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1章 燕歸來,漢道天下,莊不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馬車行駛在平整的官道上,春風迎麵吹來,清爽而不寒。 遠處的田野中,不時能看到幾個身影,背著手,悠閒地從剛剛播種完的麥田中經過,仿佛君主在巡視自己的王國。 張喜不由得想起了巡邊的天子,心裡湧起莫名的苦澀。 冒著生命危險,追隨天子,四處奔波,最後卻被冷落閒置,值得嗎? 這還是我們想要的大漢嗎?年輕輕輕,就一意孤行,視三公九卿如無物。將來就算中興了,隻怕也是一獨夫。 張喜很想和荀彧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可是荀彧剛才的表現讓他很失望,自知話不投機,說了無益,隻能藏在心裡,獨自品味。 一路無言,沒有進安邑城,卻在曾經的衛氏莊園停下。經過一番修整,這裡已經成為天子行宮。雖然天子一直沒有來,從太原歸來的公卿卻被安置在這裡。 張喜下了車,看著修整一新的屋舍,一聲歎息。 趙溫也下了車,緩緩走了過來,笑道:“文若,看來張公對你的成績不太滿意啊。” 荀彧含笑說道:“正當請二公指教。” 張喜轉頭瞪了張溫一眼。“你休要混說,我何時對他不滿了?” “那你歎什麼氣?”趙溫嘿嘿笑道。 張喜轉頭看著空空的行宮,又是一聲歎息。“子柔,你說,天子會在這座行宮裡住幾天?我擔心,這裡最後隻是三公養老之處啊。” 趙溫看看四周。“這裡有山有水,又是三代龍興之地,古跡甚多。能在這裡養老,春秋出遊,冬夏讀書,坐看大漢中興,太平將至,也是一件樂事。” 張喜打了個寒戰,不再理趙溫,甩甩袖子,走了。 荀彧示意荀惲引張喜去住處,轉身對趙溫說道:“司徒真作如是想?” 趙溫笑眯眯地看著荀彧。“文若,你彆理他。這一路走來,我煩死他了。” 荀彧轉了轉眼珠。“那司徒為何不留在太原主持政務?是有什麼擔心麼?” 趙溫指指荀彧,哈哈大笑。“小子,我擔心什麼?擔心你和張喜串通麼,你看看他那副模樣,和誰能串通到一起去?不是我和楊公不願理他,實在是他不可理喻。年紀越大,脾氣越差,看誰都不順眼,看誰都想教訓兩句。” 趙溫揚揚手。“走吧,帶我去看看住處。你有沒有給我安排一個偏僻點的地方?我可不想一出門就看見他。” 荀彧轉身,領著趙溫去臨時的司徒府。“趙公,我們做得不好的地方,諸公有所批評,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不敢有怨言。” 趙溫轉頭看看荀彧,無聲地笑笑,卻不說話。 兩人並肩走了一陣,來到司徒府前。有人開了門,趙溫走了進去,轉頭四顧,點頭表示滿意。 雖然沒有什麼豪華的建築,和洛陽城裡的司徒府沒法比,卻勝在清爽、整潔。 “趙公,河東雖安定,卻僅能溫飽。這裡的條件也不夠,還請趙公見諒。” 趙溫搖搖手。“文若,天子巡邊,比這更艱苦。” “是啊,天子巡邊,轉眼便是期年,也不知何時還朝。” “涼州平定,天子還沒有還朝的計劃?” “沒聽說,看樣子,可能還要在涼州滯留一段時間。”荀彧頓了頓,又道:“或許會去河西四郡。” “河西四郡?”趙溫一驚,臉上的笑容散去,花白的眉頭也皺了起來。“確定嗎?” 荀彧搖搖頭。“隻是猜測。天子在金城時,花了不少時間了解羌中道。此次征討宋建,各部落首領有功,通商路便是賞賜之一。羌中道如此,河西道想來也不會落下。此外,我聽說大司農在關中種桑養蠶,大起織坊,應該是聽到了什麼風聲吧。” 趙溫思索良久,微微頜首。“養士,屯田,興工,通商,天子自有章程。其源雖淺,其流必洪。” 荀彧驚訝地看了一眼趙溫。 趙溫眉梢輕挑。“怎麼,你覺得我也老了,領悟不了天子的思路?” 荀彧連忙拱手陪禮。“豈敢,豈敢。聽趙公一言,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 “你啊……”趙溫拍拍荀彧的肩膀,自顧登堂。“你不必陪我了,趕緊回去吧,我也休息休息。” “趙公,你且休息,晚上為你們接風。” 趙溫嗯了一聲,甩甩袖子,示意荀彧自便。 荀彧在堂下再拜,出了門,正看到荀惲牽著馬趕來。一見麵,荀惲就撇了撇嘴,很鬱悶的說道:“阿翁,張公脾氣好大。他們回來作甚,還不如留在太原呢……” “住口。”荀彧喝斥了一聲,接過馬韁,踩蹬上馬。“你留在這裡,安排晚宴,不必跟我回城。” “阿翁……”荀惲還想爭辯,荀彧卻不理他,馬鞭輕甩,急馳而去。 荀惲很無奈,呆立了半晌。他有些後悔,早知如此,就不該留在河東,索性跟著天子巡邊算了。聽妹妹文倩說,這一次隨天子巡邊雖然辛苦,卻也眼界大開。 不過這也隻能想想,他不可能真的丟下荀彧。河東事務本來就多,現在又多了司徒、司空二公要應對,他這個做兒子的不分憂,還能指望誰。 —— 荀彧回到安邑城,跳下馬,將韁繩扔給侍從,快步進了門。前庭坐了不少人,見荀彧進來,紛紛起身行禮。荀彧腳步不停,隻是頜首致意,快步進了中庭。一進門,就看到劉巴在堂上,和幾個掾吏正在爭論什麼。 “說什麼呢?”荀彧兩步並作一步,來到堂上。 “劉君想將開荒種桑的獎賞加倍。”滿臉是汗的郡主簿任崇迎了上來,眼神無助。 荀彧從郡主簿手中接過文書,示意劉巴跟著來。劉巴拍拍任崇的肩膀。“你啊,也就這樣了。大好機會擺在麵前都抓不住,還想什麼公卿之位?” 任崇苦笑道:“公卿之位豈是我敢奢望的,能為河東郡吏,我已經很滿足了。” “安心為燕雀也是好事。”劉巴哈哈一笑,跟著荀彧進了東側的書房,順手掩上門。 任崇搖搖頭,抹了一下額頭的汗珠,轉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抬頭看了一眼屋簷下的燕巢,想著南飛的燕子也該歸巢了,心中便升起一絲暖意。 荀彧脫了外衣,掛在一旁的衣架上。“為什麼要加倍?你明明知道財用不足。” “正因為財用不足,才要加快墾荒種桑,要不然生意就被彆人搶走了。”劉巴說道:“開荒的獎賞付給百姓,肉爛在鍋裡。搶來的生意卻是自己的……” 荀彧眉頭緊皺。“子初,你不能隻看著安邑,甚至不能隻看著河東。天下都是大漢疆域,哪有彆人、自己?” “那關東的賦稅何時能解送到朝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