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7章 先斬後奏,漢道天下,莊不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漢道天下 送走了郭圖,衛固長出一口氣。 事因郭圖而起,如今也隨著郭圖的離開而終。 雖然郭圖說得大義凜然,但他能感覺到郭圖的緊張和不安。僵持下去,未必能有更好的結果,不如就此罷休。 衛固來到楊彪的小院,跪地請罪,將一切責任都推到了郭圖身上,表示願降。 楊彪打量了衛固一會兒,歎了一口氣,起身更衣。 衛固隨即安排投降的事宜,在日出之前,打開了莊園大門,陪著楊彪,來到士孫瑞的大營前。 晨風清冷,衛固的心裡也有點後悔。 折騰了一回,什麼好處也沒撈著,白白損失了一半家產,還要受辱。 早知如此,他絕不會聽郭圖的蠱惑。 士孫瑞接到報告,親自出營,來迎楊彪。楊彪盯著士孫瑞看了好一會兒,一聲歎息。 “君榮,你太讓我失望了。” 士孫瑞苦笑。“慚愧,慚愧。” 楊彪又歎了一口氣,邁步入營。 士孫瑞命人引楊彪入營休息,然後將衛固收押,接管衛氏莊園,清點存糧、財產。 —— “陛下,太尉楊彪求見。” “誰?”正伏案審閱文書的劉協抬起頭,神情愕然。 “太尉……楊彪。”虎賁侍郎又說了一遍,看向劉協的眼神有些不解。隨駕這麼久,他還是第一次看一劉協露出這樣的神情。 劉協愣了片刻,這才回過神來,放下了手中的筆,搓了搓凍得發僵的手。 楊彪來了?這裡麵有文章啊。 楊彪原本被衛固拘禁在衛氏莊園時,他能夠出現在這裡,要麼是士孫瑞已經占領了衛氏莊園,要麼是衛固主動放了他。 不管怎麼說,士孫瑞都應該提前送個消息來,楊彪直接出現在營外的情況根本不應該出現。 除非是刻意為之。 劉協想了想,讓虎賁侍郎先去傳蔡琰。 蔡琰最近很忙,劉協不接見大臣的時候,她就在旁邊的小帳裡整理文書。 蔡琰很快來了,神情不安。 她也意識到了楊彪突然出現意味著什麼。 劉協這時才讓虎賁侍郎去傳楊彪。 從營門到大帳,有兩百餘步,楊彪到達之前,劉協還有足夠的時間和蔡琰交換意見。 蔡琰也猜不出發生了什麼事,她隻能提醒劉協要冷靜。 不管怎麼說,楊彪脫險終究是好事。不管發生了什麼事,作為天子,都要有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城府,更要對老臣表現出應有的禮敬。 劉協點了點頭,調整好表情,站起身,走出大帳。 楊彪快步走來,見天子站在帳外迎接,心中既溫暖又愧疚。他加快腳步,來到天子麵前,立定,雙臂張開,大袖飄飄如翼,躬身下拜。 “臨晉侯,太尉臣彪,見過陛下。” 劉協上前一步,扶住了的楊彪的手臂。 “太尉辛苦了。” 楊彪苦笑。“臣慚愧,為小人所困,累及陛下親征,以身犯險。” 劉協笑道:“你我君臣數年,一起經曆的危險無數,這點辛苦何足掛齒。你看,朕在這裡行獵,哪有危險可言。” “陛下……”楊彪欲言又止。 劉協抬起手,輕輕擺了擺。“太尉,外麵風大,進帳說話。” 楊彪暗自歎了一口氣。 他脫困之後,稍作休息,便匆匆趕到天子大營,就是想親自向天子解釋這件事,攬過責任,為士孫瑞開脫。 可是看到天子這麼熱情,他又覺得難以啟齒。 兩人進了帳,劉協吩咐賜座,又問楊彪有沒有用餐,語氣親切溫和,看不出一點異樣。 但楊彪卻越發不安。 天子雖年幼,卻是個有城府的人。 當初侍禦史侯汶借賑災之便,貪汙糧食,天子也是這般不動聲色,在禦座前量米作糜,使侯汶無從遁形,有司想為他掩飾都沒機會。 這次士孫瑞先斬後奏,違背天子既定章程,接受衛固投降,責任可比侯汶貪汙嚴重多了。 他突然出現在這裡,天子不可能什麼感覺也沒有。 天子越是不動聲色,越是說明他做好了心理準備。 楊彪悄悄地看了一眼負責記錄的蔡琰。 蔡琰握著筆,低著頭,根本不看楊彪。 天子笑得很溫和,帳中的氣氛卻有些冷。 楊彪遲疑片刻持後,離席再拜。“陛下,臣有罪。” 劉協也收起了笑容,靜靜地看著楊彪。 “太尉何罪之有?” “臣行事不謹,為衛固、範先所困,辜負了陛下信任,又耽誤了衛尉士孫瑞平叛。衛尉為保全臣性命,接受了衛固的請降。” 劉協的眼角抽搐了一下,垂下了眼皮。 衛固請降不意外。 士孫瑞接受了衛固的請降,卻一直沒有彙報,這才是意外。 兩營相隔四十餘裡,騎士往來也就是半天時間。 士孫瑞不是不能事先彙報,而是有意不彙報,先斬後奏。 楊彪明知士孫瑞先斬後奏,卻親自趕來,主動承擔責任,為士孫瑞開脫。 這些老臣是將朕當小兒看待啊,聯起手來糊弄朕。 劉協很生氣,甚至有一種命人將楊彪推出去砍了的衝動。 但他忍住了。 除了蔡琰的提醒,他心裡也有一個聲音在提醒他。 殺了楊彪,並不能解決問題。 甚至殺了士孫瑞也沒用。 士孫瑞為了救楊彪,違背詔書,接受衛固的請降,給了衛固一個活命的機會,有錯嗎? 沒有。 恰恰相反,這正是他有擔當的表現,至少在很多大臣看來如此。 李膺殺張讓之弟,張儉殺侯覽家人,比這嚴重多了,卻沒有人指責他們,反而有很多人覺得他們做得對,天下傳誦。 士孫瑞不僅救了楊彪,還救了數百衛氏族人,這是大功德,何錯之有? 楊彪主動承擔責任,為士孫瑞開脫,有錯嗎? 也沒錯。 太尉掌兵、司徒治民,是外朝大臣一直以來的奮鬥目標。如今機會就在眼前,自然不能錯過。楊彪為了保護士孫瑞,不惜犧牲自己,正是識大體,有氣節的表現。 至於詔書,至於天子的麵子,與此相比,都不重要。 相反,天子應該嘉獎他們才對,要不然就是昏君,就是沒風度,不僅得不到大臣們的支持,還會引發群體反對,說不定還有人搬出桓靈二帝做反麵例子,教訓他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