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老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七章 遇高則高,北宋之天生反賊,北冥老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寧兄!” 趙佶看到寧複也一臉狂喜的大叫一聲,上前緊緊抓住寧複的手就不肯放開。 “殿下,咱們還真是有緣啊!” 寧複乾笑著行禮,借此把手從對方手中掙脫出來。 “那天在垂拱殿外,我見到寧兄就一直覺得咱們十分有緣,沒想到寧兄與我也有同樣的感覺!” 趙佶再次熱情的抓住寧複的手道。 對於趙佶來說,寧複的到來簡直是意外之喜,上次他答應要去西北後又反悔,結果被趙煦一頓臭罵,逼著他不去不行,卻沒想到寧複竟然又要和自己一路了。 “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平伯嗎?” 正在這時,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走了過來。 “拜見鄴國公!” 寧複急忙向老者行禮,趁機又把自己的手從趙佶手中抽了出來。 這個老者名叫趙宗漢,是宋英宗趙曙最小的弟弟,算起來也就是趙煦和趙佶的叔爺。 因為趙佶的年紀太小,所以趙煦就派趙宗漢陪同他一起前往西北監軍。 “世人都說清平伯少年奇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趙宗漢也哈哈一笑道。 對於趙宗漢的誇獎,寧複也急忙謙虛了幾句。 正在這時,曾布又走了過來,他是代表趙煦為趙佶和寧複他們送行的。 曾布與趙宗漢是老相識,兩人見麵十分熱情的聊了幾句,直到啟程的時間到了,曾布這才親自送幾人上路。 不過就在這時,曾布卻把寧複拉到一邊。 “皇城司那邊傳來消息,梁乙逋父子回到西夏後,似乎加緊了動作,西夏的局勢隨時都可能發生劇變!” “他們動作還挺快啊!” 寧複眉毛一挑,一臉喜色的道。 “官家已經給章楶發去聖旨,命他便宜行事,所以你這一路最好督促端王他們加快速度,千萬不要西夏那邊亂起來了,你們還在路上耽誤時間。” 曾布再次叮囑道。 “樞密使放心,我明白輕重!” 寧複當即點頭道。 當初他給梁乙逋父子說的是十月,所以他們肯定會在十月之前動手,現在都已經快七月了,時間上也頗為緊迫。 告彆曾布後,寧複他們終於啟程離京。 這次離京的隊伍頗為龐大,寧複帶了武學的兩百多人,趙佶也帶了一支兩百人的禁軍護衛,再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官吏,整個隊伍將近五百人了。 寧複並沒有讓柳清心送行,昨天他在家中設宴,請了柳正和柳策父子,有他們父子照顧家裡,寧複也更加放心。 “小乙哥,那個端王又來了!” 正在寧複想著心事時,旁邊的虎頭忽然低聲提醒道。 寧複一扭頭,果然看到趙佶的馬車湊了過來。 隨後車窗打開,趙佶從裡麵探出頭衝寧複笑道:“寧兄,可否上車一敘?” 寧複本想拒絕,但想到這一路的時間這麼長,自己不能老是躲著。 想到這裡,寧複當即點頭道:“好啊!” 寧複說著下了馬,然後登上趙佶的馬車。 趙佶的馬車顯然是特製的,車中十分的寬大,裡麵擺放著一個茶幾,上麵已經沏好了新茶。 “這是寧兄你搞出來的福田茶,我品嘗過後也極為喜歡,覺得這才是真正的茶,以前喝的不過是香料罷了!” 趙佶一指桌上的福田茶笑道。 “早就聽聞殿下多才多藝,沒想到對茶道也如此有研究!” 寧複虛偽的一笑道。 其實寧複早就知道,曆史上的趙佶不但精通書畫,而且對茶道也很有研究,正是在他的命令下,才將龍鳳團茶中的香料去掉,這點他倒是和自己的口味一樣。 一說起茶,趙佶也立刻打起精神,當即與寧複聊起自己品茶的心得。 寧複聞言也是心中一鬆,聊詩詞歌賦他不行,但喝茶還是有些心得的,哪怕沒有心得,也看過不少品茶的文章,所以倒是和趙佶聊的十分投機。 