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霸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零一章 耗子給貓當伴娘,這個世界太瘋狂,從李元芳開始,興霸天,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救……娘娘救我……”

周國公府內宅,武延基吊在繩索上,痛苦地叫喚著。

武承嗣的妻子在邊上觀察了好一會兒,才讓仆人將他放下,看著這孩子皮開肉綻的淒慘模樣,歎氣道:“自古真話傷人心,你把你阿耶的心都給傷透了。”

武延基在兩個仆從的攙扶下, 哆哆嗦嗦地站了好一會兒,雙腿才停止顫抖,卻是沒心沒肺地道:“我挨阿耶一頓打,讓他死了心也好,都已經是世襲的一品國公了,還折騰那些做什麼?太後看不上我們,偏要往上湊……”

武承嗣的妻子連連搖頭:“你年紀輕輕, 豈能如此憊懶?”

武延基嗤笑一聲, 也不爭辯,看到不遠處一個腦袋探了出來,不禁喚道:“二叔!”

武三思小心翼翼地走了過來:“內衛是不是來人了?大兄他不會有事吧?”

雖然是疑問句,但武三思的臉上寫滿了肯定,武延基剛才迷糊,聞言也不禁驚呼道:“父親不會被削去爵位吧?”

他的母親聽不了這麼孝順的話,搖著頭離去,武延基則拉住武三思:“二叔,我父若是去了,你可就是家中的頂梁柱了,你一定要去前堂看看啊!”

武三思勃然變色,掙開他的手掌:“你將來承襲周國公之位的,理應由你出麵, 與內衛周旋!”

“你是長輩啊!”

“你是嗣子啊!”

正當兩人沉浸在孔融讓梨的謙遜中時, 武攸寧的弟弟武攸暨(jì)出現, 以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道:“我剛剛見到大兄跟在李元芳後麵, 好像要和內衛一起去查案!”

武三思和武延基齊聲道:“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嘴上這麼說著, 但一位位武氏子弟, 還是來到前院,從角落裡偷偷探出腦袋,發現武承嗣還真的是心甘情願跟在李元芳離開的。

耗子給貓當伴娘,這個世界太瘋狂!

武承嗣注意到了視線,嘴角揚起一抹弧度,他也是苦讀過書的,之前先生教過他一句話,叫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現在正好用在自己和這群不成器的武氏子身上!

郭元振偷偷觀察著他,笑容古怪,李彥則根本不在意。

在他眼中,武氏也罷,周國公也好,都是提供線索的角色。

既然有這位當年的間接參與者,自然要從其身上順藤摸瓜,不斷挖掘真相。

“我們去尚藥局。”

三人策馬往皇城而去。

入了皇城後,直達尚藥局。

不多時,曾在不老夢一案中有過合作的陳禦醫迎了出來:“李閣領……周國公?”

這是什麼古怪的組合?

所幸李彥所描述的疑點,讓他很快轉移了注意力,想了想道:“在嶺南行醫, 還能緩解周國公之父的病症,使用的若不是虎狼之藥,那醫術確實精湛,隻是我並未聽說有這麼一位醫士。”

武承嗣瞪眼道:“口氣不小啊,全天下那麼多州縣,你難道都能知道地方名醫?”

陳禦醫並不怕他,淡然解釋:“天底下的醫士是有數的,都要在醫道上有所建樹,而一旦在州縣聞名,都會由刺史舉薦,來兩京交流醫術心得,我在太醫院也有二十多年了,並無聽到哪位醫士常年在嶺南行醫問診。”

李彥點頭:“如此說來,正規醫士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九五之尊與平民百姓最公平的地方,就是都要生老病死,很多百姓得的病,皇帝也無法免俗,如李世民那樣的猛人,還可能是因為腹瀉不止而病逝呢,自然就恨不得天下醫術高超的人都能雲集太醫院。

皇權確實能吸引許多醫士,即便如孫思邈,此前還一直居於長安,其嫡傳弟子劉神威,也一直供職於尚藥局,和陳禦醫都是從六品上的侍禦醫,醫術高超,得聖人尊敬。

當然孫思邈專心編撰醫術,造福後世,是極難請動的,正常情況下隻要在地方出名,縣衙都會關注,縣長乃至刺史會報給中央,陳禦醫確實會了解。

武承嗣卻不服氣:“或許是不重名聲,隱居於深山裡,偶然出來行醫的人啊!”

陳禦醫有些無奈:“行醫必須積累大量經驗,一直隱居於深山是出不了名醫的,閉門造車者更無法稱之為醫士。”

李彥眉頭微微一動,想到了前代“佐命”身懷高超醫術,詢問道:“據陳禦醫了解,各大家族裡,可有代代學醫的?”

