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14章 女中豪傑,漢道天下,莊不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漢道天下第一卷行路難第914章女中豪傑對辛毗的歸來,袁熙歡喜不禁。可是對辛毗留下郭女王,袁熙卻不太理解。 隻是基於對辛毗的信任,他才沒有說什麼。 辛毗與郭女王見禮,隨即又問了她家的大致情況。 安平郭氏原本也是一個不小的家族,郭女王有好幾個兄弟。奈何這些年戰亂頻仍,流離失所,郭女王的父母都死於戰亂,幾個兄長也先後物故,隻有已經出嫁的姊姊和從弟郭表相依為命,算是安平郭氏最後的一點希望。 辛毗唏噓不已。“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誠不我欺。冀州之禍,起於張角兄弟。愚夫愚婦,惑於外道,釀成大禍,實在是不該。如今審配一味強梁,欲使鄴城內外數萬人玉石俱焚,又與張角兄弟何異。” 郭女王也歎息著附和道:“誠如辛君所言。天子聖明,大漢中興,本是好事。冀州人本當歡欣鼓舞,共享太平。奈何審配固執,不識時務,冀州這最後一絲元氣亦將毀於他手。辛君若能輔佐將軍,共克時難,固為大陰德也,必能蔭及子孫。” 辛毗連忙謙虛了幾句,隨即問起了郭女王的打算。 郭女王也不客氣,解釋了一下她的初衷。 她與袁熙新婚,來祝賀的人不少。從那些隻言片語中,她能感覺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城中的悲觀情緒越來越濃。雖說天子一直沒有下令攻城,卻沒人覺得鄴城能堅持太久,都覺得今冬明春,鄴城必破。 其中有一個原因最為簡單:城中糧食就這麼多,支撐不了太久。 作為冀州牧、冀州刺史的治所,鄴城有大量人口,糧食儲備一直不夠充裕,要靠其他郡縣支援。審配去年開始做堅守的準備,也隻是準備了一年多的糧食。 審配的計劃很簡單,天子圍城一年不下,消耗巨大,勢必要向中原增賦,中原必亂。 結果天子圍而不攻,又在冀州度田,打亂了審配的計劃。如今秋收將至,天子將得到冀州的錢糧補充,鄴城卻坐吃山空,就算是不通軍事的婦人,也知道結果是什麼。 敗是必敗,區彆隻在於什麼時候敗而已。 很多人支持審配,反對朝廷,倒不是想造反。在袁紹被俘之後,改朝換代已經成為不切實際的希望,審配也沒有這樣的威望。他們隻是想進為退,想和朝廷討價還價,抗拒度田而已。 如今度田已經推行,難以挽回,他們也隻能降低期望,隻想保住性命。 基於這樣的認識,郭女王才覺得袁熙應該站出來,反對審配近乎瘋狂的計劃,拯救自己,也拯救其他人。如果能夠成功,說不定還能立功。 辛毗深表讚同,隨即與郭女王商量,請她以回訪的名義,與一些將領的家眷見麵,從側麵了解那些將領的心態,試探他們背叛審配的可能。 郭女王答應了,躬身而退。 等郭女王退出中庭,袁熙便迫不及待的問起辛毗來意。 辛毗將自己趕到幽州,與荀攸見麵,在河間度田,又趕到行在,麵見天子,先後又與張郃、高覽見麵的經過大致說了一遍,最後說道: “天子不肯與審配談判,要想活命,隻能靠我們自己。” 袁熙順勢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這件事關係到無數人的生死,豈能交給婦人?” 辛毗瞅了袁熙一眼,欲言又止。 在他看來,郭女王比袁熙聰明多了。如果隻能選一個人合作,他寧願選郭女王,也不會選袁熙。 隻是用人之際,還需要袁熙振作起來,不能太打擊他。 “將軍放心吧,且不說夫人沒有和審配合作的可能,就算有,也影響不了大局。” 辛毗隨即將自己的計劃說了一遍,又取出幾篇文章,讓袁熙先讀一讀。 袁熙接過,看了一眼文章上冀州印坊的字樣,心裡有些酸澀。 最初聯姻的對象就是甄宓,但甄宓以赴北嶽祭神的名義逃婚了,如今居然可以主持冀州印坊,想來是深得天子信任,將來說不得要入宮。 與天子一比,自己真是一無是處。 袁熙按捺著心中難受,看了幾篇文章,大為驚訝。 這些文章都是大儒所作,其中一篇還是他汝南前輩許靖所寫。且不說文章如何,看到許靖的名字,就讓人不敢小覷。 按照辛毗的計劃,這幾篇文章一旦傳播開來,鄴城人心勢必動搖。 當然,最吸引人的還是關中的度田成績。 關中推行度田,的確有不少大族受到了損失,但他們得到了絲綢的生意,獲得的利益頗為可觀。就算不能完全彌補土地的損失,損失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大。 至少不值得他們以命相搏。 “果真如此,鄴城人心將土崩瓦解。”袁熙長長地吐了一口氣。 雖然辛毗對度田還有一定的抗拒,此時此刻,卻不得不極力鼓吹度田的好處。“將軍所言甚是,所以說服諸將並不難。至於審配,他身為首惡,難逃一死,信與不信,並不重要。我們最關心的是去其根基,讓他獨木難支,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砍下他的首級。” 袁熙連連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殘忍的笑容。“還有田豐父子。” —— 辛毗沒有住在袁熙府中。 與袁熙見麵之後,他就悄悄地離開了。 審配雖然安排了人監視袁熙,但袁熙貼身的親衛還是袁氏部曲,不少人還是江淮遊俠兒。他們對審配沒什麼好感,也沒興趣陪著審配一起死。見辛毗去而複返,袁熙不僅有機會保住性命,還有可能將功贖罪,自然願意配合辛毗。 辛毗遊走在鄴城的陰影中,散發印好的文章,尋找策反的目標。 在郭女王的配合下,他很快就與一些冀州籍將領取得了聯係。在他的威逼利誘之下,不少人都選擇了合作。 即使有個彆人出爾反爾,想抓住辛毗,向審配報功,也沒能得手。 辛毗來得突然,不給他們準備的機會。去得隱秘,一出門,就再也找不到他的影子。 數日之間,當城外傳來朝廷的大軍四麵進逼,徐州刺史劉備與前將軍段煨、左將軍楊奉、右將軍董承合作,即將強渡漳水的消息時,城裡也開始人心動搖,請降的聲音越來越響。 審配聽到風聲,勃然大怒,命人四處查訪,卻找不到源頭。 他非常不安,一麵派人加強城防,準備迎戰朝廷的大軍,一麵派人召集諸將,統一思想,做戰前動員。 結果讓他大失所望,幾乎所有的將領都對堅守鄴城沒什麼信心,不少人還委婉的提出,應該趁著大軍還沒有圍城,立刻請降。 審配又驚又怒。 關鍵時刻,田豐站了起來。 7017k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