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1章 先來後到,漢道天下,莊不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袁紹很惱火,更覺得悲哀。 既因為被袁術羞辱,更因為被冀州人左右。 兵權都在冀州人手中,田豐說不行,就是不行。那些將領都聽田豐的,不聽他的。即便他強行下令,那些人也會陽奉陰違,不會真的執行。 此時此刻,他非常想念袁譚、郭圖等人。 沒有汝潁人牽製,冀州人的跋扈已經讓他忍無可忍。 但他無可奈何。 袁紹氣得病倒了,臥床不起。 張喜、逢紀晝夜兼程,趕到彭城,聽說袁紹病倒了,也嚇了一跳。 張喜直入袁紹大帳。 袁紹躺在病床上,昏昏沉沉。聽到腳步聲,知道有人進來,想起身看看,卻渾身無力。 “本初,本初。”張喜趕到床前,看著臉色蒼白的袁紹,連聲呼喚。 袁紹定了好一會兒神,才反應過來。“是季禮公?” 張喜鬆了一口氣,在侍從取來的席上就坐。“本初啊,你怎麼成了這般模樣?我記得你應該未到半百啊,怎麼看起來比我這老朽還不如?” 袁紹在侍從的幫助下坐了起來,抱著被子,苦笑道:“慚愧慚愧,力淺德薄,任重難當。” “你太累了。”張喜拍拍袁紹的手。“戰場辛苦,過於朝堂。當初你若是聽我勸,入朝主政,何至於此?本初啊,歲數不饒人,你應該在朝堂上運籌帷幄,而不是在戰場上風餐露宿。” 袁紹喘了一會氣。“季禮公,我……還能入朝嗎?” “能。”張喜信心滿滿地說道:“你不僅能入朝,而且必須入朝。我們幾個也老了,堅持不了幾年。你不入朝,山東士大夫又能指望誰為魁首,難道是公路?” 提到袁術,張喜就一肚子氣。 這悍鬼,乾的什麼事嘛,伏擊顏良也就罷了,兵不厭詐。你把廬江大族全抓起來,還將幾個代表檻車征送長安是什麼意思? 在廬江度田,你有沒有想過汝南袁氏占了多少田?一旦度田,袁氏幾代人的積累都會化為烏有。 他肯定是瘋了,為了和袁紹鬥氣,不顧不管,玉石俱焚。 看到張喜對袁術的怒氣,袁紹的心情舒緩了一些。他想起了田豐的意見。雖然他現在非常討厭田豐,甚至不想看到田豐那張臉,但他不得不承認,田豐的計劃是對的。 袁術這麼乾,看似得意,卻把朝廷逼到了牆角。 如果朝廷支持袁術,那就等於聲明朝廷將在山東推行度田。這必然激起山東士大夫的激烈反抗,暴政實至名歸,山東諸州必然同仇敵愾,與朝廷對抗。 如此一來,他不僅可以擁山東之眾與朝廷對抗,甚至可以打出改朝換代的旗號。 如果朝廷不支持袁術,那袁術不僅白忙一場,還會自取其辱。他可以趁此機會重奪袁氏家主之位,將來在冀州也好,入朝也罷,同樣能一呼百應。 隻是……這口氣實在咽不下去。 咽不下去,也得咽。 張喜苦口婆心,逢紀也跟著幫腔,費了好多口舌,終於讓袁紹接受了現實,上書議和。 —— 二月的長安依然春寒料峭,草木荒疏。 上林苑中,劉協一手握弓,一手挽韁,看著幾個俏麗的身影在樹林間出沒,如母獅,如雌虎,矯健而充滿危險。 呂布端坐在赤兔上,眼睛盯著女兒呂小環的身影,得意洋洋。 “陛下練兵有方,臣女越來越沉穩了。” 劉協轉頭看了呂布一眼,差點笑出聲來。自從呂布從涼州赴朝述職,幾次見麵,總是在有意無意的提醒他呂小環已經成年了這件事,急迫的心情幾乎已經到了露骨的地步。 “這可不是朕的功勞,是馬督以及袁主簿的功勞。” “對,對。”呂布連聲附和,然後又補了一句。“不過知女莫若父,臣女從小頑劣,之所以如此用功,還是仰慕陛下所致。” 劉協點點頭,隨即反戈一擊。“你兒子也像你,將來必是猛將。溫侯,你要努力再生幾個,也算是為國儲才。” 呂布臉色微變,遲疑了片刻。“陛下,臣……儘力,儘力。”說著,撥轉馬頭。“臣去看看他們處理好了沒有,待會兒親手為陛下烤幾隻野兔,請陛下嘗嘗臣的手藝。” 看著落荒而逃的呂布,劉協無聲一笑。 要治呂布,唯有魏夫人。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如狼似虎的魏夫人是克製呂布的真正大殺器。 “陛下,溫侯心急,情有可原。”一旁的諸葛亮輕聲說道:“黃猗立功,溫侯眼紅了。” 劉協點點頭,隨即又道:“孔明,你覺得袁紹會議和嗎?或是他肯議和,山東的戰事很快就能結束了,呂小環入不入宮,其實並不重要。” 諸葛亮詫異地看了劉協一眼。“陛下是說,希望她立功之後再入宮?” 劉協輕笑了一聲。“凡事總有個先來後到。你隻有阿楚一人,不知道這其中的難處。” 諸葛亮微微一笑,有些不好意思。 “剛入值的那個法孝直如何?”劉協岔開了話題。 他現在最煩的就是這些。隨著形勢漸好,想在後宮占一席之地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呂布這種沒什麼家族背影的寒門武夫,連最基本的矜持都不要,恨不得讓呂小環直接撲倒了他。 諸葛亮收起笑容,斟字酌句的說道:“法孝直為人聰明、機警,也熟悉益州的形勢,隻是為人性急了些。若能得陛下調教,假以時日,當是和龐士元一般的軍謀之才。” “孟子敬呢?” “孟子敬勤於軍事,也夠聰明,如今在講武堂受訓,成績很突出。隻是聽賈侍中說,他還有些名士習氣,不夠踏實,將來可能會有些挫折。” “挫折不可怕,吃了苦頭,他自然會改。”劉協說道。 進駐關中後,一批關中青年才俊先後入仕,法正、孟達都是其中的代表。法正為郎,孟達卻對軍事更感興趣,成了講武堂的第三期學員,正在接受賈詡的培訓。 劉協經常和諸葛亮談論這些人,一是培養諸葛亮的識人能力,一是潛移默化的改變諸葛亮的用人觀,打開他的視野,不要被固有觀點所限。 要想開創一個新時代,一兩個天才是不夠的,要一大批天才,甚至是有缺陷的天才。 團結就是力量,包容才能兼收並蓄。 “陛下,陛下。”法正策馬飛奔而來,將一份軍報送到劉協麵前。“廬江大捷,揚州牧收複廬江,臨陣斬殺袁逆大將顏良。” 劉協吃了一驚,接過軍報,迅速看了一遍,忍不住脫口而出。 “這路中悍鬼,真他娘是個人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