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自江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七五章 被囚禁的父子,水滸求生記,他來自江湖,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陣陣清涼的海風,時不時從窗口透入,雖清空了房間內燥熱的暑氣,卻清不空此時王倫心中那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莫名情緒。

宗澤啊宗澤!

實在沒想到會在此間遇上這位名傳千古的抗金名臣。

對於宗澤的人生軌跡,在王倫的印象中隻有一個大概的輪廓:從北宋時期的平平淡淡,到南宋時期的轟轟烈烈。故而後世很多曆史傳記上,都將此人記作南宋抗金名臣。

王倫所不清楚的細節是,眼下這登州城,其實是這位老者致仕前的最後一站。幾年後他上書反對聯金滅遼的國策,被貶提舉鴻慶宮,於是上表引退,與家人隱居山野,直到後來再次複出。

但那時的北宋朝廷已如處於暴風驟雨的前夜,離徽欽二帝被掠去北地坐井觀天也沒幾年了。而宗澤一生中最為輝煌的詩篇,便是在大廈將傾之際,用自己的一腔熱血書寫而成。這位三呼過河而死的民族英雄,在力挽狂瀾中耗儘了自己生命最後的餘光,卻點亮了兩宋之際那段頗為黯淡屈辱的曆史。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此人的遭遇,直叫王倫想起杜甫的這句詩歌來。他盯著手上那杯殘酒,不禁有些黯然神傷。

作為一個穿越者,他自覺有把握改變林衝、阮氏三雄等好漢的命運軌跡,也能將在野遺閒聞煥章、蕭嘉穗請上梁山共謀大業。單單卻在這位對大宋朝廷忠貞不渝的老者麵前,著了難。

什麼叫做“心有餘而力不足”,王倫此時可謂是深有體會了。

“咚咚咚……”

這時一陣極有節奏的敲門聲響起,王倫穩了穩神,將手上酒杯放下。叫道:“請進!”

隻見房門應聲而開,一個穿紅的俊俏後生踏進屋來,小心翼翼把門關上,對王倫開口道:“哥哥,弟兄們都已經準備好了!隻等時辰一到。便可動手奪城了!”

“坐吧!”王倫點點頭,起身招呼呂方坐下。呂方見王倫有些心緒不寧,不禁暗暗詫異,畢竟這種情況實難一見,忙上前關切道:“哥哥有心事?莫非覺得有甚麼不妥之處?”

王倫給呂方到了杯酒,歎道:“有你們這班兄弟在身邊。還有甚麼不妥的!我是想起了下午在城門外遇上的那位宗通判,故而有些感思!”

呂方見說,坐到王倫身邊,略略想了一想,開口道:“我登雲山小寨就在登州城池的眼皮底下,由原來二百來人發展到了現在一千五六百人。依小弟看,隻怕這通判也沒甚麼了不起的!”

王倫搖頭一笑,出言道:“本朝通判專為掣肘知州而來,實際事權並沒多大。若是這宗澤為本處知州,登雲山怕是沒那麼安穩了,如此解氏兄弟也不會受屈了!”

呂方聽王倫替那官兒開解,心道哥哥怕是起了愛才的心思。忙道:“哥哥既然愛他賢名,何不將他請上山去?

王倫聞言,苦笑一聲,望著呂方道:“我昔日在東京趕考之時,也聞過他的大名!若是此人肯落草時,大宋朝廷也沒有忠臣了!我們水泊邊上,那濟州太守張叔夜可謂當世良臣了,但是在此人麵前,也得讓他一籌!”

呂方見王倫對此人評價如此之高,失驚道:“鄆州那個黃蜂刺失職幾年。也是通判位置上下來的,可此人也不到四十啊,想宗澤如此人物,已經到了風燭殘年,怎地還隻是個通判?”隻見他說完一歎。忍不住望著王倫道:“哥哥一定有法子,叫他也上我梁山!”

他自打上山以後,就沒見過叫王倫為難的事情。眼見王倫對宗澤評價很高,也是起了愛才之意。畢竟現在的梁山泊早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山賊草寇了,急需各種人才的加入。特彆是王倫在海外尋了一塊後方基業後,叫大家的驚歎之餘,心中都是多出了一絲期待。

王倫落寞一歎,一口喝儘了杯中殘酒,道:“人各有誌,不可強求!隻待將來石爛鬆枯,鬥轉星移之時,或許有一線希望!走罷,咱們先把眼前的事情辦好!”

