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皇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八章 訂單,毒清,沒落皇朝,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批批的雲煙被送出西山,楊猛也在謀劃著自己需要的東西,這批貨全部換成銀子也得二三百萬兩,自己上次已經在廣州刮了不少了,老是這麼摟銀子可不是什麼好辦法。

洋鬼子為什麼拿著槍杆子做買賣?還不是因為貿易逆差?五萬斤隻是極小的一部分貨,等水路打通了,成百上千萬斤的雲煙,會順流而下直到廣州,以後就是長江水域的諸口岸。

銀子不能這麼賺,萬一讓列強各國再次對大清下手,加上雲煙巨利的,雲南楊家很可能會成為眾矢之的,列強加上大清,以楊家現在的實力不可能鎖的住雲南。

現在雲南一省之地,隻有宜良是楊家的鐵杆,雲南府還湊活,其他的地方就不是楊家的勢力範圍了。

自己雖說做了一些謀劃,可要想有成效,不是短時間的事,為了爭取時間,這買賣必須得慢慢的做。

現在大清閉關鎖國,自己和洋鬼子合作一把,也不是沒有可能。楊家與洋鬼子的利益結合點,就在生意上,洋鬼子是想得到大清巨大的市場,銷售他們的貨物謀取利潤,而楊家則是要借助生意,不斷的發展雲南、侵占雲南,兩者之間沒有利益衝突。

火柴、布匹、棉紗,這些日用商品自己可以進口,這些東西價廉物美,對打開川藏甘陝的商路也有大作用。

現在大清五口通商,大清商人不會看不到這裡麵蘊含的巨大利潤,如何擠兌這些商家,讓自己的貨物獨樹一幟,擠占川藏甘陝青海兩廣雲貴的地盤,裡麵也是有講究的。

專銷權,就是楊猛的手段,依靠雲煙楊家將成為大清的第一巨商,小洋商收銀子,大洋商以貨易貨。有自己武裝的英吉利東印度公司,就成了最好的合作對象。

讓楊家代理東印度公司的所有商品,包括鴉片在內,再慢慢的發展軍火、科技買賣。米利堅則是初期軍火的供應商,他們在這方麵的警惕性和戒備心不高,自己應該能搞到一些合手的武器。

至於其他的列強,則是以技術和各種機械為主,這樣一來利益均沾的目的就達到了,有了巨大的利益,想來列強各國會維護楊家的利益。

楊猛的心裡有了一個大致的目標,但如何抉擇,還要看看列強各國在大清的實力強弱,實力強的以貨易貨,實力弱的搜刮金銀。

而這些信息恰恰是楊猛不太了解的,但他有個洋鬼子智囊團,七八天的時間,想來魏五那邊應該有些收獲吧!不然自己隻能按照直覺行事了。

原材料自己已經備好了一些,接下來的活計,自己也不需要總在一旁守著了,把活計分派下去,讓西山的刀手,好好監視,自己應該能騰出兩三天的時間,回趟宜良。

但有些事情還要做在前麵,周大牲口那裡得來的鴉片雖說不少,但要長年累月的製造雲煙,五千擔左右的存貨,就顯得有些單薄了。

而且這製作雲煙太捆人了,自己也應該找幾個人做幫手,至於人選就從防疫營的那些光棍裡出,找些不好管束的,正好做自己的替身。

回宜良之前,楊猛找來了大哥以前的手下楊福良,這位熱衷於打家劫舍,也是楊家的老人,忠心上沒問題,正好讓他帶上一批刀手,去雲南周邊禁毒,這活兒做好了也是功德一件。

“福良,三爺有個買賣,想讓你去做,但是……”

望著跪在竹樓裡的楊福良,楊家三爺試著玩起了激將法。

“三爺!福良可是老爺子選出來的,五六年了,一直跟著大爺做事,楊家對福良的恩惠太多,就是要福良去死,咱沒二話!”

一聽三爺猶豫了,楊福良可是著急了,楊家老爺子是個善人,老大是個商人,隻有三爺最對自己的胃口,可自從跟了三爺,除了做過黃家一場買賣,自己就閒了下來,這骨頭都要生蛆了,再不做些事情,自己怕是要廢了。

“出去劫鴉片商隊,這個你能做好嗎?”

