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飄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南北紮營的區彆,逐鹿從戰國開始,漁歌飄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以前你批公文,看著還挺絲滑,怎麼今天一直在唉聲歎氣。”
坐在楊乾身邊的張雨夢聽著旁邊連連歎氣聲,她都有點想不明白了。
單手撐著腦袋,楊乾露出了沉思之色,好看的眉頭微微皺起。
張雨夢拿過公文一看,頓時驚愕。
“邸是什麼東西?”
楊乾砸吧了下嘴巴。
“類似於報紙這樣的東西,不過這玩意兒漢朝的時候才有,這個時代根本沒有。”
“那是誰提議的?”
“管理印刷的官員,以前隻是在雲通郡試行,顯然有人覺得官帽小了,想要挪一挪!”
張雨夢直接說道“這不是很好嗎?你不是想一直控製輿論嗎?我看了很多小說,主角都會發明報紙!”
楊乾歪著腦袋,用看白癡的眼神看向張雨夢,就是不說話。
張雨夢被楊乾看的渾身發毛,還以為見鬼了。
“看你個頭,你說不說!”
楊乾無奈的抓了抓頭發“你是沒有腦子也嫌辛苦,不想想,這個年代幾個人識字,有多少人會買報紙來看,普通公文我能讓人在郡守府麵前念一念。”
“可一份報紙,多大版麵,不管是讓人念出來,還是聽的人,都得耗費大量時間才行,有些人才剛剛過來,聽一半,豈不是要歪曲了文章本身的含義?”
張雨夢愕然。
“這,這怎麼跟我說看的小說不一樣。”
“那就是一拍腦子臆想中的事情。”
“我不得好好考慮提出申請的官員,下麵的需求,發行的成本,以目前來說,沒必要!”
張雨夢頓時就沒了精神,如果要搞印刷,指不定活字印刷就需要進化成機械印刷了。
那種機器,簡單的一批,隨便搞搞就能弄出來,自己又是一大筆私房錢進賬。
“看來又是一個無聊官員想要晉級的私心!”
楊乾又搖搖頭。
“有私心是正常的,有野心也是正常的,就怕下麵的都是鹹魚那就麻煩了。”
“報紙不適合這個時代,可邸報可以啊!”
“邸報是什麼玩意兒?”
楊乾笑道。
“我國最早的“報紙”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當時實行郡縣製,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辦事處,叫做“邸”,派有常駐代表,負責將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通過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
“這就是我國古代的“邸報”,可以被視為報紙的雛形。”
“世界上最早的用紙抄寫的報紙和最早用印刷方式複製的報紙也都產生在我國。”
“唐代的官報是由進奏院和進奏官們分彆向各個地方抄發的,通稱為進奏院狀報、進奏院狀、邸吏狀或報狀。”
“宋代以後,開始有非官方報紙出現。這些古代的報紙主要以刊載官方文件、官場動態和宮廷消息為主,很少有辦報人自己采寫的消息、評論和廣告,與近代報紙有明顯區彆。”
張雨夢頓時就失望了。
“意思就是,這不過是內部報紙嘍!”
“不然呢?”
楊乾雙手一攤,拿出手機點開一個文件夾說道。
“堯舜禹到西周人口在1000萬左右,社會經濟較落後,貴族和極少數平民識字,識字率不超過4;但文化水平在國都和主要貿易城市還是比較高的。”
“春秋戰國到兩漢時期,持續將近1000年。前期是百家爭鳴,社會動蕩但以士大夫為主體的知識分子文化水平相當高,總體識字率估計不超過8。”
“三國兩晉南北朝直到隋唐時期,雖然進入中央集權社會,依然是士族社會,到了隋唐時期平民階層地位上升,而且科舉初創,讀書人的比例比南北朝時期藥膏是肯定的。”
“兩宋時期。是文明創立以來,文化最昌盛,識字率最高的時代,偏於一隅,統治區內基本都是文化底蘊較深地區,趙宋王朝對商業的重視程度超越漢唐,識字率據估計不低於30。”
“元代,明代人口增長快,識字率下降,應該是20左右。”
“清朝前期文字獄盛行,應該不超過10。”
“當然,這個數據來自非官方,所以也就當個參考。”
“你想想,就這樣的文盲率,我印報紙給誰看呐?買不起報紙,還看不懂報紙,我印刷出海量報紙出來乾嘛?粉飾太平啊。”
張雨夢一愣,楊乾說的有理有據根本就沒有辦法進行反駁。
經過仔細剖析後,楊乾決定,也按照漢朝的製度來,很多士兵泥腿子要知道那麼多來乾什麼。
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情。
說句不好聽的,大家現在還都掙紮在溫飽線上,百姓要做的就一點,努力養活自己。
楊乾飛快自己公文上寫下自己的批示。
【努力工作,彆想沒用的,邸報先行,不可大麵積鋪設】
然後把自己的意見都下發下去。
相比於邸報,楊乾這邊就更加簡單了。
根本不需要有人常駐在此,通過電話直接將每日楊乾的指令,公文,指導意見都下發到郡級官員的手中。
還增加一條。
那就是每個郡縣處理的官員,因為什麼事情,下場是什麼都會寫的明明白白,讓眾多大臣警示。
可想而知,收到回執的官員是有多失望,沒的升職了。
經過四五天的路程,終於來到位於錢塘江畔,在一個偏僻的低窪處,抬眼望去。
大量的營地拔地而起,雖然都是些木頭架子,但隻要將軍帳往上一鋪就成。
連一些店鋪都已經建造好了,各種工匠進入後就能完美運作起來。
還有大片奴隸正在修造,看情況應該進入尾聲。
楊乾帶著親衛開始在營地裡麵巡視起來,張雨夢在車裡已經呆了幾天,肯定待不住,帶著眾女穿戴勁裝跟著楊乾一路東瞅瞅,西瞅瞅。
良久後,張雨夢笑道“感覺跟我們平時的營地有些區彆!”
