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還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章:四十一次,有條大魚,沐還刃,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美國並不是個宗教國家,政教分離的體製決定了它的世俗性質,但它同時又是宗教性最強的國家,“InGodWeTrust”四個大字明明白白地就那麼印在美元上。其他地區情況可能還好一些,不過在美國的東南方有一條著名的“聖經帶(BibleBelt)”,這裡正是美南浸信會(SBC)的大本營所在,因為紐約也在聖經帶的範圍內,所以即便是一座標榜現代的都市,上空也有基督教勢力的陰影籠罩。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內容在基督徒眼中離經叛道,梁葆光這個導演當然不可能受待見。
“爬到這個位置上的,誰真的還會把上帝當回事兒?”人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後必然會看清教會那些奴役人愚弄人的手段,哈維·韋恩斯坦就從不將耶穌基督放在眼裡,他們出品的電影裡很多都有抨擊或諷刺宗教勢力的內容。同樣的,其他電影公司的掌門人們也很難對神明保持敬畏之心,如果有值得追逐的利益,彆說《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類的軟科幻,內容更勁爆的電影他們都能推進影院上畫。
“確實。”時代已經不同了,隨著教育的普及新生代思想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許多因為父母的意思而上過教會學校的孩子都走上了“背棄”上帝的道路,更不要說其他的人。梁葆光身邊信教的人著實不少,但受過高等教育還信教的卻寥寥無幾,“既然不是因為宗教的原因,那就是種族歧視咯?”
“那家夥確實有種族歧視的傾向,不過他對你火氣這麼大完全是因為最近虧了錢。”都是一個圈子裡的人,出了什麼消息彼此之間總是很快就能知道,哈維·韋恩斯坦也聽說過一些關於湯姆·羅斯曼的事情,“虧了很多錢。”
好萊塢明星們大都身家不菲,有錢之後喜歡大肆揮霍的當然有,甚至還有爛片之王尼古拉斯·凱奇這種拿錢去賭的,但絕大多數的人還是更願意將自己辛苦賺來的鈔票交給職業經理人去管理。湯姆·羅斯曼作為福克斯影業的掌門人比一般的明星更有錢,而且作為一個有頭腦的生意人他一直非常注重理財,可惜他看重的房產市場漲得好好卻忽然跳水了,措手不及之下他的損失十分慘重。
“那他應該去恨美聯儲,恨幾大財團。”美國的次貸危機完全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樣是由境外勢力發動的,扣動扳機的恰恰是美聯儲或者說美國政府,他們是北美大陸上寡頭經濟的代言人,梁葆光隻不過是跟著分了一杯羹而已。
美國人做事很不規矩,所謂的保密協議大部分時候都隻是一紙空文,梁葆光的基金裡每個人都簽了類似的東西,但喝醉了之後在朋友麵前炫耀賺了多少多少錢這種事情壓根禁絕不了。在有心人的調查之下他豐厚身家的來路很快就傳了出去,雖然大家沒有證據證明,但事實就在眼前還需要什麼證明呢?
像湯姆·羅斯曼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不認為是自己的投資策略失誤了,隻認為是梁葆光這樣的“投機分子”偷走了他們口袋裡的錢,於是理所當然地把怒火對準了在危機中獲利的一群人。
“很顯然,那些龐然大物他是沒有機會去懟的。”福克斯影業的老大,名頭說起來唬人,其實不過也就是個被人呼來喝去的打工仔而已,韋恩斯坦兄弟的公司雖然沒福克斯的規模那麼大,但他們在電影行業內的話語權足以甩湯姆·羅斯曼十七八條街,言語之間有所顧忌也隻是因為對方的後台硬,跟他個人沒多大關係。
“有些人總是虧錢,不是因為彆人太聰明,隻是因為他們自己太蠢。”湯姆·羅斯曼並沒有走多遠,就在一旁跟某知名對衝基金經理人熱切交談,梁葆光這句話說是故意說給他聽的所以說得很大聲,說完了之後還舉著杯子朝那個方向虛抬了一下致意,“敬那些可愛的傻瓜們。”
要不是自矜身份顧忌場合,而且覺得自己多半不是梁葆光的對手,湯姆·羅斯曼都想捋袖子上前跟他乾一架,他今天是來撒氣不是來受氣的,“哼,真不知道隻拍了一部五百萬票房電影的人有什麼資格和我們站在一起。”
梁葆光沒有反駁,《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票房確實很低,“五百萬啊……”
酒會結束之後,韋恩斯坦影業官方公布了與梁葆光的青鳥影業合作開發亞洲市場的消息,具體的合作事項並沒有公布出來,而且兩家公司的規模都不大,所以造成的影響十分有限。另一方麵紐約州的州議會上,老老達達裡奧牽頭發聲,呼籲儘快製定針對信息時代下個人信息濫用現象的法律,隻不過他的意見中超過八成的內容都是對企業或官方有利的,並沒有太多關懷個人的意思。
梁葆光沒有站到台前去當主角的意思,他隻想安安靜靜地做一個美男子,所以九月的紛紛擾擾中他隱去了自己的身形站到了台後,而《爆裂鼓手》就在這種情況下開機了。
《爆裂鼓手》的劇情並不複雜,場景也沒有很多,但如何將這個故事後麵的“內核”傳達出來卻是個不易攻克的難點,不僅對演員的表現力要求極高,對梁葆光的執導能力也一樣是個巨大的考驗。
所以參與電影拍攝的主創從一開始就知道這次必然是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但第一天的拍攝還是讓許多人大喊吃不消,隻有導演梁葆光臉上的表情從開拍就沒有變過,“膠卷號A2,第三場第六鏡C,第四十一次拍攝,A!”
