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雨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六章 廣信虎斑犬,種田習武平天下,白雨涵,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果子是不是朱果,暫且未知。 不過五道眉又來送禮,本著禮尚往來的原則,池橋鬆還是為它開了大棚門,讓它進去吃點蔬菜瓜果。 沒給多吃,吃了一點後就提脖子上的毛扔出去,重複一遍那晚的操作。 讓它盯著七彩葫蘆藤看:“靈根,靈根知道嗎,找來靈根我給你吃個夠。你嘴巴裡送來的那點山貨不值錢,下次再來,我頂多賞你一根胡蘿卜。” “嘰嘰,嘰嘰!” 五道眉顯然不滿,這一次比上次吃得少了。 可惜不滿也沒用,還是被池橋鬆直接扔出籬笆牆外。 白天嘗了蛇烏黑,晚上又吃了豬婆龍,對於靈獸他已經不稀罕,反倒是期待五道眉能帶給自己驚喜。 萬一,真找到一棵新的靈根呢。 … … … “這不是富貴籽嗎,專治癆病,曬乾後大幾十塊錢一斤呢。” 大清早池橋鬆將五道眉帶來的紅色小果子拿回家,二叔一眼就看出來這是什麼東西,他之前收乾貨沒少收。 “哦。” 池橋鬆有點失望。 他還以為這真的是朱果呢。 記得《狐報》有刊登,江南省督軍趙新師將軍,就是奇遇獲得朱果,吞服之後從大師境進階宗師境,從而一統江南省。 不過想想也對,真要是朱果,五道眉自己不會吃麼。 動物對天材地寶比人類要敏感。 “對了小鬆。” “什麼?” “你要的小狗,我給你跑了一圈,縣城周邊有不少人養狼狗,但是我找了找要麼品相不好,要麼沒下崽。”二叔說道。 “沒有就算了,等以後再找機會。” “狼狗沒合適的,但是有虎斑,你要不要?是隔壁村的老獵戶養的,他說是純正的廣信虎斑,一身毛跟老虎一樣,而且凶得很呢,我都不敢靠近。” “廣信虎斑嗎,也行,老獵戶舍得嗎?” “他怎麼舍不得,過小崽子就是留著賣的,不然讓他一個絕戶頭養一大窩虎斑,遲早要餓死。那虎斑我看了,長得好大,乾飯好猛。” “是嗎,我想去看看。” “走。” 二叔不由分說,騎上二八大杠載著池橋東,去往老獵戶家裡。 廣信虎斑犬是江右省非常出名的本地獵犬。浮梁市緊挨著廣信市,養廣信虎斑的人不少,但是農村土狗走街串巷的,純種血脈漸漸稀少。 現在大多都是串串,會把獵犬基因稀釋。 騎車半個小時,一路顛簸終於到了一處無名山腳下,那位老獵戶就住在這。 兩間開裂的土坯瓦房,門口掛著乾辣椒和大蒜頭,左右都是荒地屬於獨一戶。老獵戶就坐在門口搖椅上曬太陽,嘴裡愜意的叼著煙鬥。 他是絕戶頭,就是農村常說的沒兒子。 不過這位老獵戶,不僅無兒無女,連老婆都沒有娶過。 “老槍頭,曬太陽呢。”二叔打招呼。 “收乾貨還是來買狗?” “是我侄兒要來看看你家的虎斑。” “狗就在屋後麵,你們自己去看,彆挨太近,小心它咬人。”老槍頭沒有起身,繼續在搖椅上抽煙曬太陽。 池橋鬆走到屋後,拴著鏈子的虎斑狗立刻狂吠起來,不斷向前撲,把鏈子繃得筆直。 聲音洪亮,一聽就凶得很。 它的肚子鼓起,懷著一窩小狗崽。 皮毛黑黃相間、油光鋥亮,當真有老虎皮的風采,甚至比動物園那隻骨瘦老虎的皮毛還威風。從頭到尾再到爪子,都是這個虎斑顏色。 頭尖耳大身子瘦,四肢細長又緊繃,品相相當完美。 池橋鬆稍作打量,對這條廣信虎斑十分滿意:“二叔,看樣子真的是純血廣信虎斑,很漂亮,就是不知道跟什麼狗配的種?” 二叔說道:“我來問問老槍頭。” 老槍頭對此,自信滿滿的回道:“你們放心,我家的虎斑,發情期是我親自帶它跑了五十公裡,找到的純種虎斑公狗配的種。 產下的虎斑崽子,你們放心買。 買到雜種串串了,我把這條老狗剁了給你們燒狗肉火鍋吃!” “小狗崽子多少錢一隻?” “看你要公的母的。” “公的。” 看家護院公母無所謂,但是帶出去打獵,還是公狗比較好,身體強壯跑得快,而且養起來也好打理一些。 “公的你給八十吧。” “老槍頭你這也太貴了吧。”二叔開始討價還價,“有八十我還不如去找狗販子,買專門的大獵犬了。” 老槍頭搖頭:“就是八十這個價,進山打獵不是狗越大越好,咱家的虎斑就是好狗,絕不便宜賣。我這邊已經有人定了一條,給的就是八十這個價。” 好說歹說。 最終從八十還到七十五,老槍頭打死也不降價了。 “七十五就七十五了,二叔。”池橋鬆懶得再計較,直接掏出二十塊錢,“我先給二十塊錢定錢,下狗崽子的時候,我親自來挑。” “嗯。” 老槍頭笑著接過錢。 二叔臨走時,忽地補充一句:“老槍頭,我侄兒已經是力士,現在還是新右會社員,你可不敢隨便糊弄,把好崽子留著!” “你放心,我老槍頭說話,一口吐沫一個釘。”老獵戶哼道,“頂多再有兩個星期就下崽子了,你們隻管過來先挑。” … … … 加入新右會之後,沒過幾天,郝伯昭就給池橋鬆辦了畢業手續,成為墨坎縣講武堂第一位畢業的學員。 “你讀書認字怎麼樣?” “高中文化水平吧。” “是嗎,還挺不錯的,沒看你檔案上有寫你上高中啊,而且你這不是初中肄業嗎?”郝伯昭有些好奇,覺得池橋鬆在捆風。 窮文富武。 武道是大夏民國年輕人的第一出路,其次才是上學念書學文化課。 但很多農村孩子,連讀書都讀不起,池橋鬆原本念了一年初中,學不進去就乾脆不念了。後來講武堂成立,池父咬咬牙,將他送進去學武。 但那是前身。 穿越此間的池橋鬆,還是讀過本科的,正兒八經的大學生。 所以報個高中文化水平,一點毛病沒有:“我有在家自學,老師,我還會說西洋語呢。您聽,早上好是good-orng,謝謝是thank-you,你好是hello,正式一點的你好是ho-do-you-do……” “哎喲!” 郝伯昭是真給驚到了,大夏民國號稱世界中心,講究四方來朝,所以義務教育階段從不學外語,學外語都是一些專業對口的學生。 池橋鬆簡單幾句西洋語,已經碾壓全國99的民眾了。 他笑著說道:“小池,能說西洋語說明你私底下是真有自學,要不這樣吧,你先在講武堂檔案室工作。” “聽老師安排,這個階段我重心在武道上麵。” “你能這樣想非常好,那就先去檔案室工作,偶爾抽時間整理一下資料即可,花費不了你多少時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