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飄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二十一章撰書,逐鹿從戰國開始,漁歌飄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逐鹿從戰國開始第七百二十一章撰書君上辦理的事情,祝弘方自然是全心全意去做。 有的時候,不是人沒有才能,也不是沒有被人發現,而是缺少一個可以一展所長的平台。 武安君麾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一些人想出頭,也不難。 要麼熬資曆,要麼有人推薦,實在不行可以申請出征。 如果再打了幾仗,立了功勞後,被推薦去薪火學宮進修的話,那絕對能在履曆上添加濃墨的一筆。 祝弘方拿著書本興致匆匆的朝著印刷廠走去。 掌管印刷廠的是一個夫子,四十來歲,彆看人家是法家出身,但對於各家學派都有涉獵。 雖然搞了幾十年學問,沒搞到什麼錢,但在學問上,可以稱得上是活字典,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泡上一壺茶,然後舒舒服服的看著書籍。 自從到了這裡後,簡直如魚得水,每月的月俸還不低,隔山差五就能買肉打打牙祭。 查看了下書籍上的印章,隻有楊乾審核過的書籍才能發行,發多少,都是有定量的,要是違反了,輕則丟官罷職,重則趕去關外放羊。 習慣了舒適的關內,如何能適應關外苦寒,所以他都是勤勤懇懇,做好自己的事情,反倒對學宮裡麵的學派之爭,沒有半點興趣。 照例拿起書本翻閱起來,看看裡麵有什麼有趣的東西。 開篇就是一段自述,直接將夫子拉入了那蠻荒緣故時代。 一段段話,如重錘砸在他的心頭,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言簡意賅的意思。 每一段都是大白話,就因為是大白話,讓這位飽讀詩書的夫子,內心顫抖不已。 一個個英雄人物,一段段對野獸,天災搏鬥的宏偉氣魄,讓這個四十多歲的夫子都熱血沸騰起來。 他所知道的無非就是上古先賢,那也隻是一個小故事或是一段對話。 可這書本上麵寫的非常詳細,這些人當時怎麼考慮的心理都描寫了下來。 夫子整個人都非常亢奮的對著祝弘方說道 祝弘方沒好氣道 夫子神情激動,拿著書籍的手都不知道往哪放,整個人如同無頭蒼蠅一樣,終於把外麵的幾個識字的下人叫了進來。 開始從書籍上麵篩選起來,首先要分類,將整籍按照比劃開始挑選出來。 不得不說,每次印刷君上的書籍,夫子都是一臉蛋疼,沒辦法。 很多學宮夫子們寫的書,字很少,基本都隻是一兩千字,言簡意賅。 可君上呢,好家夥,開篇直接兩千字,光是三皇又是幾千字,整稍稍一看,至少幾萬字。 這可把夫子給累的不輕,很多用到頻率較高的字模,都出現了不夠的跡象,隻能一篇一篇分開印刷。 祝弘方一愣,君上確實沒說,不過這點小事應該不用請示了,索性多印一些。 看著下人們努力印刷,上了軌道,夫子將書籍原件還給祝弘方,笑道。 祝弘方聳肩道「我拿了書就過來了,哪有 時間看,而且這些書是給尚國和廖國的戰俘看的,我看它作甚?」 夫子神情激動道 夫子煞有其事的點點頭,很是鄭重。 祝弘方一愣,想了想,印刷一千冊挺久的,也就找了個位置坐下後,開始翻閱起來。 沒多久的時間,祝弘方的眼睛都瞪大了,才幾頁的功夫,他就被深深的陷入其中。 可惜,沒有人發現,但凡看過這的人,都深深的將自己代入進去。 這些上古先賢都是自己的祖先,都是曾經生活在這片星空下,孕育在這片土地上,活生生的人。 