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飄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誰還不是個影帝?,逐鹿從戰國開始,漁歌飄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這麼說吧,漢朝時期的飛將軍李廣,他打了匈奴這麼多年,一場仗一場仗熬下來砍了這麼多匈奴的人頭,可是最終卻沒能封侯。 而他的小兒子李敢之後跟著霍去病遠征漠北,奔襲2000餘裡,遇到了匈奴左賢王部。 李敢奪取了左賢王部的軍旗最終導致左賢王部大敗,而李敢也因為這個功勞一戰封侯。 事後漢武帝也因為李敢的這個軍功對其進行封賞,李廣率軍射殺的匈奴沒有幾萬也有萬兒八千吧,可是他愣是沒封侯,而李敢卻憑借“奪旗”一舉封侯。 所以無論哪一種軍功方式,能夠獲得的無一不都是人傑,而對朝廷來說,這四種軍功方式除了能夠激勵將士同時也是他們選拔將領的一個方式,畢竟能從這麼危險的難度之中存活下來說明就已經有了潛質了。 當然,如果真的要說含金量的話,無疑就是奪旗最高,奪旗也意味著你已經破陣或者斬將,這軍功裡麵已經涵蓋另外兩個了。 而曆史上並沒有能夠同時獲得四大軍功的人,唯一一個能同時獲得三大軍功的是西楚霸王項羽,巨鹿之戰、彭城之戰以及最後垓下一戰,項羽連獲破陣、斬將、奪旗三大軍功,而這就是曆代之最了。 那楊乾的成就呢?從打仗到現在,已經集齊了先登、破陣、斬將、奪旗。 楊乾打過那麼多仗,唯獨對攻城沒什麼興趣,但並不代表他沒有破過城池,雖然用的是一些醃手段,但也算是第一個登臨城頭的,還不止一次。 至於破陣,這就是楊乾最多的軍功來源,作為騎兵的第一人,破陣也就是陷陣,衝毀敵人軍陣的案例實在太多太多了。 至於斬將、奪旗,那就數不清了,楊乾斬殺對方主將的時候,連對方親衛都來不及喊人,就已經被斬落馬下。 對於楊乾來說,很多戰役,破陣,斬將、奪旗是一條龍服務的。 “我說了這麼多,你的選擇有兩個。” “第一,你可以從先登開始,畢竟這次我們打的就是攻城。” “第二,等機會,畢竟在我看來,我們練氣士最適合斬將、奪旗了。” 飛廉的腦袋告訴運轉,將楊乾說的話,一股腦的強硬記住。 “侯爺,我不打算等候,有機會抓住才對,等有了軍功,日後再給侯爺當護衛也來得及。” “切!” 楊乾鄙夷道。 “惦記我那藥材對吧。” 飛廉頓時低下腦袋。 “放心,養你一個還是沒問題的!” 飛廉拱手道“多謝侯爺!” 說完就朝著外麵跑去,顯然心動之後就是行動。 他去到軍中,將武安侯的意思傳達之後,統帥此次攻城的將領思考再三後,還是給了一個佰長的位置。 夏國以軍功論成敗,飛廉軍功有嗎?很少,大部分都是保護武安侯以及幫武安侯做一些事。 最大的軍功就是護送張昭出使興國,在韓景同的追殺下,跑掉。 這種在軍隊裡麵並不被認可,但確實是為大夏做出了事情,張昭都被封君,那麼飛廉給個佰長就比較合適了。 畢竟佰長上去就是校尉,都尉,這兩個職位可是要獨領一支軍隊的。 萬一飛廉隻有勇武,沒有統兵經驗,最後死多少人,可都算在他頭上。 經過侯爺的點撥後,十幾個將領開始劇烈的談論起來,沒多久的時間,戰報就被傳到了楊乾那裡。 這次,楊乾隻負責看,不負責點頭。 將領叫鐘堅,三十出頭,四十不到,這是妥妥的楊乾心腹。 是楊乾穿越過來的時候,一同防備的匈奴人,後來被田綜分配到楊乾麾下。 幾乎楊乾打過什麼仗,他都有參與,妥妥的死忠份子,也是念起勞苦功高,薪火學宮,三軍學宮沒少去。 這次洪城攻伐,也算給他個機會,敗了就沒什麼好說的,以後夾著尾巴做人靜等機會。 要是贏了的話,那就出頭了,履曆簿上有了攻陷興國都城的一筆,那可是金光閃閃的功績呐。 邊軍裡麵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抵禦外族的軍功含金量第一,對內打諸侯國的軍功第二,開疆拓土的軍功第三,鎮壓叛亂的軍功第四。 其實簡單而言,就是重要性的問題,像西域隨隨便便就可以滅一國。 當然,這隻是最粗糙的分類,具體的話也要看當時情況。 比如你滅了一個三千人口的西域諸侯國和滅一個焉耆,那含金量肯定不一樣。 興國都城,這可是一大塊的肥肉。 鐘堅對著一些將領吩咐道。 “各位,此次統兵五千,迎戰洪城門後的護城營,本將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隻許敗,不許勝,明白嗎?” 四五個將領的眼睛都眯了起來,已經了解整個戰局的謀劃,可有一些小將卻不明白。 “鐘將軍,這,這怎麼行,我大夏邊軍從沒打過這樣的仗,這不是長對方誌氣,滅自己威風嘛。” 鐘堅雙眼一瞪。 “這是軍令,難不成你們想要抗命?” 頓時,幾個小將不說話了。 鐘堅沒有說出具體的打算,因為自己還沒摸準,但細節上還是交代清楚。 沒多久的時間,軍隊準備好了,乘著對方準備吃飯的時候,五千步兵外加五百騎兵開始了推進。 “呀,對方打過來了,快點準備。” 了望塔上的士兵看到對方的軍陣,立馬大喊起來,瞬間護城營就好似滾燙的油鍋裡麵倒入一瓢冰水,炸過了! 到處都被踢翻的鍋灶! 當夏軍過來的時候,對方已經組成方陣。 夏軍將領抽出指揮青銅劍對著正前方,大喝。 “上火箭,給我放!” 一隻隻弓箭包裹著浸滿酒精的箭鏃如流星火雨般朝著興國大軍射去。 興國大軍也不甘示弱,士兵們紛紛舉起手中小櫓進行防禦,當夏軍火力中斷的時候,興國的弓箭兵開始了回擊。 隻是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兩邊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興國大軍中,但凡有人中箭的,幾乎沒人理睬,運氣好的隻能自己朝著後麵走去或者爬去。 反觀夏國大軍中,有人中箭,就會有幾個軍醫在盾牌的保護下飛快將傷員給搬運下去。 在馬車上,灌入早就煮好的麻沸散後,拔掉羽箭,清理傷口,縫合傷口,再讓士兵喝下大量湯藥。 這種類型的士兵,一般中招的不是要害處,半個來月就又能活蹦亂跳。 至於要害處,那也要對方能射穿甲胄才行。 夏國邊軍在中箭後,幾乎沒有任何痛呼聲,都是咬牙堅持,因為他們知道,軍中備有大量軍醫。 而興國那邊則不同,哀嚎聲響成一片,畢竟夏軍的箭鏃非常鋒利不說。 在大量羽箭的射擊下,還伴隨著為數不多的破甲箭,這種羽箭,就算你拿著小櫓也無濟於事。 當雙方軍隊開始推進後,興國直接開啟衝鋒。 還沒等對方跑近,戰鼓聲響起。 夏軍立馬邁著整齊的步伐開始往後撤,後方的騎兵開啟了騎射模式,擾亂對方的推進。 沒一會的時間,就撤的乾乾淨淨。 興國立馬發出了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城牆上的守將遠遠的看著,嘴角閃過一抹不屑的笑容。 “將軍,打退了!” 副將滿臉欣喜。 守將嗤笑道。 “傳言夏國虎狼,戰力極為彪悍,今天一戰,百聞不如一見呐,哈哈哈哈!” 城牆上,響起了歡聲笑語。 而夏國軍營中,氣氛卻沉悶的不行,一個個都垂頭喪氣,曾經跟武安侯一起戰鬥過的士兵們紛紛開始咒罵。 雖然沒明說罵誰,但明眼人都知道,罵的是那鐘堅。 此時的鐘堅立馬發動將士,讓他們組織人員進行安撫,什麼都不用解釋,就說是計謀。 這可不是小事,一旦稍有不慎,鐘堅沒有足夠的威信震懾的話,很容易引起部隊撤退時的潰敗。 經過下來將士的安撫,一些士兵也逐漸明白起來,畢竟在侯爺麾下,誰還沒當過老六,誰還不是個影帝。 第二日,鐘堅還是這麼來一出,但卻是一天兩場。 第三日的時候,對方的耐性已經磨光,竟派數百人前來夜襲放火,直接被暗哨給抓了個正著。 第四日。 第五日。 當第六日的時候,鐘堅直接不按照套路,換成了夜間偷襲。 第七日。 夏軍大敗,興國守將率三萬步卒追擊,在夏國營地門口被打退。 這一天,鐘堅來到楊乾的營帳內。 楊乾拿著一杯熱乎乎的茶水笑道。 “這段時間做的不錯。” 鐘堅道。 “末將準備再過四五日收網。” 楊乾笑道。 “治大國如烹小鮮,行軍打仗亦是如此,一鍋豬肉燉的太短,肉不酥,燉的太久,肉太爛,時機要掌握的準。” 鐘堅若有所思的回到自己營帳裡麵,整整坐了一個時辰。 整個戰局在他的腦海中不斷複盤,謀劃。 突然,他的腦海中閃過一抹亮光。 妥了! 翌日。 五千士兵整整齊齊的列成軍陣,士氣磅礴,這麼多天被壓著打,是個人都有脾氣。 邊軍從北打到東,又從東打到西,再從西打到南,什麼時候被人這麼打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