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5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漢道天下,莊不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漢道天下第一卷行路難第305章多行不義必自斃劉協沒有急著說話,與送他出來的孩子說了幾句話,勉勵他好好讀書,這才上了馬,緩緩而行。 他想到了賈詡。 曆史上的馬超與韓遂反目成仇,就是源於賈詡精妙的離間計。 但他不覺得賈詡會這麼乾。畢竟賈詡很清楚,如果韓遂和馬騰反目,甚至大打出手,不僅對涼州人的話語權傷害太大,也不利於朝廷整合並涼,立足西北。 那馬騰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巧合,還是失控? 不得而知。 “公達,馬騰東行,是不是有些古怪?” 荀攸說道:“的確有些古怪。不過馬騰素與韓遂不和,結為兄弟是迫於形勢,不得不然。如今在陛下與韓遂之間選擇了陛下,正是陛下爭取涼州人心的好機會。” “與賈文和有關麼?” 荀攸搖搖頭。“不知詳情,難以判斷。不過賈文和用計出乎自然,就算是有意為之,也未必看得出來。依臣之見,最多是因勢利導,順水推舟,不會是刻意為之。” 劉協沒有再問。“如何迎戰?” “命度遼將軍張楊固守成宜,陛下率部增援,一舉破之。此戰之後,塞內可粗安。” “張楊能守得住嗎?”劉協有點擔心。 張楊總共隻有一千三百多人,本部人馬隻有千騎,麵對數萬匈奴人、鮮卑人的聯軍,能否控製住局麵,實在令人擔憂。 “陛下選張楊為度遼將軍,不就是因為他熟悉匈奴、鮮卑的戰法,兼有漢胡之長嗎?臣相信他能守住成宜,以彰陛下用人之明。” 劉協回頭看著荀攸。這話聽著怎麼那麼彆扭呢? 不過仔細想想,他似乎也沒有彆的選擇。張楊剛上任,如果不戰而退,他這個度遼將軍也就沒威信可言了。 退一步說,就算他現在想趕過去增援,時間也來不及。 按路程和時間分析,扶羅韓、白馬銅應該離成宜不遠了,大概率會搶在他前麵到達。 希望張楊能不負所望,堅持到援軍到來。 —— 劉協隨即命人回複張楊,命其固守待援。十日之內,他必親至。 緊接著,劉協召集呼廚泉、去卑議事,通報了剛剛收到的消息。 聽說白馬銅與鮮卑人扶羅韓混在一起,去卑頓時變了臉色。 白馬銅的實力已經不是他們能應付的了,再加上扶羅韓,這簡直是滅頂之災。 但白馬銅是攻擊羌渠的元凶之一,他們又不能避戰。 美稷是漢家天子剛剛幫著奪回來的,他們如果再放棄,以後就真的沒有立足之地了。 反複商量之後,呼廚泉表示,願意儘起精銳,隨天子出戰。 話說得很慷慨,實際上卻露出一股掩飾不住的窮酸氣。 因為在河東的部屬還在返回美稷的路上,其他各部都裝聾作啞,對呼廚泉這個單於表示了無視,美稷單於庭能調動的兵力也就是當初與劉協同行的千餘騎。 劉協畢竟還有三百甲騎充場麵,呼廚泉連一塊遮羞布也沒有。 漢家天子,匈奴單於,同是天涯淪落人。 —— 意見一致,劉協便命令分散在各地的騎兵集結,準備出征。 因為物資短缺,單於庭沒有足夠的糧秣,兩千精騎也不能聚集在一起,隻能以百騎為單位,分散在方圓百裡的範圍內,說是維護當地的秩序,實際是為了人馬就食方便,尤其是戰馬。 沒有糧食喂養,戰馬需要大量的草料來保持基本的體力,不至於掉膘太嚴重。 他的身邊隻有三百甲騎與百餘虎賁侍郎。 要執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隻能臨時召集。 消息發出後的次日,就有騎士陸續趕到駐地,河穀裡漸漸熱鬨起來。 雖說分開還不到半個月,重新相見還是讓他們非常開心。 身在異鄉,原本不太親近的人都有了一份鄉黨情誼,更何況他們還有並肩作戰的經曆。 劉協也沒閒著,安排人進行技能測試,看看這些家夥有沒有偷懶,或者鑽姑娘們的帳篷鑽得太勤,耽誤了訓練,影響了腰馬力量。 測試的結果有喜有憂。 將士們的技能保持得不錯,但戰馬的狀況堪憂。 春天馬瘦的確不是嘴上說說。沒有精料,戰馬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掉膘,爆發力和耐力不足。 劉協很擔心,張繡卻不以為然。 春天馬瘦又不是漢軍特有的困難,鮮卑人、匈奴人同樣不能避免。相對來說,漢軍的情況反而好些。畢竟越往北,天氣越冷,條件越艱苦,能比得上美稷的牧場屈指可數。 塞外的蠻胡在這個時候入塞劫掠,除了他們可能遭了災,生活難以為繼之外,最大的可能還是輕敵,覺得塞內沒有能威脅到他們的力量,可以隨便劫掠。 落授首,在他們看來純屬意外,並非漢軍實力有多強。 劉協覺得張繡太年輕,太輕狂,沒受到社會的毒打,不太敢相信他。 —— 就在騎兵集結完畢,準備出發的前夜,劉協收到了一個消息。 呂布來了。 劉協多少有些意外。 他是希望呂布能來,但呂布來得這麼快,說明山東的形勢出現了預料之外的變化。 劉協和荀攸一琢磨,便取得了共識。 很可能是袁紹南下了,對兗豫青徐產生了壓力,也就沒有了呂布的立身之地。 他們遠在美稷,消息傳遞不便,即使是用快馬送來也要十天左右。如果不是非常重要的消息,荀彧、鐘繇等人可能收不到,或者收到了也不急著送。隻要不是進攻上黨或者河內,關東怎麼亂,都影響不了朝廷的運作。 但袁紹此刻南下,還是有點不正常。 畢竟公孫瓚還沒死,幽州尚未平定,中原也沒有值得袁紹親自出馬的對手。 在曆史上,曹操也是得到了朝廷的加持之後,實力大增,才導致袁紹不爽。如今朝廷滯留河東,就憑曹操殺邊讓、屠徐州,以有剛剛屠雍丘的惡名,他能活著都是運氣,根本沒有和袁紹叫板的底氣。 荀攸突然想起一件事。“臧洪,東武陽。” 劉協一頭霧水。 他知道有臧洪這麼一個人,卻不記得有這麼一件事。 “呂布襲擊兗州時,袁紹曾派人支持曹操,河北的事就由臧洪負責。臧洪是張超故吏,為人忠義,張超被殺,他必然有所反應。” 經荀攸一提醒,劉協有了點印象。 好像是有這麼回事,臧洪夠忠義,而且很猛,麵對袁軍的猛攻,他堅持了很久。 “張邈、張超已經死了,如果袁紹再殺了臧洪這樣的義士,關東人會怎麼看他?”劉協問道。 荀攸淡淡地說道:“多行不義,必自斃。” 7017k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