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老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七章 坑趙佶一把,北宋之天生反賊,北冥老魚,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成了,梁乙逋已經提前離京,想必是急著趕回去早做圖謀了!” 趙煦一拍巴掌,興奮的大笑一聲道。 “恭喜官家!” 寧複笑嗬嗬的行禮道。 “你都對梁氏父子說了什麼,為何在他們宴請你過後,立刻就要回去?” 趙煦忽然十分好奇的向寧複問道,上次段正淳也是,寧複請對方吃了頓飯,然後他就急匆匆的回大理去了。 “其實也沒什麼,臣告訴他,我懂得相術,並且說他麵相貴不可言,然後他就回去了。” 寧複輕描淡寫的回答道。 “就這麼簡單?” 趙煦還是有些懷疑,梁氏父子若是這麼好騙,恐怕早就被梁太後給除掉了。 “就是這麼簡單!” 寧複十分坦然的道,這種辦法也隻有他能用,因為他能夠預知曆史的走向。 “那你也幫朕看看麵相!” 趙煦十分感興趣的道。 “官家有龍氣護體,臣可看不透您的麵相!” 寧複立刻擺手道。 開玩笑,他總不能說趙煦是短命之相吧?就算趙煦節製了房事,可他天生體弱,天知道能不能延壽? “那你看看童貫的麵相總行了吧?” 趙煦還是不死心,當即一指身邊的童貫道。 寧複聞言打量了一下童貫,隨後這才開口道:“童都知身為天子近臣,自然一生富貴加身,隻是他命中有一大忌!” “什麼大忌?” 趙煦十分感興趣的追問道。 童貫也露出緊張的神色,做為宦官,他們對鬼神之說更加相信。 “童都知此生忌刀兵,最好不要涉足軍中,否則難逃刀兵加身之苦!” 寧複直視童貫警告道。 曆史上的童貫身為六賊之一,以宦官之身,掌管大宋兵權二十年之久,也算是一個傳奇,而且前期他在西北時,的確表現的相當出色。 隻是童貫並非是什麼將才,他能打勝仗,主要也是靠著西北一係的名將。 後來童貫信心膨脹,開始插手軍隊的指揮,結果二十萬大軍,卻打不過遼軍的殘兵敗將,為日後的靖康之恥埋下了禍根。 “謝清平伯提醒,某是個宦官,應該不會涉足軍中才對!” 童貫被寧複看的有點不自然,於是強笑著解釋道。 “那可未必,你義父李憲就在軍中表現的不錯,你跟著他也熟讀兵法,朕還曾經想過,派你去西北做個監軍,現在看來,你還是留在朕的身邊吧!” 趙煦聞言哈哈一笑道。 “謝官家恩典!” 童貫卻是大喜過望,他跟著李憲在軍中吃過苦,現在被調到趙煦身邊,日子可比軍中強太多了,所以他才不想再加軍中去做什麼監軍。 想到這裡,童貫對寧複竟然生出幾分感激,完全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 “官家,西夏內亂在即,西北也需要一位精通兵法的重臣坐鎮,這樣才能應對西夏的局麵。” 寧複忽然猶豫了一下開口道。 “這倒是提醒朕了!” 趙煦聞言也露出沉思的表情。 他第一個就想到了章楶,對方是進士出身,卻精通兵法,曾經多次將西夏打的大敗,這幾年有他坐鎮西北,趙煦也十分放心。 不過想到章楶與章惇的關係,趙煦也露出擔憂的表情,這兩人一文一武,若是不加以約束,萬一章惇有什麼異心,他身下的皇位恐怕都要坐不穩了。 “寧複,有大臣上書,想要將章楶調離西北,你以為此事如何?” 趙煦猶豫不決之下,終於征詢寧複的意見。 “臣以為萬萬不可!” 寧複想也不想回答道。 “章侍郎坐鎮西北,多次打敗西夏大軍,有他在,不但可保西北平安,同時也能伺機攻略西夏,若他一走,恐怕朝廷中也很難找到接替他的人選!” 聽到寧複的回答,趙煦卻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 “朕知道你與章公走的很近,現在你替章楶求情,就不怕朕懷疑你的用心嗎?” “啟稟官家,臣隻是就事論事,哪怕章楶是臣的至親,若他有才能,臣也會向官家舉薦於他!” 