楊乾正蹲在地上,將一塊塊簡易石板給挖了出來,隻見下麵是下水管道,不由滿意的點點頭,拍拍手後站了起來。
“南方安營紮寨跟我們北方還是有一些區彆的。”
楊乾指了指附近的小山包。
“南北方地勢差異較大,南方多山地丘陵,北方多平原。因此,在南方紮營更注重選擇地勢較高、便於觀察敵情和防禦的地方,而北方則可能更注重選擇平坦開闊、便於布置營地的地方。”
“南方氣候濕潤,水源充足,因此在安營紮寨時可能更注重利用自然水源,如河流、湖泊等。而北方氣候乾燥,水源相對較少,因此在選址時可能更注重選擇靠近水源的地方,或者自行挖掘水井。”
楊乾來到附近,果然看到一個引水渠,看其規模,應該不止一個。
“我們北方紮營更注重建造堅固的城牆和營壘等防禦設施,以抵禦敵人的攻擊或者襲擊,而在南方更注重利用地形和植被等自然條件進行防禦,如設置陷阱、挖掘壕溝。”
“在生活上麵,北方更注重保暖防寒和防火等問題,因此在營地布置時可能更注重搭建帳篷、設置火爐,而南方的話氣候濕潤,可能更注重通風防潮和防止疾病等問題,因此在營地布置時可能更注重保持營地清潔乾燥、設置排水係統。”
楊乾滿意的點點頭。
“不錯,布置這個十萬人營寨的人,是個戰場老饕,絕對的老油子!”
彆看有些將軍打戰嘎嘎猛,安營紮寨這一塊未必是最頂尖的。
尋常看著好似沒什麼用,等到了真有事情來的時候,就能看到一些將領的基本功到底紮不紮實。
沒一會的功夫,天空中就稀稀拉拉下起了雨。
大家的臉色頓時就難看了起來,可出人意料的是,侯爺和侯夫人竟有種享受的感覺。
“這種天氣很久沒享受到了!”
楊乾看向張雨夢。
張雨夢笑了笑。
“是啊,魔都這個時間段也是黃梅天,天天下毛毛雨,一下能下一兩個月,人都要發黴了,不過隻要在家裡開了除濕機,還是蠻舒服的。”
兩人相互訴說著,好似回憶上輩子的一些事情。
南方人在南方自然舒服的很,可很多來到這裡的士兵以及像魔刹石這種草原上的人,對於這裡的氣候極其的討厭。
在北方人看來,要下雨就狠狠下,哪怕下個三天三夜又怎麼樣。
可這裡下雨下的不大,可持續時間長的沒邊。
北方人哪懂黃梅天的痛苦,這還是小意思,等回南天的時候就知道,什麼叫水簾洞了。
楊乾以前是浙省,張雨夢是魔都的,回南天還不算什麼,要是去了廣省那邊的回南天,被子基本都是濕漉漉的。
一行人各自來到營帳裡麵後,楊乾反倒開開心心的泡起了茶。
這種天氣,以前楊乾上班的時候,最喜歡就是待在辦公室裡麵泡一杯濃濃的枸杞茶,那滋味。
要是在叫一份外賣就更好了。
如果在家裡那就更好了,直接煮個泡麵,然後打開一本肥皂劇,一天就過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