“嗨!我道是什麼買賣讓三爺如此為難?這事兒福良應下了,保準給三爺做的妥妥帖帖,讓三爺瞧瞧福良的本事。”

“好!切不可漏了楊家的跟腳,這事兒我就交予你了,怎麼做你自己拿主意,做得好三爺以後多用你幾次……”

“做不好福良絕不活著回來!”

“好!三爺就信你一次,跟著我去宜良,人手你自己挑,記住!都是生死弟兄,怎麼帶出去怎麼帶回來,即使有兄弟丟了命,也不能讓他曝屍荒野,咱們楊家不是狼窩,做事要仁義!”

楊福良這人,楊猛試過許多次,雖說不走正路子,但對楊家沒的說,像條看家犬一般。搜殺黃家,折了七個刀手,他們不是死在外人手裡,全是死在楊福良的手裡,這些人錯在不該夾帶,而楊福良錯在瞞報這事兒,楊猛也就睜一眼閉一眼,略了過去。

回了宜良莊園,讓楊福良選了人手,配上短槍、洋刀,這位咧著大嘴帶著百十位刀手,悄悄的上路了。

楊猛本想帶著蓮兒那丫頭,去明湖書院玩一下的,可這丫頭最近癡迷上了玩刀,整天呆在後院的馬場嬉鬨,看她玩的起勁,楊猛也就不做那惡人了。

來到明湖書院,魏五這老奸賊做的不錯,讓秦子祺和孫伯青坐鎮書院,他則是帶著幾個通譯,去了明湖譯書館。

秦子祺這,最近戀.奸.情.熱,一身戾氣也散去了大半,看他的精氣神,已然可用了。而孫伯青則是把腦門皺成了麻袋片子,做學問真不是人乾的事兒,找三爺訴苦,卻被踹了回來。

在書院走了一圈,聽了幾堂課,楊猛算是認可了魏五的作為,事情與自己謀劃的差不了太多,這魏五用心了。

到了山裡的明湖譯書館,打眼就是一群坐在露天地裡的書生,他們正在跟著傳教士學英文呢!而魏五這老奸賊,也一本正經的坐在人堆裡,拿著炭筆跟著一起學呢!

操著生硬中文講課的傳教士,見楊猛來了,竟然學著大清的禮儀,給楊猛打了個揖,口呼‘領主大人’。

“哈哈!不錯!以後就這麼來,三爺願意看這個!魏先生,隨我走一趟。”

讚了那傳教士一句,楊猛就帶走了魏五。

“老魏,可物色到了合適的人手?”

“嗯!一個比利時傳教士性情不錯,敦厚而博學,願意做三爺的師傅。至於您吩咐的那些東西,我也列了一個清單,這位比利時師傅,也劃去了一些不實用的,待會兒我給三爺念念,您再做個選擇。

隻是他有一個要求,想接家人到雲南來,這個我沒敢輕易答應。西洋距大清路途遙遠,漂洋過海的也不是咱們的地盤,我怕三爺作難。”

“這有什麼難的?讓他寫好了地址,管他多少人,三爺也得辦好這事兒,這比利時傳教士,叫什麼名字,我來和他說。”

魏五的話,讓楊猛大喜過望,這可是大好事兒啊!如此有家庭觀念的洋人,巴巴的把小辮子遞到自己手裡,不答應的那是蠢蛋。

“我給他起了名字,叫做葛仕揚,與他那洋名歌力思也有共通之處。”

“鬼侍楊,老魏你這不是罵人嗎?以後他要是通曉了漢話,還不得和你急嗎?不行,給他重起個名字!”

魏五這個老殺才,給人起個名字也不忘損人,讀書人的陰毒,這貨倒是耍的爐火純青。

“我給他解釋過了,他對此還很滿意呢!說是要感化蠻荒,真是不知所謂!損他一下也應該。五千年煌煌華夏,在這洋鬼的眼裡竟是蠻荒,是可忍而孰不可忍!”

