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老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西夏之變(下),北宋之天生反賊,北冥老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參見官家!” 寧複與種誼來到垂拱殿,一起向趙煦行禮道。 “不必多禮,種老將軍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 趙煦哈哈一笑,隨後又對種誼十分熱情的道。 “謝官家關心!” 種誼再次行禮道。 “寧複,你可知道朕為何召你們進宮?” 趙煦點了點頭,隨即就向喜形於色的向寧複問道。 “這個……難道是西夏那邊有結果了?” 寧複試探著問道。 “哈哈!朕就知道你會猜到,皇城司剛傳來的消息,你們看一下吧!” 趙煦說著一揮手,立刻有內侍將一份厚厚的情報送到寧複麵前。 寧複接過情報打開,旁邊的種誼也好奇的湊了過來。 當看到情報上的內容時,種誼是一臉的震驚,而寧複卻是滿臉的古怪。 皇城司的探子的確厲害,竟然將梁乙逋父子造反的過程全部詳細的記錄了下來。 就在十天之前,梁乙逋父子忽然發難,率領六千私兵在興慶府起事。 梁乙逋兵分兩路,其中一路以梁乙博率兵,牽製住皇族嵬名阿吳,另一路則是梁乙逋親自率領,趁著夜黑殺進皇城,希望可以活捉梁太後和李乾順母子。 結果梁太後雖然逃出皇城,卻死於亂軍之中,隻有李乾順隻身逃到南城,與嵬名阿吳的大軍會合。 然而梁乙逋父子找到梁太後的屍體後,卻詐稱李乾順也死於亂軍之中,並且還找了一具與李乾順有些相似的屍體吊在皇城上。 這個消息一出,整個興慶府都炸了鍋,有人以為嵬名氏大勢已去,竟然開始向梁家父子投誠。 嵬名阿吳晚了一步,當他向外宣稱李乾順還活著時,雖然有人相信,但更多的人卻抱有懷疑。 再加上梁氏父子堅稱嵬名阿吳隻是隨便找了個替身,為的就是穩定人心。 結果這麼一來,真的李乾順竟然變成假的,當時整個興慶府都亂成一團,各種流言滿天飛,也根本沒有人能分辨李乾順的真假。 梁氏父子以假亂真的目的達到後,立刻揮兵猛攻嵬名阿吳。 當時西夏的主要兵力被大宋調到了邊境,興慶府中的兵力十分空虛。 再加上許多人以為李乾順也死了,於是不肯聽從嵬名阿吳的調遣,而是持觀望的態度。 所以嵬名阿吳能夠調動的兵力並不多,結果竟然被梁氏父子打的大敗,最後他隻好帶著李乾順逃往北方,梁氏父子已經徹底的占據了興慶府。 興慶府的局勢關係到整個西夏的動向,隨著興慶府的陷落,梁氏的威望大增,吐蕃的阿骨裡是梁氏的盟友,這時竟然也率軍進入西夏境內,全力支持梁氏父子。 在這種情況下,之前持觀望態度的西夏各方貴族,有相當一部分都開始動搖,甚至開始暗中聯絡梁氏父子。 當然也有一批忠於嵬名氏的貴族,開始率兵追隨嵬名阿吳和李乾順,估計是想找機會殺回興慶府。 “李乾順和嵬名阿吳逃往北方,很可能是去投靠遼國,借助遼國之力奪回興慶府!” 寧複看完手中的情報後,當即向趙煦稟報道。 “沒錯,朕也是這麼猜測的,種老將軍你怎麼看?” 趙煦一拍巴掌,隨即向種誼問道。 “梁氏父子奪取了興慶府,表麵上看是占據了優勢,但卻讓李乾順跑了,遼國早就想插手西夏的內政,所以肯定會派兵,到時梁氏父子恐怕很難擋住遼軍的反攻!” 種誼這時也一臉凝重的分析道。 “還有一個人的態度十分關鍵!” 寧複忽然開口道。 緊接著他和種誼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說出一個名字道:“仁多保忠!” 