片場裡如果有個好的場記,其他人員的工作就不容易亂,而且在電影的所有鏡頭拍攝完成後剪輯師的工作量也會減少很多。梁葆光找來的場記是個剛從帝勢藝術學院畢業的電影專業學生,不過他的專業素養非常好,懂得看鏡頭也懂得配合聲音收錄。雖然之前因為梁葆光高報酬興奮了一陣,可此時覺得自己的注意力有些跟不上了,一個鏡頭來來回回地跑了四十一次打板,任誰來都扛不住。
場記喊鏡頭號時後麵加的C表示近景鏡頭,這是弗萊迪·海默的個人鏡頭,已經拍了整整四十遍開始拍第四十一遍,梁葆光的話不多,隻是一遍遍地指出弗萊迪·海默的錯誤一遍遍地重拍。整個片場的氣氛都不太好,籠罩在一片壓抑和沉沉悶之中,尤其處於最中心的弗萊迪·海默已經快要哭出來。
第四十一遍的拍攝依然沒過,弗萊迪·海默也終於哭了出來,梁葆光不耐煩地揮揮手讓化妝師上去給他補妝,然後宣布進入十五分鐘的休息時間。其他人喝水散步,他則守在攝像機旁邊一邊緊鎖著眉頭一邊用劇本敲打自己的手心。
“導演,其實可以先從輕鬆點的鏡頭慢慢導入的,第一天就直接拍攝難點連我都有些無所適從,弗萊迪很難找到狀態的。”即便比梁葆光年紀大得多腕兒也大得多,伊恩·麥克萊恩在片場裡也是管他叫導演而不是喊名字,這是一個演員的職業素養。
《爆裂鼓手》的主體色點雖然晦暗刺激,但作為調劑還是有一些輕鬆的鏡頭,把這些鏡頭挑出來放在前麵拍攝有助於讓演員們入戲,畢竟凡事都講究個循序漸進,像梁葆光這樣一上來就挑戰難點,弗萊迪·海默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伊恩·麥克萊恩的演技雖然強,但他一樣不是說進入狀態就進入狀態的,下午拍的幾條同樣不太儘如人意,所以他才會這樣給梁葆光提意見。
“伊恩,這部戲的主題是什麼?”梁葆光忽然問道。
伊恩·麥克萊恩沉默了,他拿著劇本已經有小半年時間,後來也參與到了修改的工作當眾,所以他其實很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理智和感情這兩種東西不是說放下一個就能放下的,良久才擠出一句,“他畢竟還是個孩子。”
“孩子……我以為你對他期望會更高一些的。”梁葆光搖搖頭。
“好吧,我想你才是對的。”伊恩·麥克萊恩歎了一口氣,如果弗萊迪·海默能夠在《爆裂鼓手》中有所收獲,就不用再想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那樣走十幾年彎路,所以他最終還是同意了梁葆光的做法,“我會儘量配合好你的。”
“一切以電影為主,演好角色比什麼都重要,不是麼?”梁葆光絕對不是個好好先生,因為他永遠把自己的訴求放在第一位,現在身處片場裡他認為自己隻需要對電影負責,就好比一個球隊的教練,他的任務不是培養哪個明星球員,而是帶領球隊取得勝利。
伊恩·麥克萊恩有些無奈,梁葆光的每一句話他都無法反駁,“沒想到在片場裡的你是如此地不可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