魏五也是讓那葛仕揚給氣著了,不然也不會用名字來損這位一心投靠的比利時傳教士。

“你這老奸賊心是黑的,就這麼著吧!劉一貼不是在書院有些弟子嗎?讓他們給這葛仕揚染黑胡子頭發,我要帶著他去昆明。”

在魏五的安排下,楊猛見到了葛仕揚,這位不是彆人,正是剛剛給自己見禮的那個傳教士。

帶著魏五列的單子,還有染了頭發胡須的葛仕揚回到了昆明,回來之後,楊猛彆的事情沒乾,就忙活著為葛仕揚安排住所了。

“三姨,多謝了,不要麻煩了,咱們開始上課吧!”

聽著三爺被喊成了三姨,楊猛急出了一腦門黑線,這舌頭可咋整啊!

“算了!葛師傅你還是喊我領主大人吧!咱們不忙著上課,說說你的來曆吧!咱們也互相了解一下。”

糾正了幾十遍,一點成效也沒有,這位對於三姨的發音,卻越來越好了,楊猛隻能無奈的選擇了退避。

“遵命!領主大人!”

在這位葛仕揚葛大舌頭和通譯的配合之下,楊猛算是清楚了老葛的身世,這位比利時傳教士不簡單,二十多歲就加入了布魯塞爾革命,為比利時的獨立奮鬥了十年,四十五歲被派到了大清傳教。

一個傳教士做了革命黨,顯然不是神願意看到的,這位老葛同誌,在本國教會受到了排擠,來東方傳教,就是排擠他的手段之一。

而且這老葛一家子,在本國過得並不好,他們家族為國家獨立,出了一把死力,一個哥哥軍旅出身,卻在戰場上成了殘廢,一大家幾乎都吃不上飯了。

他自己更是沒落什麼好,由於被排擠,家裡的老婆孩子,也是吃了上頓兒沒下頓兒,自己巴巴的被支到了大清,自己那一家子,也不知死了沒有,這也是他最大的無奈。

這位葛師傅的學識,也是楊猛最為需要的,精於煤炭開采,自己設計過巷道,其他的物理、化學、機械、軍火知識都有涉及,這絕對是塊寶貝啊!

“葛師傅,咱們做個交易怎麼樣?”

“交易?”

“對!就是交易,我把你的家人接過來,包括你哥哥的家人也一樣,我給你們最為優越的生活,你儘心儘力的輔佐我,至於傳教士,你就不要做了,讓你們傳教那是不可能的!”

翻譯說完之後,葛仕揚沉默了一會兒,起身直接脫掉了自己的神父袍,隻穿著一身白色襯衫,單膝跪在了楊猛麵前。

“葛仕揚願意為領主大人效忠!”

“起來吧!把你的家人地址寫下來,我安排商人去做這件事,至於成不成,就看天意了,我的能力最多隻能做這些了。”

葛仕揚也知道事情不好做,勉強的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

“好了!葛師傅,我與各國做生意,主要是為了發展雲南,這個貨單,你還得給我參詳參詳,也一起說說列強的大致情況。”

對於英吉利、法攔西、羅刹老毛子,葛仕揚也沒什麼好感,詳詳細細的說了諸列強的大致情況,因為參加過革命的緣故,葛仕揚對於各大列強的情況極為熟悉,聽了這些,也讓楊猛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之前的策略不錯,隻是在軍械上,葛仕揚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最先進的巨炮技術,各國都不會輕易的轉讓,但小型的火炮就不一樣了,如果讓列強加工一些小型、微型的火炮,最先進的火炮技術,也不是無法觸碰的。

而楊家莊園裡,那些小型的虎蹲炮,就成了楊猛的目標。

製造炮彈、火藥的技術設備,采礦設備,坩堝煉鋼的技術與一些必要設備,水力機床、母床、蒸汽機床,鐵軌、火車、火輪,一一的列在了楊猛的訂單之中。

這些東西,哪國的最先進,哪國的容易買到,也一一被標注了出來。

整體切削的火炮,有多少要多少,以最先進技術製造的虎蹲炮,能做多少做多少,各國公開或淘汰的軍工專利,以及一些必要的專利,被列在了首要的位置。

為了最準確的傳達自己的消息,除了一份五十多頁的書信,楊猛還專門花了三天的時間,和葛仕揚一起,監督一個秀才背下這些東西,還有許多的注釋。

一份火漆封口的密件,也被楊猛給了這個傳話的秀才,裡麵除了楊猛的出貨策略,就是葛仕揚家人的地址,這個地址上的貨物,才是這次訂單上最為重要的貨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