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老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六章 問政,北宋之天生反賊,北冥老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北宋之天生反賊 離京將近一年,寧複終於再次回到了汴梁城。 當他來到城門外,看著高大巍峨的城門時,寧複也不由得心生感慨,他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對一座城市產生這麼強的歸屬感。 這一路寧複和童貫同行,他們先率軍去了大名府,然後這才和折可適告彆,一路頂著酷暑來到京城,寧複感覺自己比以前黑了不少。 進城之後,童貫進宮向趙煦複命,寧複則直接回到家中。 因為這次回來的比較倉促,所以寧複也沒來得及提前通知家裡,不過這樣也好,剛好給柳清心一個驚喜。 於是寧複來到家中,也沒讓家裡的下人稟報,徑直來到內宅。 當他在花園找到柳清心時,她正牽著孩子的小手,教著小家夥走路。 夕陽西下,柳清心十分耐心的小聲叮囑著孩子,而小家夥也十分乖巧,時不時發出天真無邪的笑聲,聽得人心都快融化了。 寧複悄悄的上前,然後從背後猛的抱住妻子。 柳清心嚇了一跳,當即猛烈的掙紮起來,可當看到身後的人是寧複時,她也不由得激動的尖叫一聲,隨即緊緊的抱住他就不肯放手。 不過柳清心的叫聲卻把小家夥嚇了一跳,隨即他既然抱著寧複的小腿又咬又抓,惹得寧複也是哈哈一笑,隨即彎腰將兒子也抱了起來。 可惜他這一走將近一年,兒子都已經不認識他了,反而嚇的大哭起來,這讓柳清心也隻得鬆開手先哄兒子。 “官人你怎麼回來了?” 柳清心一邊哄兒子一邊驚訝的問道,她並不知道寧複去青州的事,還以為他一直在大名府。 於是寧複就將自己去青州的事大概的講了一遍,又詢問了一下家裡的情況。 這段時間家裡一切都挺好,就是兒子寧靖生了場病,不算嚴重,隻是老咳嗽,估計是支氣管炎之類的,幸好現在已經好了。 “官人你這次回來還走嗎?” 柳清心再次關切的問道。 “這個我也說不準,官家召我回京,估計主要是遇到一些事情,想和我當麵商量一下,至於走不走還要看他的意思。” 寧複搖了搖頭回答道。 其實新軍那邊已經步入正軌,有折可適坐鎮,根本不需要寧複再去了,但他還是有點不放心新軍,所以如果有需要的話,他還想去新軍坐鎮一段時間。 小彆勝新婚,第二天寧複和柳清心都起的特彆晚。 等到寧複起床時,都已經快中午了,等到他吃過早飯,宮裡也終於來人,趙煦召他入宮。 於是寧複進宮來到垂拱殿,趙煦正在低頭處理政務,童貫則在旁邊站著。 “臣寧複,參見官家!” 寧複上前行禮道,大殿中並沒有其它人。 “不必多禮,新軍操練的怎麼樣了?” 趙煦抬頭微微一笑,然後示意童貫給寧複搬了把椅子,這不是正規的朝見,算是私底下的見麵,所以一般都比較隨意。 “新軍已經步入正軌,折將軍和武學生們十分努力,現在第一批的五千人,已經初步形成一定的戰鬥力,隻要拉上戰場磨練一番,就可成為一支精兵!” 寧複如實回答道。 “很快就要秋天了,到時遼軍又會南下打草穀,你們新軍可有信心與他們一戰?” 趙煦聞言十分嚴肅的向寧複問道。 建立新軍的目的就是防備遼軍,這些年宋軍對遼軍一直抱有很大的恐懼,哪怕隻是小股的遼軍南下打草穀,宋軍也隻敢守城,不敢外出迎敵。 所以趙煦希望新軍可以改變這種窩囊的局麵。 “沒問題,雖然新軍的人數還不多,但至少能保一地的平安!” 寧複十分肯定的道。 新軍中可是有不少郭家軍的底子,他們以前就不怵遼軍,現在裝備精良,又有折可適這樣的名將指揮,鎮守一方邊境還是沒問題的。 “好!太好了!若是新軍可用,朕也不必再為河北擔憂了!” 趙煦興奮的一拍桌子道。 寧複聞言卻是暗自撇嘴,河北之所以不安全,是因為大宋沒能收複燕雲十八州,這也導致河北一帶無險可守,遼軍隨時可以長趨直入。 所以從整個戰略上來說,大宋就處於一種十分被動的狀態,為了防守,不但要保持龐大的軍隊,甚至大宋還在河北一帶種植大批的樹木,不是為了環保,宋人也沒這個意識,主要是為了阻攔遼人的騎兵。 可以說整個河北的安全,一直掌握在遼人手中,想要改變這種局麵,除非收複燕雲,否則光靠一支新軍,根本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 “對了,這次你和童貫在青州做的相當不錯,不但在短時間內抓住了何路等人,而且還賑濟了當地的災民,沒有讓災情惡化。” 趙煦這時再次誇獎道,寧複也急忙謙虛了幾句,並且幫童貫說了幾句好話,惹得童貫在一旁也是眉開眼笑。 聊了幾句青州的案子,趙煦這才開始步入正題。 “朕想在各地設置昭宣使一職,卻沒想到朝堂上的大臣強烈反對,最終朕也隻能退讓一步,隻要青州一地設置了昭宣使,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這個……” 寧複猶豫了一下。 “臣有些話可能不太中聽,所以還想請官家恕罪!” “朕恕你無罪,有話儘管說!” 趙煦大手一揮道,他召寧複回來,就是想聽寧複說的實話,畢竟他身邊願意講實話的人實在太少了。 “官家設置昭宣使的目的,無非就是監察地方官員,可昭宣使為宦官,這肯定會引發大臣們的強烈反對,所以這件事從一開始就不可能成功!” 寧複倒也沒有客氣,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道。 “青州這麼大的案子,朕想派人監督一下地方的官員有什麼錯,他們這麼反對,是不是心裡有鬼?” 趙煦這時也來氣了,並不是氣寧複,而是氣那些反對的官員。 “有沒有鬼恐怕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但身為官員,他們肯定不願意讓人削弱手中的權力。” 寧複再次實話實說道。 “那怎麼辦,難道朕就眼睜睜的看著那些蛀蟲侵吞朝廷的財物?” 趙煦氣的臉色發青的再次問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