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8章 白波諸將,漢道天下,莊不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漢道天下 一向最有心機的李樂跪了,胡才、韓暹也沒多想,下意識地跪倒在地。 就像作戰時跟風一樣。 “平身吧。”劉協甩甩袖子,轉身看了看身後的河穀。“這裡麵藏了幾千人?” 剛剛站起來的李樂臉一紅,轉頭看看胡才、韓暹。 胡才、韓暹也一臉驚訝。 他們都沒想到天子會這麼直接,把他們那點小心思全給揭露了。 “也沒……幾千人。”李樂唾了唾沫,結結巴巴地說道。 劉協回頭看著李樂,嘴角輕撇。“那你們現在總共還有幾萬人?” “七八萬人吧。”李樂含糊地說道。 “七八萬人。”劉協重複了一遍,轉頭對裴茂說道:“這麼說,河東損失的戶口有近一半在這裡了,是吧?” 裴茂很不以為然,卻不好當著天子的麵戳破李樂。 “如果真有七八萬人,大約如此。” 李樂聽出了裴茂的不屑,忍不住反唇相譏。“前幾年人還要多一些,有十多萬。” 劉協隨即問道:“這幾年少了兩三萬人?是戰死的,還是餓死的,又或者是歸田了?” 李樂語氣稍緩。“都有。郭大帥戰死後,楊奉率部出走,少了一萬多人。去年大旱,又饒死了一些人。歸田的也有,不過不多,而且就算歸田,也不過是依附大戶,做了佃奴,未必就比山裡好。所以最近半年,又有人陸續回來了。” 劉協想想,覺得李樂說得大致靠譜,數字也能對得上。 “白波軍最多時,有多少人?” 李樂的眼神黯淡了,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中平元年,隨大賢……起事時,人數最多,總共有二十四五萬人。後來……後來有的戰死,有的失望,漸漸減到十萬人左右。” 劉協心頭一緊。 二十四五萬人,幾乎占到河東戶口的一半。 由二十四萬減到十萬左右,就算裡麵有一部分是脫離了隊伍,隻怕戰死的、餓死的也不在少數。 白波穀的麵積就這麼大,耕地就這麼多,能養活的人是有限的。 楊奉當初出走,除了內部爭權,也有糧食無法自給的原因。 當初在楊奉營中時,他就聽將士們零星提過一些,隻是當時沒心思考慮這些。現在回頭想一想,才覺得後背發涼。 “山中艱苦,還是出山定居吧。”劉協轉換了話題。“軍屯的消息知道了吧?要不要朕再解釋一遍?” “聽說……”胡才嘴快,剛說了一半,被李樂瞪了一眼,又憋了回去。 李樂躬身道:“若陛下能為臣等解說一二,臣等感激不儘。” 胡才等人聽了,連連點頭附和。 官府的文書,他們又看不太懂,隻是聽楊奉轉述。如果天子能親口解釋一遍,那是再好不過了。彆的不說,天子親口說的,總不能抵賴吧。 劉協早就猜到這些人對太守府沒什麼信任可言——就王邑那種一心為大族作想的態度,太守府怎麼可能得到白波軍將士的信任。 至於荀彧,誰知道他是誰。 劉協命人取來幾個馬紮,與李樂等人圍圍而坐。 荀攸、裴茂陪在一旁,王越、史阿站在身後,手按著刀環,不敢有絲毫大意。 白波諸將也有點緊張,不敢離劉協太近,以免引起誤會。 “軍屯初步定為四萬戶。”劉協不緊不慢地開了口。“因為需要至少一人從軍,所以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軍屯戶。軍屯戶計口授田,丁男、丁女各十畝,使男、使女各七畝,未使男女各五畝……” 劉協一一解說,不時停下來問他們有什麼疑問。 河東的事務大多成了夾生飯,軍屯是他最後一個大的設想,也是將來穩定河東的關鍵,必須做紮實,以免將來出現原則性的偏差。 實施軍屯的目的,就是穩定的兵源。 這是將來能否守住京畿及並州的關鍵,也是重建財政的基礎。 河東的經曆教育了他,在官員基本都是大族的前提下,要想對大族動手絕非易事。一不小心,他就可能成為孤家寡人,詔書不出禦帳,甚至寫不出來。 要想擁有話語權,就要牢牢的掌握兵權。 兵權的基礎是戶口。 他要儘可能將更多的戶口拉攏過來,成為自己堅實的基礎。 一個五口之家,大約可以擁有三四十畝土地,在滿足自身的衣食支出之外,還可以提供一個壯丁征戰一年的口糧。 隻要軍屯能夠順利實行,一年後,他就擁有四萬兵,以及供這四萬人征戰一年的糧食。哪怕是麵對最惡劣的情況,他依然有守住河東的底氣。 “陛下,軍屯不收口錢嗎?”胡才身後一個看起來很年輕的士卒問道。 “有人當兵,就不收口錢。”劉協解釋道:“你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朕著重解釋一下。” 那少年士卒得到天子的誇獎,有點不好意思,一旁的人也笑了起來。 “比如說,五口之家,有壯丁一人。如果有戰事,這個壯丁是要出征的。如果沒有戰事,但是有徭役,這個壯丁也是要出役的。簡而言之,壯丁要隨時待命。哪怕是既沒有戰事,也沒有徭役,甚至不是在戰時,也要參加軍事訓練。” “那這個壯丁戰死了或者受傷了,不能再戰,怎麼辦?”又有人問道。 “壯丁戰死,他的家人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選擇退出軍屯,轉為普通編戶。這通常要搬家,軍屯的土地是固定的,不與普通編戶混居。一是保留軍屯,隻要五年之內,他有子弟能夠從征即可。在他的子弟成年之前,可以不用出戰,隻要提供徭役即可。” 裴茂咳嗽了一聲:“陛下仁厚,有詔規定,未成年的男女不做重活,有專門的徭役內容。比如到軍械坊裡做工,或者協助官府伐竹木製簡。總而言之,都是力所能及的事,不會傷了身體。” “還有這樣的事?”將士們驚喜的交頭接耳。 劉協很滿意,裴茂的態度積極而有分寸,這是他需要的捧哏。 不讓未成年人參加重體力勞動的確是他的要求,卻不是出於仁厚,而是為了保證兵源的質量。 這四萬兵是他的步卒基礎,當然不能充斥濫竽充數。 提供足夠的營養,再加上充分的訓練。幾年後,他就可以擁有一支真正的精銳。 那些老兵油子是沒什麼希望了。強大,要從年輕人抓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