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映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四章 感受大於親情,神明啟示錄,黑暗映像,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為什麼他二大伯需要錢?因為他需要錢去供給他的家庭!他想用更多的錢讓家人過得更好!錢不可能憑空而來!隻能是用自己的時間去換!
所以真的是他需要錢嗎?不是!他真正要的是他想!
他想讓家人過得更好大於他自己過得更好!
更準確的說是,他想讓自己的意誌在彆人身上實現!隻不過這種意誌彆人也願意接受而已!
歸根結底還是他想,他還是為了自己的感受而活!這種感受就叫他想要什麼去實現!
在他自己的感受和他的家人的感受之間,從他的感受上衍生出讓他的家人過得更好!這就是一種抉擇,選擇,取舍,兩者不可共存。
而孟孤呢?他也在取舍,隻不過他的家已經分崩離析了,他一個人過慣了,他的感受不允許他去承載更多!
所以他想的是,他想隻為自己而活,他想活的更輕鬆! 他不想為彆人去考慮,為彆人而活太累了,他的感受承載不起,他的感受不允許。
所以,他的行為設定就是,在不影響自己感受的基礎上,為彆人付出也無所謂,如果為彆人付出影響了自己的感受,那麼感受變了,自然也就不願意去付出了。
就好像兄弟姐妹分家產,他們是親人,因為誰少分一點誰多分一點鬨的不可開交,最後老死不相往來。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感受從分家產開始變了。
比如分家產之前,對彼此的感受是90分,然後分了家產了,心裡開始不平衡,覺得為什麼你那麼多,我那麼少,你還覺得你少,讓我再分給你點,你給我滾犢子!
這時候對方在你心裡的分可能瞬間直降成了50分,這時候分數和一個陌生人差不多,但是陌生人你能心平氣和的對待,而你的兄弟姐妹你隻想惡語相向,這樣的情況下,你還願意為了對方去付出嗎?
難道你為了所謂的親情,直接說道:“哎呀!哥姐妹!你們說的這是什麼話!你們是我的親兄弟姐妹啊!一點家產算什麼?我一點不要,都給你們分了!夠不夠?不夠我再把我所有的積蓄拿出來分給你們!什麼?給了你們我怎麼辦?不要管我!誰讓你們是我親兄弟姐妹呢?我就算從外麵使死!累死!從二樓跳下去!我也要為你們付出!因為你們是我親兄弟姐妹啊!”
有誰會這樣做呢?真的有人會為了親人而完全的不求回報嗎?
比如分家產,一個父母按照自己覺得合理的方式分配的,結果老大覺得父母對老二偏心,老二覺得父母對老大偏心,等到該養老的時候,雙方都讓父母去對方家裡住!
為什麼?
誰讓你當初分家產的時候對他那麼好?對我那麼差!他分到那麼多,他就該養你!我分的那麼少,憑什麼讓我養?
所以說,因為分家產,他們親人之間的關係變了嗎?沒有!變的是什麼?是物質分配!
想得到物質的原因是什麼?因為物質可以讓自己想要的感受出現!歸根結底還是影響了自己的利益,而需求利益又為了讓自己的感受變得舒服,所以還是對方影響到了你的感受,也就是因為對方拿走了部分本來應該出現在你身上的舒服感受,也就代表著你少了一部分享受,這是你存在的根本,你無法容忍,因為人活著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的感受變得舒服!
這種舒服有的是肉體上的,比如吃喝。
有的是精神上的,比如孟孤的二大伯,他讓他的家人過得更好所給他帶來的感受,大於他自己過得更好所帶來的感受,所以讓他的家人過得更好就是他的選擇,這是精神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滿足。
而孟孤呢?他自己過得更好所帶來的感受大於他讓家人過得更好所帶來的感受。
二者不可共存!他也想讓家人過得更好!
可是他想讓那種情況出現,他自己就得去受苦!他的感受忍受不了那種苦!
區分點在哪?就在這裡啊!
