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19章 太平經,漢道天下,莊不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叢台之上,綠樹如蔭。 劉協與荀悅對麵而坐,靜靜地聽荀悅講解《太平經》。 荀悅字仲豫,是荀儉之子,比荀彧年長十五歲,如今已過半百,仍是白身。 荀家重視學問,幾乎每一代都會有一兩個堪稱大儒的學者。上一代是荀爽,這一代則是荀悅。 荀悅十二歲能說春秋,有過目不忘之能。 但他並不是一個自娛自樂的書生。相反,他非常關心時事,著有大量的政論文章,其中一些已經在邸上發表,引起了不小的讚賞。 不少學者已經將他與安定人王符相提並論,稍遜會稽人王充一籌。 到了行在之後,他與劉協深談了幾次,被任命為尚書,隨侍左右。 今天,他為劉協講的是《太平經》。 劉協聽說過《太平經》,卻沒認真研究過《太平經》。前世是沒興趣,這一切是沒機會,連《太平經》的文本都找不到。 他一直以為《太平經》是道書,聽荀悅一講,才知道這是一個誤解。 至少這個時代的人並沒有將《太平經》當道書。 《太平經》自稱“天書”,推崇《太平經》的襄楷則稱之為“神書”,而且“參同經典”。襄楷雖好方術,底子卻是儒士,他所說的經典當然不是什麼道家經典《老子》《莊子》,而是儒家經典。 《太平經》中還有大量尊儒、賢儒的內容,其五行思想也來自於讖緯和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所以,《太平經》雖然在後世被奉為道教經典,現在卻是一部雜揉了神學、方術、儒學的大雜燴,也完美的契合了黃巾軍中下層的知識結構。 宮裡收藏這部書,也不是看中了他的思想體係,而是看中了其中的方術,其實是廣嗣的那一部分。 正經的讀書人是看不上這些東西的。 荀悅顯然就是其中之一。 他為劉協講解《太平經》,卻不讚同《太平經》,不時指出這一部分思想來自何處,原本是什麼,與其他部分又有什麼樣的矛盾和衝突。 總而言之,這就是一部連自圓其說都談不上的雜揉之書,根本沒有研讀的價值。 劉協聽了,但又沒全聽。 在他看來,就算這部《太平經》本身沒有學術價值,能吸引那麼多人去編撰,又吸引數以百萬計的百姓信奉,這本身就值得研究。 哪怕那些人都是沒什麼文化的底層百姓。 底層百姓就不是百姓? 讀書人不把他們當人,自以為高人一等,他卻不能有這樣的想法。 他和士大夫對抗的底氣就是這些看起來還有些愚昧的底層百姓,他的目標就是將這些底層百姓教化成真正的士,有擔當的士,而不是壟斷了知識,轉而挾民意自重,和朝廷爭權的士。 太學有三萬太學生,天下有數十萬讀書人,就可以左右朝廷。哪怕是皇帝,麵對整個士大夫階層也無計可施,因為你無法脫離官員,直接管理天下。 宦官是一個幫手,卻不是一個好幫手。他們能幫的忙,遠遠不如他們帶來的麻煩大。 可若是將六千萬普通百姓動員起來,變成自己的基本盤,那幾十萬的士又算得了什麼? 官員不配合,你見過百萬人考公的盛況嗎? 雖然他教化百姓的目的並不是與士大夫爭鋒,但他對這一點優勢深信不疑,也堅信這才是真正的光明未來。 甚至是最好的機會。 畢竟現在大漢周邊還沒有能威脅到大漢的敵人,他沒有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機,可以從容應對,一步步解除士大夫經濟上和思想上的禁錮,沒有必要做出過激的行動,導致形勢失控。目標沒有達成,卻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汙點。 “荀君,《太平經》雖然在學術上價值不高,卻是百姓想法的體現。研讀此書,我們可以了解百姓想要什麼。畢竟論起人數來,僅冀州的黃巾就有百萬,比天下的讀書人還要多。僅僅因為他們的想法淺陋就置之不理,顯然不是一個好主意。” 劉協打量著荀悅,不緊不慢地說道:“你彆忘了,你現在讀的《春秋》也是經過夫子整理的。讓你去讀原始記錄,你同樣會有淺陋之評。不信的話,你去太史署借起居注看看,很多時候說的也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 荀悅不置可否,隻是敷衍地拱了拱手。 見荀悅這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劉協本想再說兩句,劉琮快步走了過來,一邊走一邊抹著眼淚。 劉協有些意外。 這小子又被誰打哭了? “陛下,臣要請假省親。” “既不過年,又不過節的,為什麼突然要省親?” “臣父病了,病得很重。” 劉協一愣。劉表真病了? “什麼病?” “不知道,家母寫來的家書隻說他吐了血,病得很重,希望臣能請假省親,以防不測。” 劉協想了想,讓劉琮將家書拿來看。 劉琮有點糊塗,常常理解錯原意,不是個細心的人。 看完家書,劉協有點反應過來了。 劉表可能是吐了血——這個不能編——但不是病,而是被袁術氣的。他的夫人陳氏要讓劉琮回去省親也是表麵功夫,她真正的目的應該是通過劉琮之口,讓他知道這件事,然後看他的反應。 他還能有什麼反應? 既然袁術唱了白臉,他當然要唱紅臉,將一個愛惜老臣的明君形象保持到底了。 雖然他更希望劉表多吐幾口血,甚至一命嗚呼。 “原來是令尊為國事操心,久勞成疾啊。”劉協歎了一口氣,擺出一副悲天憫人的神情。“準了,你儘快回去探親,多陪陪令尊,等他病好了再回來消假。另外,傳朕口諭,請太醫署安排一名太醫,隨你返鄉,為令尊療疾。” 劉琮雖然糊塗,卻也知道這是天子恩典,連忙謝恩,轉身去了。 荀悅在一旁看得真切,後背卻直冒冷汗。 他雖然一直住在潁川,沒去洛陽,卻也知道劉表在洛陽繪製《洛陽圖卷》的事,更清楚劉表消極怠工的原因。現在天子不僅不責備劉表敷衍王命,反而說劉表久勞成疾,這不是把劉表架在火上烤麼? 之前就聽荀彧說過,天子雖然年輕,手段卻很老辣。 這次算是開了眼界。 這豈止是老辣,簡直是毒辣啊。 荀悅有點擔心。 自己就是一個書生,能和天子相處和睦嗎?最後會不會和孔融一樣,被迫遠涉江湖,到什麼蠻夷部落去探訪遺跡?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麵,請下載愛閱小說app。 新為你提供最快的漢道天下更新,第1019章太平經免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