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57章 下車伊始,漢道天下,莊不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漢道天下 熱門推薦: 荀諶仔細一琢磨,覺得鐘繇所言有些道理,又不全對。 按照鐘繇的說法,就挑不出合格的人來擔任功曹。 為了德政來渤海的人來自四麵八方,就算有所耳聞,甚至是有一兩麵之緣,相互之間也談不上熟悉,要想了解對方的優劣長短,授以合適的官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難道不要功曹,學天子在冀州的新政,用考試的方法? 這顯然不行。 “以元常之見,又當如何?” “友若在長安應該見過許文休,怎麼會忘了月旦評的另一個主持人?” 荀諶一愣。“許子將?” “正是,我已經寫信給他,請他趕到渤海來。”鐘繇撫著胡須,信心十足。“我不僅要推薦他為渤海功曹,還想請他在渤海重開月旦評。” 荀諶的嘴角抽了抽,半晌沒有說話。 “你不讚成?”鐘繇眯起了眼睛。 荀諶深吸了一口氣,慢慢恢複了平靜。“元常在上黨治績卓著,願意為了德政棄官之渤海,屈居一縣令,忠義可嘉,我豈能不讚成。隻是縱使許子將知人,初到渤海,恐怕也要一些時間熟悉。如今之計,還是由韓宣擔任更好些。” 鐘繇想了想,微微頜首,算是同意荀諶的意見。 “經過魏郡、清河時,我看到了征集黨事的邸報。” “我也看到了。”荀諶的心裡有些發苦。 看到邸報之前,他已經接到荀或的書信,知道此事無可挽回。不管是天子的意思,還是楊彪的意思,朝廷對黨人的清算都勢在必行。 而且是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理由:知錯才能改錯。 天子減少宮室規模,大幅度降低皇室消耗在先,沒有人可以拒絕這個提議。 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迫切的希望張昭能夠成功,以此證明黨人雖然有些偏激,卻是為了崇高的目的,而不是為了個人私利。 之前沒有成功,是因為皇帝不配合,閹豎阻撓,這才逼得黨人走極端。 可是到了渤海一段時間後,他意識到想實現這一點並不容易。 施政很複雜,渤海雖然隻是一郡,大量的人際關係已經讓他疲於應付。他原本以為是因為自己缺乏地方施政的經驗,鐘繇來了就好了。現在鐘繇來了,他才發現,鐘繇似乎比他更偏激。 說來也是,如果鐘繇不偏激,又怎麼會放棄上黨太黨,來渤海擔任一個縣令呢。 荀諶有些不祥的預感。 ―― 張昭熱情接待了鐘繇,交換了如何施政的意見。 鐘繇直言不諱,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如今的渤海郡與普通的郡國不同,大量百姓遷出,大量士族遷入,如今居渤海人口大多數的並不是渤海人,而是外地人,尤其是以兗豫青徐四州居多。因此,不能再按照舊製,任命本地人為功曹、主簿、主記等大吏,應該拋棄地域限製,擇優錄取。 如今的渤海最大的優勢是什麼?不是土地,也不是物產,而是人才。 各地的士大夫集中到渤海,讓渤海擁有大量的人才可用。本著舉賢用能的原則,不應該將大吏的選擇範圍局限於渤海本郡。隻有辦事的員吏一級,而且是針對具體的事務時,才應該優先考慮熟悉情況的本地人。 鐘繇話音未落,韓宣就冷笑一聲:“鐘君此言,讓我有似曾相識之歎。” 鐘繇不緊不慢地說道:“還請功曹指教。” 韓宣放下快子,用手帕擦了擦嘴。“中平六年,袁本初東奔,至渤海,後被董卓任命為渤海太守。隨行諸君也是人才濟濟,其中不乏汝潁才俊, 盛況不亞於今日。” 他眼皮一抬,看了鐘繇一眼,笑道:“隻可惜,經鄴城一役,這些汝潁才俊傾心朝廷,紛紛入仕,隻有寥寥數人來了渤海。就此而言,我還是很敬佩鐘君的,知其不可而為之。” 鐘繇有些尷尬。 他聽得懂韓宣的嘲諷之意。 當初袁紹東奔,他沒有追隨袁紹。如今袁紹敗了,他來到了渤海,卻在有意無意的複製袁紹的做法,想讓外地人力壓渤海本地人,多少有些不自量力。 韓宣說他“知其不可而為之”,就是這個意思。 “功曹何必未戰而先怯?”鐘繇正色道:“蒙天子恩準,在渤海行德政,四方賢能畢至,又豈是汝潁才俊?功曹蒙府君器重,正當傾力相助,奈何出此沮軍之言?” 韓宣冷笑道:“宣不才,曾經戰陣,略知先為不可勝,再為可勝之理。自問見識淺陋,不敢與群賢共坐,還請府君另擇高明,免得誤了儒門大業。” 他說著,站起身來,甩了甩袖子。“徐州一敗,我已經愧對袁將軍,不能再辜負了張府君。告辭。uu看書” 說完,他向張昭拱手行了一禮,下堂去了。 荀諶苦笑,一邊給鐘繇使眼色,一邊起身,去追韓宣。 張昭也有些無奈。 鐘繇來了,本是一件好事。來渤海的人雖多,有實際施政經驗的人卻少,像鐘繇這樣主政一郡數年,有實踐經驗的人願意屈居一縣,是他難得的幫手。 但他怎麼也沒想到,鐘繇如此咄咄逼人,坐席未暖,就和韓宣杠上了。 看看主簿、主記的臉色,讓他很撓頭。 “鐘君所言,的確有些道理,隻是渤海情況複雜,恐怕難以立刻施行。不如先擇一縣試行,如何?” 你趕緊上任吧,彆在郡治惹事了。 鐘繇倒也不推辭。“繇既然至此,全憑府君吩咐。” 張昭看看一旁的主簿郭簡。 郭簡稍一沉吟,說道:“鐘君曾任上黨太黨,政績卓著,能當大任,當治劇縣。陽信近海,常有海賊出沒,侵擾內地。不如請鐘君任陽信長,治民拒寇,保一方太平?” 鐘繇也不推辭。“可。” 郭簡與一旁的主記苑武交換了一個眼神,會心一笑。 張昭看在眼裡,也沒阻止。 郭簡雖然有故意刁難鐘繇的意思,但理由卻很正當。陽信的確需要一個能力強的縣長,否則海賊隨時可能來打劫,其他縣也發展不起來。 鐘繇有能力,也有威信,或許能多帶一些汝潁人去陽信,充實當地的戶口。 因為度田令的取消,陽信本地百姓大多遷往相臨的平原郡,如今十室九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