寧複一臉正色的回答道。 趙煦聞言讚許的點了點頭,隨後又有些苦惱的道:“朕相信你沒有私心,可章楶與章公的關係也是個大忌,若是一直讓他坐鎮西北,朝中恐怕會有非議啊!” “官家,若是實在不行,不如派個重臣去西北做監軍,這樣一來,官家放心,朝中大臣也不會再說什麼。” “這倒是個解決的辦法!” 趙煦聞言再次點頭。 “可是該派誰去呢?” 趙煦說話時,眼睛不由自主的看向旁邊的童貫。 監軍一般都是由宦官擔任,再加上童貫又是他身邊的近侍,信任上沒有任何問題,所以童貫倒是個挺合適的人選。 “官家,奴婢忌刀兵啊!” 童貫苦著臉道,他可不想去軍中吃苦。 “放心,朕剛才既然說了不會派你去軍中,當然不會食言!” 趙煦白了童貫一眼,隨後又看向寧複。 寧複倒是挺直胸膛,一副忠君為國的表情。 不過趙煦很快搖了搖頭,他雖然信任寧複,可寧複太過年輕,資曆也太淺,根本不足以擔任監軍的重任。 “官家,監軍不需要領兵,隻需要身份夠重,並且深得官家信任,所以臣覺得,不如從皇族中挑選一個!” 寧複忽然再次建議道,自從上次從章惇那裡得知章楶的事後,他就一直在考慮這件事,今天總算是用上了。 “皇族!” 趙煦聞言眼睛一亮,雖然大宋的皇族一般不會領兵,但做個監軍還是可以的。 “有了,朕的幾個皇弟也快要成年了,他們倒可以勝任監軍之職!” 趙煦忽然一拍大腿站起來,興奮的來回走動幾趟。 “官家英明!” 寧複立刻一記馬屁送上。 “九弟年紀最大,可他有眼疾,肯定不能去軍中,十一弟比九弟小幾個月,聰敏好學,倒是一個十分合適的人選!” 趙煦最後終於一拍巴掌道。 趙煦的九弟名叫趙佖,生下來就是個瞎子,身體比趙煦還差。 至於十一弟,正是大名鼎鼎趙佶,寧複從一開始的目標就是他。 對於趙佶這個家夥,寧複可沒有任何的好感,所以乾脆借這個機會,把對方送到西北去,讓他也吃點苦頭,算是為曆史上的趙佶提前還點賬了。 趙煦有了決定,當即召見章惇、曾布與蔡卞等人進宮。 不一會的功夫,就見章惇三人進到大殿,然後向趙煦行禮。 “梁氏父子已經走了,朕擔心西夏將有變故,光是章楶等人坐鎮西北,恐有些不足,因此欲派遂寧郡王為監軍,坐鎮環慶諸路,不知各位愛卿以為如何?” 趙煦直接開門見山問道。 趙佶還沒有成年,因此封號還隻是郡王,等到兩年後才會被加封為端王。 聽到趙煦的話,章惇三人都是一愣,緊接著就想明白了其中了關節。 “官家,遂寧郡王才十三歲,派他去監軍是不是有點不妥?” 曾布猶豫了一下這才上前道。 “十一弟雖然年幼,卻極為聰慧,至於年紀的問題,可以再派一個年老德高的重臣陪同,應該就沒有問題了!” 趙煦再次道。 章惇這時則悄悄看了站在殿中的寧複一眼,隨即上前表態道:“臣覺得此議甚好!” “臣附議!” 蔡卞這時也上前表態道。 曾布看到章惇和蔡卞都同意了,他也隻好跟著讚同。 “很好,既然你們都同意,那就擬個章程出來,過段時間就讓十一弟去西北上任!” 趙煦當即拍板。 說到這裡時,趙煦忽然又想到另一件事,當即再次問道:“廢後的旨意可擬好了,什麼時候可以詔告天下?” 寧複聽到“廢後”這兩個字,也立刻豎起耳朵。 隻見章惇三人這時露出為難之色,片刻之後還是章惇上前道:“啟稟官家,聖旨已經擬好了,可是……” “沒有什麼可是的!” 沒等章惇把話說完,就被趙煦揮手打斷道。 “朕心意已決,明日就將旨意詔告天下,另外讓蔡京和刑恕他們也不必再查當年的案子了!” “臣……遵旨!” 章惇終於無奈點頭,趙煦所說的案子,是指之前刑恕狀告高太後和王珪,說他們曾經想要廢掉趙煦的事,之前趙煦一定要查個清楚,沒想到現在他竟然改變想法了。 “官家,臣這裡還有一件小事,隻是涉及到軍器監,還望官家裁決!” 章惇這時忽然又拿出一份奏本,然後雙手呈交給趙煦道。 趙煦接過奏本看了一下,本來嚴肅的臉上竟然露出幾分笑意。 隨後隻見趙煦把奏本塞給寧複道:“你做的好事,現在你說該怎麼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