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4章 燈下黑,漢道天下,莊不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劉協站在山坡上,看著不緊不慢列陣的西涼軍,心中不安。 日上三竿才出營列陣,又這麼漫不經心,你們是來作戰還是打卡? 不會是老賈算走了眼吧,畢竟不久前就翻過車。 劉協想來想去,覺得還是要靠自己,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賈詡身上。 “如果李應、李利以進攻為名,行拖延之實,奈何?” 楊修、丁衝都有些頭疼,欲言又止。 楊奉摩拳擦掌,主動請戰。“陛下,不如由臣出戰,挑釁一下他們?李應老成,李利卻年輕好勝,也許會被激怒呢。” 劉協猶豫了一瞬,就否決了楊奉的提議。 楊奉說得沒錯,李應老成,在準備進攻的前陣兩翼部署了足夠數量的騎兵。再想複製郭武陣斬李維的橋段不太現實,反倒有可能陷入李應的伏擊圈。 就算楊奉驍勇,也要看對方給不給機會。如果對方將領足夠謹慎,不與他們正麵相遇,對方的兵力優勢足以纏住楊奉,為步卒創造包圍的機會。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劉協嚴肅地說道:“將軍若有閃失,彆說斬了李應,就算斬了李傕,也不值得。不可!” 楊奉心裡美滋滋的,那一絲絲擔心也煙消雲散。 “命令將士守好陣地,不得輕舉妄動。” “唯。”楊奉大聲應了,按著腰間長刀,昂首挺胸,大步去了。 “陛下,士氣可用,興義將軍之計或可一試。”丁衝輕聲提醒道。“斷糧在即,實在拖不起啊。” “再等等,再等等。”劉協糾結無比,強按心中焦躁。 他也希望楊奉能夠主動出擊,但是一來沒把握,二來他覺得楊奉可能是試探,未必真想主動出擊。如果他輕率的答應了,反倒可能讓楊奉生疑。 昨晚軍議的時候,楊奉就不是很積極。 除了等一等,他沒有更好的選擇。 郭武主動請纓。“陛下,臣願單騎挑戰,探一探虛實。” 劉協想了想,還是搖頭否決了。 李利不是李式,未必會被郭武激怒,派人應戰。 萬一他不講武德,亂箭齊發,郭武就死定了。 “郭武,你抓緊時間磨合,等待戰機。如果李應一直不攻,我們可能要擊破張繡,打通糧道。” 郭武點點頭,也轉身去了。 楊修咂了咂嘴,歎了一口氣。 郭武雖勇,卻未必是張繡的對手,而且雙方兵力差距太大了。 真要逼到那一步,這一戰凶多吉少。 —— 一直到正午,李利才發動了第一次進攻。 雙方射了一陣箭,李利就下令撤退了。 一心求戰的楊奉氣得大叫,命令弓弩手不要再輕易射擊,浪費箭矢。 等西涼軍到陣前,用刀砍死他們。 但西涼軍並沒有給楊奉這樣的機會。哪怕白波軍不用箭陣阻擊,他們也不肯輕易接觸,離得最近的時候還在五十步開外。 一看就知道沒有進攻的誠意。 楊奉幾次請戰,情真意切,劉協也有些意動,但他還是按捺住了,決定等一等再說。 他想來想去,還是覺得賈詡的分析有一定道理。 李傕的形勢也許更緊張。 雖然都是群狼環伺,他畢竟還有陣地可守,李傕卻是在平坦之地,一旦被人圍攻,就是滅頂之災。 眼前這個局麵,未必就是李傕本人的心思。 軍中還有兩三天的存糧,他可以再堅持兩天。 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輕易放棄。 —— 夕陽西斜,李利鳴金收兵。 西涼軍緩緩退去,喧囂的山坡下恢複了平靜。 塬上下的大營中一片歡呼,陛下不僅又守住了陣地一天,而且嚇得惡狼一般的西涼軍不敢進攻,不愧是上蒼保佑的英主。 大漢中興有望。 皇後伏壽派人送來了問候,還特地告訴劉協,蔡琰編了一首歌謠,教小兒們傳唱。眼下人心思漢,士氣正旺,都在等著陛下徹底擊敗李傕的捷報。 聽著隱約可聞的歌聲,劉協壓力很大,心情莫名的焦灼。 但他還得耐著性子,與楊奉及諸將商議,如果明天李利還不進攻,又該怎麼辦。 方案有兩個:一是繼續等;二是設法伏擊張繡,打通糧道,請段煨再送一批糧過來,哪怕隻能支撐天也行。 不論哪個方案,都不是理想的方案,都是無奈的選擇。 劉協明明自己急得上火,嘴角都開裂了,卻不得不一本正經的指示諸將要有耐心。 “你們聽聽塬上的歌聲,諸君的妻兒都在等待你們勝利的消息。”劉協將伏壽抄送來的歌詞遞給楊奉,讓諸將傳看。“人心、士氣,優勢在我。” 大部分將領不明就裡,一個個喜笑顏開。 隻有楊奉等寥寥數人知道內情,強顏歡笑。 —— 軍議後,諸將散去。 劉協回到後帳,改變了坐姿,盤腿而坐,閉上了眼睛。 他的心很亂,無法入睡,不得不坐一會兒,讓自己定定神。 地圖就在麵前的案上,但他卻不用看。 經過這幾天的反複討論,附近的地形以及雙方兵力的部署已經刻在了他的腦子裡。 他調整呼吸,想讓自己靜下來,各種畫麵卻像走馬燈一般,在腦子裡不斷閃現。 如果明天李應、李利還是不進攻,怎麼辦? 伏擊張繡,能成功嗎? 雙方的騎兵數量是接近三比一,張繡勇而有謀,為人謹慎,如果不能一擊得手,怎麼辦? 段煨會不會翻臉,與張濟合兵一處? 楊定會不會向李傕投降? 郭汜會不會進攻右翼? 想來想去,沒有一個方案是保險的,後果卻不堪設想。 劉協忽然睜開了眼睛,深吸了一口氣。 他總覺得自己漏掉了什麼,怎麼也想不出來。 他起身走到案前,撥亮了燈,對著地圖細看,查找可能疏漏的那一點。 油燈照亮了地圖,李應、郭汜的大營一一在列,被朱砂筆圈著。 劉協來回看了兩遍,卻沒找到李傕的大營,不免有些奇怪,懷疑自己是不是出現了幻覺。 地圖上怎麼可能沒有李傕的大營? 他定睛一看,原來李傕的大營就在眼前,隻是在燈下的陰影裡,反而看不見。 李傕的大營沒有用朱砂圈住。 李傕有兩萬步騎,主動攻擊李傕無異於自尋短路,即使再大膽的人,也不會提這樣的提議。 他心中一動,不期然的想起了賈詡那句話。 賈詡說,郭汜還在觀望,沒有奮力一擊的勇氣。 這句話其實還有另外一種理解,隻是他之前一直沒有領悟到。 郭汜想攻擊李傕,隻是他沒有取勝的把握。 因為郭汜隻有一萬人,而李傕有兩萬多。 刹那間,劉協明白了。 李傕率領兩萬主力,一直駐紮在郭汜與楊定之間,按兵不動。 他在等什麼? 或者說,他在害怕什麼? 一個大膽的計劃,在劉協的腦海中漸漸成形。 “來人,請楊修、丁衝及興義將軍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