見王倫自有考量,呂方當下也不多言,隻是重重的點了點頭,便在前麵引路,請王倫下樓,楊林自帶著人在樓下等候。

呂方跟在王倫身邊快半年了,辦事很有章法,下麵的事情早叫他安排妥當,當即出去聯絡了焦挺和韓世忠,不多時,韓世忠、焦挺帶人趕來,和王倫見禮後,便見這浩浩蕩蕩四五百人氣勢洶洶的往城門殺去。

這城中總共也隻駐紮著禁軍步司下轄的一營步軍,防衛能有多麼嚴密?此時守門的官軍在還沒有搞清楚出了甚麼狀況時,便被梁山好漢們繳了械。隻見門洞大開,呂方在城門口點起火堆,朝城外發著信號,沒過多久,便見郭盛引著在城外埋伏的四百騎兵狂奔而至。

照著原定計劃,王倫和焦挺、楊林帶著數百登雲山嘍囉去劫牢救人,而親衛營的三個頭領韓世忠、呂方、郭盛則帶著五百騎兵前去對付城中守軍,留了百餘人守門後,大家便在此間分了手,便見楊林在前麵引路,大隊人馬往登州大牢殺去。

此時已是三更時分,監獄大門緊鎖,王倫早叫樂和尋事避開了去,此時也不必擔心誤傷了他。此時眾人趕到了大牢門口,王倫也不叫門,直叫嘍囉們破門而入。

忽見一夥凶神惡煞的強人闖入,那牢中當值的小牢子都是慌亂不堪,抱頭鼠竄,有幾個愣頭青還欲反抗,早被登雲山的嘍囉們戳翻了三五個,其餘的見了,哪裡敢逞強,能躲的都尋地方躲了,沒處躲的隻好跪地求饒。

三百多人打一個州獄,自然是手到擒來之事,此時也不用王倫操心,嘍囉們各自站定了。王倫帶著焦挺,隨著楊林往關押解珍、解寶的監牢趕去。

解氏兄弟見牢房外麵鬨了起來,大喜過望,隻是想起樂和事先的囑咐,兩個都是忍住心中喜悅。都是默不作聲。隻等王倫等人闖入大牢,隻聽眾嘍囉都叫道:“哪個有冤情的,吱個聲!我等江湖好漢路見不平,特來救人!”

牢中犯人一聽,隻覺喜從天降,都是大聲聒噪起來。紛紛喊冤,楊林按照事先從樂和那裡得來的消息,把真有冤情的囚犯都救了出來,王倫路過解珍解寶監房時,朝兩人使了個眼色,這兩人隨即也是大叫。“好漢,我等也是被貪官壞了!留下我等,就是個死,還望好漢相救則個!”焦挺見狀,將牢鎖打壞,親自進去將二人救出。

王倫見得了手,當下也不多做停留。回身往門外便走,忽然聽到牢房最裡間有個年輕男子叫道:“好漢,還望施以援手,救我父子出去!”

王倫見狀略作停頓,借著火光望內望去,隻見裡間一座囚牢中,一個後生抓著牢柱,朝外伸著手。而他身後坐著一個中年漢子,未曾穿戴囚服,卻是一身武將打扮。王倫見狀暗暗詫異,叫過楊林來,問道:“這兩個是甚麼人?”

“好像是登州的武將,文武不合,惡了知州。被暫押在此!哥哥,這些人沒個好東西,狗咬狗一嘴毛,理他作甚?”楊林回道。

王倫看了那兩人一回,略想了想,開口道:“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先把這兩人帶出去再說!”

見王倫發了話,楊林也不多言,上前便要去砸開牢籠,救這兩人出來,那後生見狀大喜,對著楊林滿嘴感激,隻是那中年軍官卻是一臉驚詫,忽然厲聲叫道:“勿砸!你等自走,我不要你救!”

隻見這武將說完也不理會正莫名其妙的楊林,直對那後生大發雷霆道:“逆子!我乃朝廷大臣,王師中等閒也不敢壞我,你叫他們把我劫了去,如此不是死罪也是死罪了!”

“爹爹,我豈不知此事後果?隻是咱們關在此處不通消息,連個分辨的機會都沒有,還不如趁亂出去,去朝廷那裡申辯一番,把該說的話都明明白白說了出來,將來無論結局如何,咱們起碼問心無愧!”那後生不為所動,苦苦勸道。

楊林見他們一個要走,一個不走,頓時焦躁起來,喝道:“我說你們到底走不走,不走老爺也懶得管了!”

“走,走!好漢且行個方便,來日必當厚報!”那後生忙對楊林拱手道。

楊林見說又望向那軍官,見他兀自一臉怒氣,隻是不再言語,楊林心頭不忿,隻覺自己好心救人,被救之人還一臉的不甘願,這種鳥氣哪裡好受?下意識便去看王倫的反應。王倫聽這父子兩人的對話似有些隱情,暗暗留了心,又見楊林望來,直吩咐道:“且救了這兩人出去,卻再說話!”

楊林見說一斧頭砸開牢門,往外便走,實在懶得理會牢中這對軍官父子,不想王倫拉過他道:“這兩人身上有些古怪!你叫人跟著他們,莫叫走脫了,我還要尋他們說話!”

楊林一愣,見王倫語氣很是慎重,當下也不使氣了,道:“既如此,哥哥放心,小弟親自跟著他們!”

王倫點了點頭,又朝著那牢房處看了一眼,正好那後生這時也朝自己望來,兩人目光一撞,那後生不躲不避,不亢不卑,隻是朝王倫微微稽首,以謝相救之情。見他這般姿態,王倫越發肯定此人怕不是尋常之輩,朝他微一點頭,轉身招呼眾人出去了。

在長沙有個會議,江湖有幸也被邀請參加了,明天一大早的火車,這幾天更新會不穩定,儘量不斷更吧,江湖是新人,衝衝電很有必要,還請大家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