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老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遼國使節蕭奉先,北宋之天生反賊,北冥老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遼國使節?”

  寧複站在城門前,抬頭打量著遠處的官道。

  在寧複的身後,則是禮部和鴻臚寺的一些官員,與寧複一起負責接待遼國的使團。

  對於這次遼國的使團,大宋也十分重視。

  沒辦法,國力不如人,遼國又毫無征兆的派出使團,大宋不重視也不行。

  本來像這麼重要的事,應該是派一位重臣來主持的。

  但趙煦卻覺得上次梁乙逋父子出使時,寧複處理的相當好,因此執意欽點他負責接待遼國使節。

  想到趙煦,寧複也不禁想笑。

  因為趙煦私下裡和他說,上次他接待過梁乙逋父子後,西夏一下子四分五裂。

  如果這次寧複接待過遼國使節,也能讓遼國四分五裂的話,趙煦不介意違背祖訓,封寧複為大宋的第一個異姓王。

  對此寧複卻隻是翻了個白眼,西夏能成功已經十分僥幸了,除非他是神仙,才能讓實力更加強大的遼國也陷入分裂之中。

  其實寧複也想過分裂遼國的事,不過他穿越的有點晚了。

  現在的遼國皇帝是耶律洪基,也就是天龍八部中與蕭峰結拜的那個遼國皇帝。

  耶律洪基算是遼國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他在位四十多年,遼國發生多次叛亂,特彆是他崇信佛教,消耗了大量的國力,甚至賜死了自己的皇後和太子,可以說是遼國史上有名的昏君。

  但在另一方麵,耶律洪基又一直堅持與大宋保持友好,他在位的四十多年裡,遼國與大宋幾乎沒發生什麼太大的爭端,所以宋史對他的評價反而不錯。

  “可惜,耶律重元死了,耶律乙辛也死了,耶律洪基也沒幾年好活了,這根本沒辦法挑撥離間啊!”

  寧複最後搖頭歎息。

  耶律重元是耶律洪基的叔叔,曾經發動兵變,差點殺了耶律洪基,小說中蕭峰救耶律洪基那次,就是耶律重元發動的兵變。

  另外還有耶律乙辛,這個人深受耶律洪基的信任,甚至命他為北院樞密使,進封魏王,可以說是權傾朝野。

  耶律乙辛甚至設計誣陷耶律洪基的皇後蕭觀音,最終導致蕭觀音慘死。

  太子耶律浚也被他害死,最後直到他把手伸向皇太孫耶律延禧時,耶律洪基才醒悟過來,最終賜死了耶律乙辛。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遼國的皇太孫耶律延禧,就是遼國有名的昏君,也是遼國最後一任皇帝——天祚帝,這家夥與趙佶完全可以合稱為昏君雙璧。

  可以說經過耶律重元和耶律乙辛之亂,遼國內部已經混亂不堪,再加上耶律洪基也進入到暮年,更無力整治遼國的政務,所以遼國現在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從前。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遼國再怎麼衰落,對大宋還是保持著一定的優勢,哪怕派出的使團,大宋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就在這時,遠處的官道上終於傳來一陣馬蹄聲,緊接著一支使團緩緩的出現在眾人麵前。

  “準備迎接!”

  寧複一抬手,對身後的官吏吩咐道。

  隨著遼國使團的靠近,寧複也率領官吏上前迎接。

  相比上次的西夏使團,遼國的使團規模更大,使團中的遼人也是一副驕傲睥睨的模樣,麵對寧複他們的迎接,也沒有表現出什麼太大的熱情。

  “清平伯寧複,奉官家旨意前來迎接遼國使團!”

  寧複迎著使團上前,隨後高聲道。

  隻見遼國使團兩邊一分,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遼人騎馬而出。

  隻見這個遼人長得倒是不錯,隻是一臉的倨傲,看到寧複也沒有還禮,而是淡淡的問道:“宋國無人了嗎,怎麼派一個小孩子來迎接?”

  “我大宋的重臣有其它的事務要忙,隻有我這個人微言輕的小孩子閒著無事,所以就派我來迎接各位了!”

  寧複嗬嗬一笑,毫不示弱的還嘴道。

  晏子使楚的故事隻要讀過書的人都知道,這個遼人根本就是自取其辱。

  果然,年輕遼人也被寧複懟的麵紅耳赤,最後冷哼一聲就要命使團進城。

  “等一下,按照我大宋律法,外來使節進城之前,一律要向鴻臚寺和禮部報備!”

  寧複卻叫住對方道。

  “怎麼,我若是不報備,你敢不讓我進城?”

  年輕遼人冷笑一聲問道。

  “進城當然可以,我卻沒辦法給你們安排驛館,難道你們想住在客棧裡?”

  寧複同樣冷笑回應。

  “你……”

  年輕遼人被寧複的話氣的沒辦法,他們使團這麼多人,若是不住驛館的話,晚上根本沒地方去。

  “好,清平伯寧複是吧,我記住你了!”

