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老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路推進,北宋之天生反賊,北冥老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頂住,給我頂住,膽敢後退者,殺無赦!”

  耶律淳揮舞著戰刀,率領著一支親兵在後方督戰。

  前麵就是被炸開的城門,宋軍拚命的往裡衝,遼軍死死的堵在城門口,想要將宋軍趕出去。

  然而現在的局勢卻對遼軍很不利,因為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城門會這麼輕易的被宋軍炸開,此前他們根本沒有任何的準備。

  “轟轟轟”

  忽然前方傳來一陣劇烈的爆炸聲,宋軍的投擲兵終於被派上了戰場。

  在城門這種地形狹窄的地方,手雷可以發揮出最大的威力,遼軍一時間被炸的人仰馬翻,陣形亂成一團。

  趁著這個機會,宋軍一湧而上,終於衝破了城門的封鎖。

  後麵的耶律淳砍殺了幾個逃跑的遼軍,卻根本於事無補,遼軍逃跑的越來越多,最後他也隻能一跺腳,率令親衛逃到後方,然後召集將士組織第二道防線。

  隨著城門失守,宋軍一湧而入,迅速的占據了兩側的城牆,遼軍也節節敗退,在城中設置道道防線,阻攔宋軍的進攻速度。

  不過這時折可適不再藏私,投擲手被安排到衝鋒的前線,做為宋軍攻堅的手段。

  無論遼軍的防線再怎麼堅固,但是麵對會爆炸的手雷,毫無準備的遼軍死傷慘重。

  雖然遼軍的弓箭依然犀利,但卻被宋軍的盾牌擋住,盾牌後麵就是投擲兵,隻要靠近就會手雷齊飛,遼軍的防線一次又一次的崩潰。

  在這種攻勢之下,遼軍一退再退,宋軍占據地盤也迅速擴張,甚至東邊和西邊的城門也落到了宋軍手中。

  最後死傷慘重的遼軍終於撐不住了,耶律和魯斡與耶律淳父子二人隻得率領殘兵從北門逃出,留下一部分來不及撤離的遼軍斷後。

  不過在耶律和魯斡父子逃出城後,剩下的遼軍也很快投降,畢竟主將都不在了,他們再反抗也沒有任何的意義,隻會白白的送掉自己的性命。

  直到這時,宋軍也總算占據了整個析津府城,寧複親自出麵安撫城中的百姓,恢複城中的秩序。

  析津府光複,東路軍的初步戰略目標已經達成,雖然還有順州、檀州等幾個城市沒有打下來,但這幾座城市的駐軍並不多,隻要不出意外,打下它們並不費什麼力氣。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折可適在休整了一下後,再次起兵殺向順州,之前耶律和魯斡父子率領著殘兵敗將就逃到了那裡。

  經過了之前的慘敗,耶律和魯斡的軍隊已經被宋軍嚇破了膽,特彆是手雷等火器,更是成為遼軍的陰影。

  所以在攻打順州時,折可適幾乎沒花什麼力氣,直接用炸藥筒炸開了城門後,城中的遼軍或降或逃,根本沒組織起像樣的抵抗。

  接下來的幾天裡,折可適率領大軍,幾乎是跟在耶律和魯斡的屁股後麵追擊。

  一路上的州縣得知連析津府都被宋軍占領了,全都是望風而降,甚至連檀州薊州也不例外。

  最後耶律和魯斡父子逃出古北口,也就是長城以北,折可適這才停止了追擊,因為他們的戰略目標就是收複燕雲,再往北就超出他們的實力範圍了。

  之前打下析津府城時,寧複就沒有再隨軍,而是在後方安撫收複的各個州縣的百姓。

  這件事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簡直來說就是殺一批拉一批。

  燕雲十六州本就是漢地,居住的大部分人也都是漢人,不過也有一些契丹人雜居,其中有不少都是契丹權貴。

  對於這幫人,寧複也毫不手軟,收繳他們的財產充公,打開糧庫賑濟百姓,以此來收買人心。

  另外還有一些依附契丹人,名聲惡劣的漢人高官,也同樣被清算。

  對於一些名聲不錯的漢人大族,寧複則是以拉攏為主,比如馬原和馬植所在的馬家,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本就親近大宋,在宋軍到來時,也是組織百姓迎接,所以大宋肯定不會虧待他們。

  這些漢人大族在當地都是頗有聲望,隻要得到他們的支持,接下來就隻需要派駐官員就行了。

  而且折可適一路上也都是約束將士,嚴禁軍隊騷擾百姓,紀律嚴明的軍隊,也增加了百姓對大宋的好感。

  畢竟燕雲十六州已經淪陷上百年,遼人這百年來對這裡的統治,已經讓民心發生了改變,許多百姓對大宋並沒有什麼歸屬感。

  所以寧複安撫百姓的事也十分重要,直接關係到日後大宋對這裡的統治。

  幸好有馬家這種親近大宋的大家族,有他們的協助,讓寧複也輕鬆了許多,隻等著戰事結束之後,朝廷派駐官員,到時隻需要十到二十年的統治,就可以讓百姓們徹底歸心。

  不過等到折可適他們拿下檀州,耶律和魯斡逃出古北口後,寧複卻立刻趕往軍中,因為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當寧複來到檀州時,整個檀州城已經安定下來,折可適派兵接管了古北口的防禦,然後兩人結伴來到這裡。

  古北口是長城防線極為重要的一段,最早由北齊興建,後來隋唐在舊址上重建,使得古北口的防禦更加完善。

  不過因為唐朝的軍事強大,對長城的防禦並不怎麼重視,所以古北口遠不如後世那麼堅固,特彆是在經曆了唐末的戰亂,再加上又被遼國占據,古北口也失去了它的軍事價值。

  所以當寧複和折可適來到這裡時,見到的古北口雖然地形險要,但並沒有後世那麼堅固的城關,否則耶律和魯斡也不會放棄這裡。

  “古北口在唐時稱為奚關,五代才稱古北口或虎北口,這裡地形險要,東有蟠龍山,西有臥虎山,中間夾著一條潮河,河邊的道路隻容一輛馬車通過,可以稱得上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可惜遼人卻將這裡荒廢了!”新

  折可適指著前麵不大的城關,以及兩側的地形向寧複介紹道。

  寧複也仔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古北口,後世他曾經來過裡,可惜除了山川還算熟悉外,其它的都顯得十分陌生。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麵,請下載愛閱小說app。

  新為你提供最快的北宋之天生反賊更新,第三百一十五章一路推進免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