聊生,而在朝廷要秉公辦案,還此地百姓一個公正和公道時,這些本該慈悲為懷的所謂佛門高僧們有都做了些什麼?

  「他們居然為自身利益發動叛亂,攪亂整個金陵城,致使無數人家園被毀,甚至喪命於這場叛亂之中。

  「諸位先生都是通曉聖人治國治民之說,明白以民為貴,人命關天道理的。現在這些佛門僧人居然乾出如此滅絕人性之事,你們覺著他們還該被稱作佛門嗎?朝廷又是否該以百姓生存為第一要務,將這些禍國殃民

  的叛逆之徒通通鏟除呢?」

  孫寧的這番話並沒有被他說得有多響亮,但落到弘運耳中,卻不啻於是雷霆炸裂,天地崩摧。直讓他心膽欲裂,連那滿身的傷口疼痛都感覺不到了。

  因為就在這一瞬間裡,他終於明白了孫寧的最終目的,自己之前的那一連串的疑問也終於有了明確的答案。

  為什麼朝廷明明已經有了準備,卻不早一步做出防禦,反倒讓他們真正攪亂整個金陵?

  因為孫寧他需要用這一場大亂來坐實佛門的叛逆之心,要讓整個金陵,乃至整個江南之民都相信佛門是邪惡的存在,是完全站在所有人對立麵的敵人,是需要被徹底趕儘殺絕的!

  現在城中大火四起,無數百姓慘遭大難。或許這其中有一部分真是被自家寺廟安排的人馬所害,但恐怕也有相當一些人,是被官府假借僧人之名而害,為的就是激所有人對佛門的仇恨之心。

  因為非如此,朝廷是不可能動搖佛門在江南足有百年之根基的。

  隻有當自身利益遭受到最嚴重的威脅時,這些柔順的百姓們才會不顧一切,無所敬畏地對曾經高高在上的佛門發動反攻。

  為什麼孫寧明明在宮裡安排好了一切,自身武藝更是強得可怕卻還是要在自己動手之前說那麼多的廢話?

  因為這番廢話根本就不是說給自己這個將死之人聽的,而是說給藏在身後廳中的這些在江南有著相當影響力的儒生士子們聽的。

  孫寧需要以他們的口來傳播佛門已成江南民眾之敵的這一事實,挑起所有人,尤其是金陵以外百姓對佛門的憎恨與敵意。

  原來打從一開始,自己,整個雞鳴寺在朝廷眼中就是一件工具,一件用來挑起江南民眾徹底擺脫佛門,並推翻整個佛門的工具!

  在想明白這一切後,弘運隻覺一陣寒意遍布全身,與麵前的孫寧一比,自己和寺廟中那些自以為控製一切的人是那麼的愚蠢和可笑。

  我們早就身在羅網之中,從民間開始廣為傳播種種對僧人不利的說辭故事時,就已被層層羅網捆縛,而我們卻不自知,還在想著掙紮反抗。

  而結果,越是掙紮,那羅網就捆得越緊,直到將所有人,將整個佛門都徹底吞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