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老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二章 出兵?,北宋之天生反賊,北冥老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北宋之天生反賊 寧複和章惇在原來的寧記飯館中聊到半夜,隨後兩人一同離開。 第二天一早,寧複宣布章惇為左相,柳正為右相,兩人共同執政。 隨後章惇給堂兄章楶送去書信,半個月後,章楶率西北禁軍宣布歸順。 京城、燕雲、西北,這三股最強大的軍事力量,終於完全歸於寧複之手,大周的江山也終於穩固下來。 當然了,一個國家的建立,向來少不了血腥,在這段時間中,有不少忠於趙家的人起兵反抗。 百盟書 不過這些人的反抗根本成不了氣候,孫猛等人分彆率領著一支幾千人的軍隊四出,鎮壓各地的叛亂,可以說隻要大軍一到,叛亂很快就會平息。 畢竟這些叛亂者手中沒有兵權,造反也沒有基礎,百姓們才不管誰是皇帝,隻要能讓他們吃飽飯,就是好皇帝。 所以這些叛亂者,頂多就是動用一下地方上的駐軍,可這些駐軍更是爛透了,連京城禁軍都不如,更彆說抵擋寧複的大軍了。 因此在短短半年內,各地的叛亂也逐漸平息,西南倒是有人想要裂土分疆,可是等到寧複的大軍一到,有二心的人立刻獻城投降。 隨著各地叛亂的平息,寧複也開始恢複國內的秩序,加強各地的統治。 “到時候了吧?” 這天章惇來到垂拱殿,見到寧複立刻問道。 天下初定,章惇覺得是時候實施當初他和寧複商量的事情了。 “太不巧了,章公你來看一下這個!” 寧複卻神情凝重的將一份情報遞交給章惇道,他也是剛接到這份情報。 章惇接過情報打開,當看到上麵的內容時,也立刻皺起眉頭。 這是一份遼國那邊的最新情報,當初寧複發動兵變,詐稱遼國南下,其實是馬原配合寧複撒的一個彌天大謊,把趙佶和蔡京騙的團團轉。 不過現在遼國的局勢真的有了變化。 就在一個月前,金國再次起兵,不過這次不是攻打遼國,而是出兵遼國東京,將占據那裡的渤海人消滅,吞並了渤海人的地盤。 如此一來,金國的實力再次暴漲,隨後金軍迅速西進,準備攻打遼國上京。 要知道上京可是契丹人的發源地,若是丟了這裡,相當於契丹人的根沒了,將會對遼國產生沉重的打擊。 所以遼國肯定不會坐視上京丟失,於是在這種情況下,耶律延禧集結兵力,竟然用了一招圍魏救趙。 耶律延禧派大軍,不去救援上京,而是去攻打剛剛被金軍占據的東京。 在耶律延禧看來,金軍剛占據東京,在這裡根基不穩,而且主力大軍也去攻打上京,東京城中肯定兵力空虛。 所以若是操作得當,說不定遼軍可以一舉拿下東京,然後再從容的應對回援的金軍。 不得不說這個戰略的大方麵是沒錯的,可惜耶律延禧卻小看了女真人。 在契丹人看來,女真人就是一群沒開化的蠻子,雖然戰場上十分勇猛,但卻不懂兵法,隻知道一味的猛砍猛殺。 但契丹人並不知道,隨著金國占據的地盤越來越多,完顏阿骨打也在吸收著各方人才,女真人也不再是不識文字的蠻人,而是開始接受教化。 比如這次女真人出兵,竟然用了聲東擊西的計策,表麵上看,女真人打下東京後,立刻出兵攻打上京。 但其實這隻是女真人虛晃一槍,女真的主力僅僅在外麵轉了一圈,隨後就回到東京守株待兔。 結果前去攻打東京的遼軍遇到了金軍的主力,最後慘敗而回。 這一仗也讓遼國最後的精銳損失殆儘,為此耶律延禧不得不擴充怨軍的規模,到處招募因戰爭失地的百姓入軍。 但倉促招募起來的怨軍顯然有很大的問題,不但缺少兵器鎧甲,而且也沒受過什麼操練,甚至軍紀也大有問題,經常四處搶掠百姓的財物。 可以說不用金軍攻打,光是怨軍就已經將遼軍搞的民怨沸騰了。 但耶律延禧實在無兵可用,所以隻能對怨軍的所做所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過怨軍的實力有限,金軍滅掉遼國的精銳後,因為吞並的土地太多,也需要時間消化,但就算是這樣,還是一點點的蠶食遼國的土地。 怨軍連戰連敗,短時間內,遼國又丟失了七州之地,現在無論是上京還是中京,都直麵著金軍的兵鋒,隨時都可能陷落。 章惇將這份詳細的情報看完,隨後也不由得眉頭緊鎖。 金國的崛起速度實在太快了,誰能想到那麼強大的遼國,竟然在短短兩年內,淪落到滅國的邊緣。 “遼國隻剩下中京與上京,可以說隨時可能滅國,到時我們當直麵金軍的兵鋒,所以我覺得不能這麼被動!” 寧複這時也再次開口道。 “你打算怎麼做?” 章惇沉聲問道。 “有兩個選擇,第一,出兵幫助遼國,拖延金軍南下的腳步。第二,趁遼國虛弱之際,與金軍南北夾擊,一舉滅掉遼國,日後與金軍在遼國境內交戰,避免戰火燒到我大宋的國土上。” 寧複神情凝重的開口道。 “不妥!” 章惇卻想也不想的拒絕道。 “現在天下初定,各地依然還有不少的隱患,需要大軍坐鎮,若是現在出兵,無論哪一種選擇,都會讓國內兵力空虛,若是有人趁機作亂,到時說不定會釀成大禍!” 章惇的理由也十分充足,在他看來,現在絕不是出兵的好時機,最少也要等上兩三年,那時國內徹底的安定下來,才能做出兵的打算。 “國內的確有一些隱患,但問題並不大,而且隻要出兵打了勝仗,到時我聲望日隆,國內更不敢有人作亂,而且還能由外而內,再做一些改革時,誰敢反對?” 寧複的態度十分堅決的道。 寧複奪得天下,其實還是很輕鬆的,幾乎和當初趙匡胤沒什麼兩樣,但趙匡胤後來也東征西討,滅了南唐後蜀等割據勢力,這也極大的增強了趙匡胤的威望,從而讓他可以從容的應對國內的局麵。 寧複現在缺少的就是戰功帶來的威望,特彆是稱帝後的赫赫武功,這也是他決定出兵的主要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