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老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四章 塌方式腐敗,北宋之天生反賊,北冥老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北宋之天生反賊正文卷第二百二十四章塌方式腐敗

  童貫來了,但隻是路過,所以僅僅在大名府呆了兩天就離開了。

  對於高公納參奏自己的事,寧複並沒有放在心上,畢竟新軍的操練方法是經過趙煦同意的,所以彆看現在朝堂上吵的凶,但趙煦那邊肯定會幫寧複頂住壓力。

  不過童貫去青州查案這件事,卻讓寧複格外關注,為此還特意和童貫聊了好一會兒。

  說起來青州這樁貪汙賑災糧的案子,童貫也十分的惱火,畢竟如果沒有樁案子,他說不定還安安穩穩的呆在京城裡享福呢。

  青州大旱,從年前就一直沒有下雨雪,直到今年夏天,終於演變成一場大旱。

  青州本來是有名的產糧地,現在旱災一來,整個青州幾乎是顆粒無收,百姓們彆說吃飯了,連喝水都成大問題了。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也立刻調集糧食賑災。

  得益於這幾年大宋並沒有遇到什麼大的天災,西北的戰事也已經平定,各地的糧食儲備都很充足。

  再加上旱災也隻局限於青州一帶,範圍也並不是很大。

  可以說隻要糧食調過去,再解決百姓飲水的問題,青州這次的旱災很容易就能度過。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賑災的糧食到了青州,竟然直接少了一半,至於這一半去了哪裡,誰也不知道。

  網址x63

  而且剩下的一半也沒多少發放到災民手中,全都被層層克扣,最後十成糧食,可能發放到災民手中的還不到一成。

  對於百姓來說,彆的可以糊弄,但唯獨肚子不能糊弄,畢竟肚子裡沒糧食,那可是真的會死人的。

  當初郭二爺之所以造反,就是因為遇到了天災,再加上遼人的欺壓,直接導致了災民起義。

  青州那邊的情況也是一樣,百姓們沒有吃的,隻能四處流竄,更有人趁機鼓動災民造反。

  要知道大宋內部可不是鐵板一塊,恰恰相反,民間各種反動勢力層出不窮,比如多年後的方臘起義,就是借助宗教起家。

  就在一個月前,青州有大盜聚集上萬人,率兵攻打縣城,雖然沒有成功,卻也讓朝廷大為震動。

  更加巧合的是,有人這時進京敲響了登聞鼓,狀告青州上下數百名官員,蛇鼠一窩、勾結奸商,倒賣賑災的糧食。

  告狀的是個名叫李聲的年輕人,他父親是青州的一個判官,為人剛正不阿,不願與其它官員同流合汙,於是悄悄收集那些人貪汙的證據。

  卻沒想到李聲的父親還沒來得及向上稟報,就被當地的官員察覺,結果就在某一天晚上,一群強盜殺進李聲家中,將他們全家上下二十七口,全都殺掉滅口。

  更讓人惱火的是,在李聲全家被滅口後,青州的官員卻將罪行推到災民頭上,聲稱是災民合夥洗劫了李家。

  李聲在事發的當晚剛好外出,這才躲過了一劫,而且在事後也有人暗中追殺李聲,想要斬草除根。

  幸好李聲十分機靈,化妝成災民,一路乞討這才逃出青州,隨後趕到京城告禦狀為全家申冤。

  趙煦也沒想到青州的局勢竟然爛成這樣,當地的官員不但貪汙賑災糧,甚至連官員都敢殺,簡直是膽大包大。

  本來朝堂上正在為寧複操練新軍的事吵成一團,結果青州的案子一出,反倒暫時給寧複解了圍,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轉移到這件驚天大案上來了。

  “真是好大的膽子,上下勾結,把持一地,用後世的話說,就是塌方式的!”

  寧複這時也低聲自語道。

  塌方式在後世也經常見到,更彆說大宋這個時期了。

  甚至寧複可以肯定,塌方式絕不止青州一地,畢竟這個時代交通不便,信息傳遞更是落後,因此地方上的官員隻要抱團,絕對會發生這種塌方式的。

  隻不過這次青州的官員膽子實在太大了,不但貪汙賑災的糧食,更是敢對官員下手滅口,這簡直就是無法無天。

  所以趙煦在得知這件事後,才會無比震怒,特彆是青州上下幾乎所有官員,幾乎全都牽涉到這樁大案中。

  這讓趙煦對整個文官集團都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要知道青州那些官員在官場上可不是孤家寡人,每個官員背後,都有種的得益關係,比如親戚同族、師生、同窗等等。

  這些得益關係交織在一起,幾乎可和將半個朝堂都聯係起來。

  而且大宋對官員的監查也十分嚴格,禦史台主要就是監察百官而設。

  另外地方上還設有通判,而且朝廷還經常派遣轉運使、按察使、觀察使到各地去監察,一般都是由禦史擔任。

  除了明麵上的這些,暗中還有皇城司的探子,同樣也有監察官員的職責。

  可是青州出了這麼大的案子,這些監察機構竟然全都沒起到效果。

  往深裡一想,這對趙煦來說絕對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因為這意味著他手中的皇權已經被人腐蝕掉了一部分。

  所以趙煦在震怒之後,也根本不相信朝堂上的那些官員,甚至連皇城司都被趙煦在心中打上了問號。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趙煦才會派出身邊最為信任的童貫。

  童貫是宦官,平時大都生活在宮裡,很少能與外官接觸,所以他在官場上也基本沒什麼得益瓜葛。

  最重要的是,宦官沒有後代,不需要為後代做打算,再加上他們手中的權力全都來自於皇帝,因此他們對皇帝才是最忠誠的。

  “明朝中後期,文官集團與宦官集團爭權,背後其實就是皇權與文官集團的衝突,沒想到大宋也出現這種情況了!”

  寧複這時再次自語道。

  他很理解趙煦的處境,如果換做是他的話,恐怕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雖然官員中肯定有不少人忠於朝廷,不與貪官汙吏同流合汙,但朝堂上忠奸難辨,趙煦也不知道誰能信任,如此一來,他選擇自己最信任的童貫也就很正常了。

  不過這件事也給寧複提了個醒,趙煦對整個官員集團都產生了懷疑,自己同樣也屬於官員的一員,而且自己又不在京城,接下來該怎麼和趙煦相處,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你是天才,:紅甘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