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老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三十四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北宋之天生反賊,北冥老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伯爺,好消息啊!” 馬原一臉興奮的跑了進來,見到寧複也立刻高聲叫道。 “又有什麼好消息,難道遼皇雄起,把金國打敗了?” 寧複笑嗬嗬的問道,相比於遼國,現在金國已經成為大宋的第一威脅,所以從心理上來說,寧複反而站在了老對手遼國這邊。 “那倒不是,遼皇還在與金軍對峙,雙方雖然小規模的衝突不斷,但暫時還沒有爆發大戰的可能。” 馬原快步上前,說著從懷裡拿出一份情報交給寧複繼續道。 “這是剛傳來的消息,那位蕭奉先還真把伯爺您的話聽進去了,耶律和魯斡父子已經伏誅,手下的大軍也儘數落於蕭奉先之手!” 寧複聞言也是心中一驚,當即接過情報打開,將上麵的內容詳細的看了一遍。 就在幾天前,蕭奉先從臨河堡偷偷的抵達安樂城,與自己的弟弟蕭嗣先接上頭,然後兄弟二人又與軍中一些不滿耶律和魯斡父子的將領暗中串聯在一起。 終於在某一天的夜晚,利用炸營的借口,將耶律和魯斡父子騙到西營,蕭奉先親自率軍反叛,耶律和魯斡與耶律淳父子全都死於亂軍之中。 “伯爺,我們的人還聽到一則流言,說是耶律淳曾經想要投降,但蕭奉先卻依然將他殺死,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馬原等寧複看完情報後,再次開口道。 “真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耶律和魯斡死了,奉先兄就可以將所有罪名推到他們父子的身上,畢竟死人是不會為自己辯解的。” 寧複微微一笑道。 這次的兵變也出乎他的意料,之前他提醒蕭奉先,其實主要是為了蕭奉先的安全著想。 卻沒想到蕭奉先竟然這麼果決,直接發動兵變殺了耶律和魯斡。 不過寧複也能理解蕭奉先,因為蕭奉先的命運是和耶律延禧捆綁在一起的,如果耶律延禧的皇位不住,蕭奉先肯定也不會有好下場。 所以蕭奉先才會對耶律和魯斡父子手中的兵力那麼看重,甚至不惜發動兵變也要掌握在手中,因為有了這支兵力,耶律延禧的實力將會大增,對上金國也將更有勝算。 “伯爺,蕭奉先奪取了安樂城的兵權,接下來肯定會將大部分兵力調往遼國北境,再加上耶律延禧手中的兵力,應該可以湊夠十萬大軍,對上金國會不會有翻盤的可能?” 馬原再次向寧複問道。 雖然各種情報都是馬原第一手掌握,但論起對情報的分析,以及對時局的掌控,他卻拍馬都不及寧複。 “我倒是希望耶律延禧能翻盤,如果他肯放權,將手中的兵力交給一個老成持重的將領,對上金軍就算打不贏,也不會吃虧,可若是他再親自領兵,恐怕遼軍隻會敗的更快!” 寧複提到耶律延禧時,也是滿臉的苦笑。 他記得後世有一句話,說是當一個帝國走下坡路時,必定會有一個人往油門上踩一腳。 這句話雖然有戲謔的成分,但有時卻十分準確,而遼國已經是一個衰落的帝國,耶律延禧這個掌控著整個帝國的人,顯然一直在給遼國踩著油門,加速著遼國的衰落。 “上次敗的那麼慘,耶律延禧應該不敢再親自領兵了吧?” 馬原想了想再次問道。 按照常理分析,耶律延禧上次吃了那麼大的虧,應該認識到自身能力的不足,像打仗這種事,還是交給軍中的將領才對。 “不好說,就算他不親自領兵,可誰又敢保證,他不會乾預軍中將領的決策?” 寧複再次搖頭道。 耶律延禧依然呆在遼國北境,並沒有回中京的意思,估計是因為敗的太慘,所以沒臉回去。 而隻要耶律延禧呆在北境,就可以隨時乾預大軍的決策,比大宋軍中的監軍權力還大,有他在,再有本事的將領,恐怕也放不開手腳。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寧複命令馬原密切監視著遼國的一舉一動。 寧複他們拿下燕雲十六州,大宋在短時間內就無力北擴,金國崛起的勢力太猛,遼國隨時都可能陷入四分五裂之中。 要知道在原來的曆史上,金滅遼之戰,整個過程加在一起,也隻用了五六年的時間。 特彆是在前期,金國崛起的勢力極猛,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攻占了遼國的東京,隨後又打下十幾個州府,使得金國的勢力得到極大的擴張。 如果真等到金國攻占了遼國東京,那時金國的氣候已成,再想遏製他們簡直難比登天。 所以寧複十分清楚的知道,接下來耶律延禧對金國的這一戰,將決定遼金兩國的國運,甚至還會影響到大宋的國運,這讓他不得不關注。 皇城司在遼國早就設下了各種探子,各種消息也源源不斷的通過馬原,最後彙聚到寧複手中。 據皇城司查到的情況,蕭奉先在殺死耶律和魯斡父子後,很快就掌控了安樂城的局勢。 畢竟蕭奉先手中有耶律延禧的聖旨,再加上之前耶律和魯斡抗旨不遵,所以蕭奉先占據了大義。 再加上蕭奉先事後也大肆宣揚,耶律和魯斡父子意圖不軌,甚至還夜宿行宮等罪行,雖然有假有真,但隻要把罪名扣到耶律和魯斡父子頭上就行了。 接下來蕭奉先就開始調集大軍,除了留下五千人駐守安樂城外,剩下的大軍全都被他帶去了北境。 不過蕭奉先殺死耶律和魯斡這一舉動,也引發了遼國上下的震動,不少皇族都對蕭奉先破口大罵,甚至上書請求耶律延禧誅殺蕭奉先。 不過耶律延禧卻表現的十分強硬,非但沒有懲罰蕭奉先,反而對他大加賞賜,同時再次命令各地的貴族派兵支援北境。 耶律延禧的舉動,讓不少遼國貴族感到心寒,但也有一些膽小的人,害怕成為第二個耶律和魯斡,於是派出兵力前往北境,聽從耶律延禧的調遣。 這也使得耶律延禧手中的兵力很快超過了十萬人,而金國那邊也消化了吞並的土地,雙方的大戰一觸即發。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麵,請下載愛閱小說app。 新為你提供最快的北宋之天生反賊更新,第三百三十四章決定國運的一戰免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