  年輕遼人瞪著寧複,最後冷哼一聲道:“我乃遼國使節蕭奉先!”

  寧複本來也一臉冷笑,但是當聽到蕭奉先這個名字時,卻是愣了一下,竟然又是一個曆史名人!

  “原來是遼國未來的國舅,失敬失敬!”

  寧複神情一變,隨後笑嗬嗬的拱手道。

  “你知道我?”

  蕭奉先看到寧複態度大變,當即也有些驚訝的問道。

  蕭奉先的堂妹嫁給了皇太孫耶律延禧,親妹妹也成為耶律延禧的側妃,所以寧複稱他是未來的國舅一點也沒錯。

  不過蕭奉先畢竟太年輕,在遼國也並不怎麼受重視。

  這次之所以能夠出使大宋,也是耶律延禧幫他爭取來的,他本以為宋國無人知道自己,卻沒想到寧複竟然一口道出了他的身份。

  “寧某對蕭兄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寧複哈哈一笑,再次拍了對方的一記馬屁。

  不過說實話,寧複對蕭奉先的確是久仰大名,因為遼國的滅亡,除了天祚帝外,最大的直接責任人就是眼前這個蕭奉先。

  蕭奉先最出名的有兩件事,第一件是天祚帝見到還未起事的完顏阿骨打時,因讓對方跳舞,阿骨打卻寧死不從。

  於是天祚帝感覺阿骨打不甘人下,命蕭奉先暗中殺掉對方,可是蕭奉先卻放過了阿骨打,為遼國滅亡埋下了禍根。

  第二件事則是逼得耶律餘睹反叛,投靠了剛起事的女真人,這個耶律餘睹引金兵南下,攻占遼國中京,可以說遼國滅亡,耶律餘睹立下了首功。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蕭奉先才是導致遼國滅亡的罪魁禍首。

  蕭奉先當然不知道寧複心中在想什麼,隻是看到對方忽然變得熱情,他也十分的受用,態度也很快軟化了下來。

  寧複當即請對方進城,蕭奉先剛才之所以表現的囂張跋扈,其實也是為了立威,好讓宋國不敢小瞧自己。

  現在寧複表現的這麼熱情,蕭奉先自然也不用再演戲,再加上兩人年紀差不多,反而十分聊得來。

  寧複將遼國使團安置到驛館,並且設宴給對方接風。

  等到酒喝的差不多了,寧複這才切入正題道:“蕭兄,不知你們這趟出使,到底所為何事?”

  一般來說,使團在出使之前,都會將出使的目的告知對方。

  但蕭奉先這支使團卻十分特殊,不但出使的十分倉促,而且還沒有告知大宋任何信息,這也就是遼國,若是換做另一個小國,大宋都不可能讓對方入境。

  蕭奉先這時已經有了幾分醉意,隻見眯縫著眼睛笑道:

  “其實我這次出使,主要是為了兩件事。”

  “哪兩件?”

  寧複立刻追問,這是趙煦交給他的任務,所以他必須打聽清楚。

  “第一件事,明年是我國皇帝陛下登基四十年,朝廷上下都要慶祝一番,所以希望你們大宋也能派出使團參加。”

  蕭奉先笑嗬嗬的講道。

  “這是好事啊,遼皇陛下在位四十年,一向我大宋交好,兩國邊境承平以久,也都是陛下的功勞,我大宋當然要派使團參加慶賀!”

  寧複一口答應道。

  雖然耶律洪基是個昏君,但卻愛好漢人的文化,不但與宋國保持和平,對境內的漢人也不錯,所以對於大宋來說,耶律洪基其實是個相當不錯的皇帝。

  “那第二件事呢?”

  寧複再次問道。

  “至於這第二件事嘛。”

  隻見蕭奉先卻意味深長的一笑,並且打量了一下寧複,這才再次道。

  “寧兄,我這個人說話直來直去,有些話你聽後可不要生氣。”

  “蕭兄客氣了,你有什麼話儘管開口!”

  “那我可就直說了。”

  蕭奉先再次一頓。

  “我來的第二件事,其實是與夏國有關,想必你們也知道,李乾順已經逃到我大遼境內,並且向我皇求援,而我皇也答應了派兵幫助李乾順平叛!”

  “這關我大宋什麼事?”

  寧複故意裝糊塗問道。

  “嗬嗬,寧兄你還太年輕,夏國的事情可不像你想的那麼簡單,所以這件事我隻能與你們的皇帝陛下詳談,或者是你們朝中的重臣,至於寧兄你……”

  蕭奉先說到最後也嗬嗬一笑,意思已經十分明顯,顯然他認為寧複太年輕,官職也比較低,根本沒有資格與他商談這種國家大事。

  但蕭奉先卻不知道,西夏的變故其實是寧複一手挑起來的,整個大宋都找不出第二個人,比他更適合談西夏的局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