聊到最後,趙佶忽然有些讚歎的道:“寧兄,多才多藝的人我見過不少,可像你如此多才之人,可實在太少見了。” “殿下謬讚了,我也隻不過多讀了幾而已!” 寧複哈哈一笑道。 “寧兄太謙虛了,詩詞你獨占鼇頭、醫學你懂得預防天花、地理更是冠絕大宋,甚至連茶道都如此精通,我本以為自己還算聰明,可是與寧兄一比,簡直差太多了!” 趙佶說到最後時,也露出自愧不如的表情。 寧複再次謙虛了幾句,忽然間感覺趙佶好像也不怎麼討厭了! “說起詩詞,我昨晚心中滿是離彆之苦,於是新作了一首,不如……” “殿下,其實相比於詩詞地理,我最擅長的還是相術!” 寧複可不想和趙佶討論什麼詩詞,所以立刻打斷道。 “相術!” 趙佶眼睛一亮,他對相術同樣十分感興趣,於是急忙道:“寧兄你竟然還懂得相術?” “當然,之前我曾經替不少人看過相,比如大理國使段正淳、西夏國舅梁乙逋父子,他們都對我的相術讚不絕口!” 寧複再次一笑道。 “那你能幫我看一下麵相嗎?” 趙佶立刻問道。 曆史上的趙佶就十分迷信,登基後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 “當然可以,不過殿下貴氣逼人,我也不敢保證能否看得準!” 寧複說著裝模作樣的打量起趙佶的麵相。 說實話,趙佶的長相的確俊俏,而且本人也十分有才華。 可惜再好的麵相,再高的才華,也掩蓋不了趙佶是個昏君的事實。 曆史上的趙佶為了一己之私,在南方采辦“花石綱”,在汴京修建“艮嶽”,這些全都勞民傷財之舉。 政治上他重用蔡京、高俅與童貫等人,更導致大宋文恬武嬉,國力一落千丈,最後落得個亡國的下場一點也不冤。 寧複熟知趙佶的命運,甚至他完全可以把“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再化龍”送一遍。 不過想到趙佶若是有了野心,對大宋絕非是一件好事,所以寧複無論如何也送不出手。 “寧兄你怎麼不說話?” 趙佶看到寧複打量著自己,臉上的神情變幻不定,終於忍不住問道。 寧複終於清醒,隻見他再次打量了一下趙佶,這才神情凝重的道:“是下官失算了,殿下是天潢貴胄,父兄皆為帝王,受帝王之氣庇佑,下官能看到的東西也十分有限!” “寧兄你能看出什麼?” 趙佶先是有些失望,隨即又再次追問道。 “殿下命格受文曲星照映,因此興趣極為廣泛,對書法、丹青、騎馬、蹴鞠都十分擅長?” 寧複笑著問道。 趙佶身為監軍,對西北的局勢十分重要,暫時還殺不得,所以寧複乾脆就借著這個機會,先和趙佶打好關係,這樣日後就算是想動手,也會更加方便。 “咦,寧兄你果然厲害,連這些都能看出來?” 趙佶聞言瞪大眼睛。 寧複說的這些都是他的私人興趣,知道的人並不多,因此他對寧複的相術也更加相信了。 “這還不算什麼,我還看出殿下的子女宮極旺,所以殿下日後定然子女眾多!” 寧複緊接著又道破一句天機,相比趙煦這個絕後的家夥,趙佶的子女簡直太多了,光兒子就有三十多個,甚至做了亡國之君後,還不忘生孩子。 “真的?太好了!” 趙佶聞言大喜過望,他父親神宗是生一個死一個,隻有他和趙煦少數幾個皇子公主活了下來,趙煦到現在更是沒有孩子。 因此趙佶一直擔心自己日後會不會有子女,現在聽到寧複的話,終於讓他放下心來。 “寧兄你還看出了什麼,快都告訴我!” 趙佶伸手拉住寧複的袖子,一臉殷切的再次問道,他對寧複已經佩服的五體投地,完全把對方當成偶像來看了。 “其它的就不好說了,不過我可以送給殿下一句話,你定要牢牢記在心中,這可能關乎到殿下日後的命運!” 寧複沉吟了片刻終於再次道。 “什麼話?” 趙佶瞪大眼睛。 “遇高則高!” 寧複吐出四個字道。 既然不能把話說的太明白,索性就幫高俅一把,隻是高俅離京這麼久了,也不知道他現在怎麼樣了? 與此同時,東京城朱雀外,一個瘦高的青年背著一個包袱,風塵仆仆的來到城門外。 當看到眼前這熟悉的城門時,青年激動的熱淚盈眶。 過了許久,青年這才用隻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自語道:“我高俅……終於回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