每當看到悲壯的時刻,祝弘方就抓耳撓腮,恨不得衝進書裡麵去幫忙。 看到勝利的時候,那種與有榮焉,比自己打了勝仗還要開心。 一字一句看過去,時間一眨眼就來到了晚上。 夫子擦了擦手,走過來,灌下整整一大碗涼白開。 祝弘方頭也不回道 夫子立馬讓下人去弄了一大盆東西進來,還整了一壺小酒。 祝弘方看著冒著熱氣,溢滿屋子香味的陶盆,伸頭一看,頓時雙目放光。 夫子如同變戲法一樣,拿出幾個麵餅子。 兩人虛晃一下,舉杯喝了下去,開始發表自己對待書籍的看法。 沒辦法,寫的太精彩了,按照夫子來看,光是從辭藻和書寫來說,比初學者還不如,可按照曆史的價值來說,這無疑是一部曠世巨著。 兩天的時間轉瞬即逝,祝弘方帶著整整一千冊書籍來到莊子駐紮的軍營裡麵,分發給將士們。 這些都是楊乾的嫡係部隊,可以說是最忠心的軍隊,當他們看完這後,都傻眼了,心中好似有一團火焰般。 恨不得跟隨祖先的腳步,抵禦侵略者,也想像祖先們一般,傲立於這星空之下。 現在還沒到秋天,但田地裡麵已經非常忙碌了。 因為七月份是種植綠豆,蕎麥,以及水稻和玉米的時間。 自從有了半自動播種機後,那效率簡直快的嚇人,這樣的速度,彆說見,這些戰俘連想也沒想過。 半自動播種機其實原理並不複雜,機器上麵是一個大大漏鬥,裡麵裝滿種子,輪子每次轉動就會有兩三顆玉米種子通過旋轉,壓到地裡麵。 再說這地,幾乎肥沃的都快出油水了。 按照這裡的戰俘們說,這些地都是花心思育肥的,放了很多大小便漚的肥。 但凡是大小便漚肥的,玉米總是長的特彆好,就算楊乾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隻有上輩子的那些善於種地的人才知道,玉米喜歡氮肥,每當雨水一多,就很容易把泥土裡麵的氮肥給衝走。 氮肥的飽不飽和,要占到玉米收成的30朝上,比優質種子 的重要性都高。 因為大量的半自動機械的運用,戰俘或是佃農們幾乎卸下了千斤重擔,常常忙碌一段時間後,就能進城一趟,要麼瀟灑,要麼去置辦一些東西。 其實很多東西,在莊子都能買到,無非是郡城裡麵占了商隊的便利。 莊子裡麵本身就有十幾萬人,戰俘和從兩國購買的奴隸以及囚犯加起來就有三十多萬人,從人口上來說,已經不比雲通城少。 祝弘方跟幾個軍中將領商量後,決定在戰俘們吃好哺食後,再進行教育。 現在是夏天,古代吃哺食可是在四點之後,天還很是敞亮。 八萬七千人,分成一千人一組,每組配一個玄甲軍的士兵,拿著書本給他們朗讀起來。 當時尚國和廖國交戰,楊乾以為是大戰,自然需要關注下,可誰能想到,將俘虜弄過來後,才發現。 都是三流部隊,雙方就是在麵子上過不去,所以做過一場。 很多士兵以前可能就是佃農,普通百姓之類的底層勞動者。 要說忠誠大王,不如說他們更加認可自己尚國人的身份。 至於廖國,他們的士兵的覺悟還沒尚國高,有些還是被強製征兵,打仗順利,搏個軍功倒也罷了。 偏偏損兵折將,還有一些人,都缺胳膊少腿的,自然對當朝者有諸多怨氣,隻是忍耐多了,日子也就這麼過。 畢竟這個時代,還沒有農民起義這個概念,所以貴族們對於泥腿子造反,還沒什麼概念。: 祝弘方跟隨在楊乾身邊也有不久的時間,平日裡麵都在冉敬身邊。 耳濡目染下,學了一些,也看了一些,他有的時候會思考,同樣的問題在冉將軍手上會怎麼做。 在君上手中又會怎麼做,如此一來,雖然不一定能做的儘善儘美,但至少也不會出什麼紕漏。 這次安排,祝弘方還讓兩國士兵混合在一起,這樣也能拆開他們抱團的心思。 在祝弘方朗讀的地方,一個身材有些走樣的大漢說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