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自江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零三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水滸求生記,他來自江湖,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能夠收服呂將這樣出類拔萃的士人,應該說,王倫眼下已經是很滿足了。畢竟南下千裡,顆粒無收,總算趕在收官之際,拉到這位未來方臘集團中的重要謀士,此行也算不虛了。
雖然和自己下山時的期望相比,此行在招攬儒生的數量上並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好歹質量也能夠讓人聊以自慰了。
至於呂將所說的五七同道,王倫反倒沒有抱太大希望。倒不是王倫小看呂將,而是因為這千裡之行吃閉門羹吃出的經驗,如今的士人寧願在朝廷作個七八品的芝麻官,也不肯投身屢屢挫敗朝廷的梁山泊。深藏於士心之中的正統觀念,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所以,王倫感覺呂將未必能拉來甚麼重量級的人物。更何況呂將此時既然能向自己推薦這些人,肯定在原本軌跡中也儘心儘力的向方臘推薦過。至於結果,彆人不知道,王倫還能不知道?原本軌跡中的方臘集團,稀少如國寶的士人都可以掰著手指頭給一一數出來。
不過儘管如此,王倫還是十分痛快的讓焦挺取了一包盤纏遞給呂將,後者也沒推辭。在謝過王倫後,呂將將包裹往身上一係,又提出告辭。
這回王倫沒有再挽留,親自將他送到酒肆門外。沿著來時的路,呂將觸景生情,感歎進來時是被人綁縛而入,出門時卻多了一個主公相送,實乃造化弄人。隻是唏噓歸唏噓,一種對未來的憧憬浮現在他的眼前,從前他是有力無處使,而此刻開始。他已經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舞台。
“主公要小心丘嶽!小生在東京時,多曾聽說過他的傳聞……”臨彆之際,呂將已經履行起謀士的職責,開始向王倫進言了。
剛才群雄都吵吵著要見一見痛打賀從龍的教頭,王倫便叫丘嶽亮相去了。此時見呂將質疑起此人,點頭道:“你所言我心中皆有數,你放心,隻要我一日未顯頹勢,他便不會為害。”
剛才丘嶽的搖擺,王倫實際都看在心中。但他並沒有去乾涉甚麼。此人是個聰明人,在朝廷這條路已經徹底封死以後,他會知道該怎麼取舍。
其實王倫現在的用人之道和創業初期已經有了些微調,當初打造梁山泊的核心班底時,埋不得半點隱患。是以一直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正因為此時這個堅如磐石的核心班底建成了,王倫才能開始在外圍用一些類似丘嶽這樣在某些方麵能和山寨達成一致利益的人,用來增補還不完善的梁山泊這架戰爭機器。
呂將從王倫的話裡麵聽出了些門道,點頭道:“原來主公心中早有籌謀,如此,小弟放心了,這便去也!”
“早去早回,我在四明山等你。爭取能趕回去梁山過年!”
目送呂將絕塵而去,王倫吸了兩口冷氣,也不忙著回去。就勢伸展了一下四肢,腦海裡麵盤算著此行的收獲。雖然初始目的沒有達成,但是其他方麵的收獲頗豐。
晁蓋順利登上了江南綠林領袖的寶座,原江南霸主明教含恨而退出霸主之爭,估計短時間之內,是不敢再跟自己呲牙的。私鹽買賣也成了梁山聚攏江南綠林的利益鏈條。王倫的江南戰略算是初步奠定。剩下來的事情,就該看晁蓋、吳用他們的執行力了。
“你剛才送鄧元覺和伍應星進去時。兩人情緒怎麼樣?”王倫想到這兩個老朋友的處境,回頭望向焦挺。
“伍應星倒還好。就是鄧和尚那雙眼紅得像是要吃人!”焦挺嘖嘖道,“方臘這廝自己都不容他,他還死賴著要回去作甚?”
“你想想咱們家花和尚若要下梁山的情景,就能理解鄧和尚此時的心境了!”王倫望了焦挺一眼,道。
“那哪是一回事!哥哥怎會趕弟兄們下山?咱們都是死也不分開弟兄!”焦挺叫道。
王倫笑了笑,沒再說話。鄧元覺是自己強留下的,他要是回了明教,鐵定沒好果子吃,若是叫那幫人當做叛教分子給處置了,王倫再去哪裡找這麼個和尚去?魯智深都說了,天下就他們兩個禿廝最像,若再要造化出這麼個羅漢來,不知又是幾十年的事情。
“誰都莫在他麵前提請他上山之事,反正咱們走到哪裡,就把他帶到哪裡!你去把張三叫來,他是跟過魯大師的,知道怎麼服侍和尚!”王倫吩咐道。
“待會再去叫,裡麵的人亂糟糟的,我怕有刺客!”焦挺居然當麵拒絕執行王倫的命令,倒叫這位不久前還曾力壓方臘的大佬為之一愣。
王倫半晌無語,蹦出一句話來:“你不會叫個人去叫?”
“你說叫我去叫,我沒想到……”焦挺摸了摸腦袋,不待王倫再說話,旋即朝店外警戒的親軍揮了揮手。
王倫哭笑不得,正在這時,晁蓋掀起卷簾出來,身後跟著剛才主動跟吳用報訊的兩條大漢。王倫一見是這二人,心情很快好起來。要不是他兩位,呂將隻怕糊裡糊塗就給方臘帶走了。
“兩位初次見麵,就給梁山獻上這麼重要的大禮,王某感激不儘啊!”王倫主動打招呼道。
“啊?”兩人一楞,沒搞清楚是甚麼原因,難道剛才那個情報很重要?
“因為你們提供的信息,我們從方臘手上截下來這個秀才,對我們山寨非常重要!”王倫見他二人這個模樣,解釋了一句。
“應該的,應該的!吳軍師當日親臨小寨,我倆便對梁山大寨心生欽慕,一直想拜會王倫哥哥,可是沒有機會!這次方臘搞個甚麼英雄大會,我們得了吳軍師的密令,特意前來摻沙子,能揮一點小小作用,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這兩人剛才吳用介紹過,說話這位是張近仁,身材略高一些的是高可立。這兩人的來曆王倫卻也知道,當初宋江攻打方臘時,這兩人官位雖然不高,但在戰場上著實出彩。
先是高可立一箭射在韓滔臉上,秦明還未救回,就被張近仁看準時機,上前在韓滔身上補上一槍,結果了性命,後來與許定廝殺的彭玘報仇心切,撇開對手,直尋高可立報仇,不防又是張近仁,斜刺裡殺出,又是一槍結果了彭玘性命。
雖說韓滔、彭玘的個人武藝在梁山降將集團中並不顯眼,但這兩人是能征善戰的老將了,戰場經驗十分豐富,前者被張近仁補槍而死,還算他已經失去戰鬥能力,無法做出反應。可後者明顯是全副精神準備廝殺,可還是被張近仁偷襲成功,不得不說此人厲害。
若說方臘手下的石寶是肉搏戰中最會抓住機會的天才,那麼張近仁無疑屬於近戰中最會抓住機會的鬼才,往往一擊而斃敵。(未完待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