仁多氏是西夏的三大家族之一,而且還握有兵權,之前仁多保忠被調到邊境,防備大宋的進攻,梁氏父子正是趁著這個空檔,才能成功的發動了政變。 否則若是仁多保忠在興慶府,梁氏父子幾乎不可能成功。 “官家,仁多保忠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寧複立刻向趙煦問道。 梁家奪得興慶府,嵬名阿吳保著李乾順逃往北方,留在宋夏兩國邊境的仁多保忠看似不引人注意,但在關鍵時刻,卻能左右局勢的發展。 “你們還真是問對人了,章楶已經揮兵北上,與仁多保忠打了幾仗,算是試探性的進攻,仁多保忠隻是堅守不出,估計也是在等西夏國內的局勢明朗下來再做打算。” 趙煦笑嗬嗬的回答道。 “官家,仁多保忠已成孤軍,甚至後方的物資運轉可能都已經停了,若是這時揮兵猛攻,很可能吃下這支吐蕃的精銳!” 種誼這時一臉興奮的建議道。 做為在軍中多年的老將,這樣的機會可是千載難逢,種誼都恨不得年輕幾歲,再次披掛上陣。 趙煦聞言卻不置可否,而是轉向寧複問道:“寧複你有何看法?” 隻見寧複卻露出猶豫的表情,隨即這才上前道:“官家,仁多保忠的家人應該也都在興慶府吧?” “當然,仁多氏也是西夏有名的將門,大部分族人都住在興慶府。” 趙煦點頭。 “這麼說的話,仁多保忠的家人應該都落到了梁氏父子手中,以梁氏父子的心性,他們會怎麼處置仁多保忠的家人呢?” 寧複再次問道。 這下旁邊的種誼也是一愣,隱約間似乎猜到了寧複要說什麼。 “梁氏父子似乎不像是心胸寬廣之人。” 趙煦這時也眼睛一亮,同樣明白了寧複的意思。 “那就是了,若仁多保忠的家人出了什麼意外,到時咱們也許不用出兵,隻需要派人勸降,也許就能不費吹灰之力,吃掉這支西夏的邊境大軍。” 寧複冷靜的分析道。 曆史上的仁多保忠也沒有什麼好下場,主要是李乾順當政後,回收軍中大權,因此仁多保忠被逼的想要投靠大宋,結果沒能成功,最後雖然沒被殺,卻也被解職。 “這個想法倒是挺新奇,可若我是梁氏父子,肯定會以仁多保忠的家眷威脅他投降,所以肯定不會動他的家人吧?” 種誼這時還有些懷疑的道,他雖然精通兵法,但對這種政治上的事還是有些欠缺。 “若沒有見過梁氏父子,恐怕也會和老將軍一樣的想法,但以我觀之,梁氏父子心胸狹小,為了一己之私,甚至可以將天下人都拉下水,更彆說梁家與仁多氏、嵬名氏早就勢如水火,所以他們一旦得勢,肯定不會放過這兩家!” 沒等寧複開口,趙煦就笑著搶先道。 彆看趙煦年輕,他這個人除了好色之外,完全是一位年輕雄主,曆史上的他若是多活幾年,說不定真的可以中興大宋。 “官家英明!” 寧複不輕不重的拍了一下趙煦的馬屁,以梁氏父子的為人,就算一時得勢,日後也很難有太多的做為。 “童貫,命皇城司立刻派人,通知前線的章楶,讓他試著勸降仁多保忠!” 趙煦當即下令道。 童貫也立刻答應一聲,隨即就親自下去辦理這件事了。 “寧複,這次多虧了你的分析,若是能順利勸降仁多保忠,到時你也是大功一件!” 趙煦這時爽朗的大笑道。 寧複急忙謙虛了幾句,隨後趙煦又詢問了一下他們在路上的行程,以及武學日後的發展事宜,最後這才讓他們退下了。 這時天色已經不早了,寧複送種誼回武學休息,然後這才興衝衝的準備回家,他和柳清心成婚後,還是第一次離家這麼久。 種誼目送著寧複離開,心中對武學也更有信心了,因為剛才他親眼見到趙煦對寧複的器重,有這樣的人坐鎮武學,再加上自己和折克行,說不定真的可以讓大宋的將領全都出自武學名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