陳禦醫搖頭苦笑:“醫者地位不高,我等雖有濟世懸壺之想,但最終還是謀求一官半職,天下有高門士族,有武將世家,卻沒有醫道傳家啊……”

穀笀

這話就很現實,古代醫生的社會地位並不高,就連神醫華佗都恥於醫者身份,常想入仕為官,他後來被曹操所殺,也有這方麵的原因,讓猜忌心極重的曹操誤以為華佗進行了政治站隊。

唐初是沒有醫道世家記載的,倒是後來明朝的時候,女醫談允賢的曾祖父、祖父都以醫聞名,到了談允賢父輩從政,於是談家不再行醫,所幸家學淵源還是深刻影響了談允賢,成就了那位著名的女醫,可惜被後世電視劇毀了,人家一生行醫,著書立作,貢獻極大,到了某些人眼裡好似一定要與皇帝談戀愛才算厲害……

“既然沒有醫學世家,那‘佐命’高超的醫術又是跟誰學的呢?”

“師父還是家人?”

啞叔並沒有展現出醫術方麵的能力,李彥微微眯了眯眼睛,對於“佐命”到底出身哪個家族更多了幾分好奇,然後收斂心神,拱手道:“多謝陳禦醫了。”

陳禦醫還禮,目光又一動:“李閣領,我需要補充一點,我所知的僅僅是我大唐的醫士,若是異國之人,我就不知了。”

“咦?”

他話音落下,武承嗣突然輕咦一聲,歪著頭思考起來。

郭元振目光一亮:“那醫士是不是有異國的相貌特征?”

武承嗣緩緩點頭,又緩緩搖頭:“好像是有那麼點印象,當時母親先是不願意那醫士給父親看病,就因為顧慮什麼,但具體是不是因為異族長相,我實在記不得了……”

郭元振歎了口氣,覺得心累,李彥送陳禦醫離開後,則開始引導:“你不要想著具體相貌,那個時隔多年,確實不好回憶,現在腦袋放空,隻想著口音,你對那個遊方醫士的口音,有沒有絲毫印象?”

武承嗣腦袋本來就挺空,很快變得更空,想了好久,眉頭微動:“伱這麼說,我確實想起一些,那人講話的聲音,聽起來還真的不像是我大唐人,挺古怪的。”

李彥道:“各族語言不同,學起大唐官話來,也難免帶有原來的語言口音,這個線索很關鍵……走吧,我們去禮部!”

說罷他大踏步地往外走,郭元振和武承嗣跟上,三人出了尚藥局,立刻往尚書省而去。

六部屬尚書省,除禮部南院和吏部選院在外麵,其他都在尚書省內部,此時已經是午後,六部大部分官員都已經下班了,少部分留守。

“李閣領!……周國公?”

看到李彥走入,官吏們精神一振,趕忙上前行禮,看到武承嗣跟在後麵,臉色卻微變,想要避開卻又來不及了,憋得很是難受。

武承嗣麵色沉下,他自覺並沒有做什麼惡事,最多也就之前多看了命婦幾眼,如今卻成了這般聲名狼藉之輩,心頭大是委屈,更生上進之心。

正偷偷握拳呢,就聽前麵傳來爽朗的笑聲:“什麼風把李閣領帶到我們禮部來啦!咦……周國公?”

卻是苗神客迎了過來。

他如今正是禮部郎中,分管貢舉五科,自從科舉糊名後,威望直線上升,自然更加感激李彥的栽培。

李彥此來也確實找他,因為知道這些出身寒門的北門學士每天都加班,大致解釋了情況後:“我希望找幾位精通各族語言的禮部官員。”

苗神客笑道:“這好辦,下官馬上安排。”

真的是馬上安排,短短兩刻鐘時間,三名禮部官員就來到麵前,恭敬地行禮。

苗神客道:“他們精通突厥、吐穀渾、吐蕃、高昌等地的語言,平日裡接待各國的使臣,都是由他們出麵溝通。”

這個年代可沒有專業的教材,能精通異國語言的都很不容易,如果精通多國,那就是語言天才了,李彥滿意地道:“你們現在模仿異族說大唐官話的強調,跟周國公一一對話,能辦到嗎?”

禮部官員立刻點頭,顯然十分輕鬆,隻是看著武承嗣,隱隱有些抗拒,一副生怕跟其產生關係的模樣,定了定神後才開始講述。

第一個是模仿突厥人說大唐官話,李彥在涼州就常常聽到這種蹩腳的說話方式,微微一笑,有些懷念,但武承嗣十分茫然。

第二個是模仿吐蕃人說大唐官話,武承嗣依舊沒有反應。

然後是吐穀渾、高昌、於闐、疏勒……

有些西域小國,連李彥都沒聽過,顯然並沒有記載於史冊中,但語言上也有特色,這些禮部官員居然也能模仿得七七八八。

可武承嗣還是搖頭。

其中一位禮部官員見了,突然開始改變地域方向,換了一種語言習慣,這回武承嗣臉色則微微起了變化。

眼見有效,他一連換了兩種,到了第三種時,武承嗣塵封的記憶突然被喚起,尖叫起來:“就像這樣,那個遊方醫士就是這樣說話的!”

李彥目光一凝:“這是哪國人說我大唐官話時的吐字習慣?”

禮部官員心情大好,強忍激動,回答道:“稟李閣領,這是新羅的言語習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