他二大伯,想讓他的家人過得很好,他感受著,在他的家人過得更好但自己受苦和自己過得好但不受苦之間,還是他的家人過得更好重要,所以他隻能受苦。
打一個比喻,他的家人過得更好,他的感受是九十分,他不受苦感受是六十分,他肯定選擇九十分的啊!這就是他感受的一個強烈程度!這就是他感受上的設定,他能控製感受分數的變動嗎?不能啊!所以無論重來多少遍,他還是會選擇九十分的感受。
而孟孤呢,在他的家人過得更好但自己受苦和自己過得好但不受苦之間,受苦就是50分甚至40分,不受苦就是60分,他的感受中是這樣,自然就選擇60分啊?
又不是他為了他的家人,一說,乾活一點都不苦!然後你就真的不苦了,你的感受是變不了的,不願意就是不願意!
就好像拿刀子捅你,不是你說,被捅一點都不疼!就真的不疼了,還是會感覺到疼!還是會因為疼而躲避!
隻不過這種疼換成了乾活的勞累而已,因為承受不起勞累,所以才不想勞累!
就好像同樣的工作,有的人感覺到的勞累度是60,有的人就感覺是90,所以60的能乾下去,90的就乾不下去!
這就是60的能承受的起,90的承受不起!
為什麼有的感覺是60,有的感覺是九十呢?因為設定啊?就好像我們之前說的,兩塊金屬,一塊設定100,一塊設定一,設定是這樣,改不了啊!
為什麼設定值有高有低呢?就是因為不同的的設定值對應著不同的的反應啊!如果不同的設定值所帶來的反應都是一樣的,那還要不同的設定值乾什麼?
比如你設定值到了一個程度,你才會想打人,現在統一了,無論什麼設定值,都是想打人。
所以你無論高興還是悲傷,無論是憂鬱還是憤怒,都隻有打人一種結果。
這樣會怎樣?世界還是會毀滅,甚至從原始人時代就毀滅了,根本衍生不到現在的文明。
他願意就是他願意,變不成不願意!
所以說,感受是世界設定的,人控製不了!
或許有人就會說了,你不願意可以強製去做啊!這世界又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
那麼再打一個比喻,你還不想跳樓呢?你怎麼不去強製跳樓?
這句話沒有彆的意思,就是隨便舉一個不想到了極點的意願!
因為此刻你想活著,所以不想死對你來說就是最重要的!
而孟孤呢?也是不想受苦受累不想到了極點!大於一切!這就和你不想死是一樣的!
因為孟孤活著就是為了不受苦啊?就是為了簡單的享受,而這種享受又能輕易的達成!當受苦擺脫不了的時候,活著對他來說也就沒了意義。
這就和走左邊卻偏偏讓你走右邊是一樣的!你活著就是為了走左邊,當你永遠走不了左邊的時候,一切對你來說都沒了意義。
為什麼?因為你走左邊才能感受到愉悅,你走右邊就會感受到無感,煩躁,厭煩!
就和你喜歡宅在家裡,車非要拉著你不停的周遊世界一樣!你宅在家裡才能感受到愉悅,在外麵亂跑你就反感。
這種感受你能控製嗎?不能!世界設定的!
和生不如死是一樣的,在這種情況下,你所感受到的隻有痛苦,自然就不想活著了。
因為人是為了感受而活啊!想讓感受變得愉悅才會去行動!
當這個不會產生愉悅的時候,你還會去做嗎?你也就不會了。
所以說,最現實的來說,感受是大於親情的!
但從道德上來說,人們又更願意接受和提倡親情大於感受!
但是又不是你願意提倡和接受,世界就會因為這個而變成什麼樣,世界本來是什麼樣還會是什麼樣。
如果非要說,親情大於感受,誰又會把自己的一切利益都給親人,自己一點不要?
那就像分家產,哪怕你是我兄弟姐妹,我也不能多給你!因為我不願意讓你過得更好而自己受委屈!也就是不願意損失自己的利益去增加你的利益,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的感受大於親情!
當然了,事無絕對,有的人還是願意因為親情而能容忍自己多損失一點的,因為在這些人的感受中,親情對自己的感受和那多分出去的一點利益,還是親情更重要!
這還是感受,因為你感受!注意,是你感受!親情更重要!也就是說,隨著利益的增加,利益給你的感受也會增加的!當利益給你的感受重於親情的時候,親情和利益之間,你選擇的就是利益了。
歸根結底,還是感受大於親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