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無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61章 新樂子,神州戰神,夜無聲,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域的一片荒山中,夜色如墨。
一座年久失修的雕樓孤懸山巔,斑駁的牆垣在淒厲的山風中嗚咽作響,宛如怨鬼哀鳴。
哢嚓!
枯枝斷裂的脆響劃破寂靜。
五道身影悄然出現在樓前,短暫駐足後推門而入。
為首的布衣老者麵容滄桑,枯瘦的手掌按在一個虎頭虎腦的灰臉孩童肩上。身後跟著個鐵塔般的壯漢,單薄布衫掩不住那刀削斧劈般的虯結肌肉。再後是一矮壯一瘦高的兩名男子。
“有人嗎?”老者沙啞的聲音在空蕩的大堂回蕩。
片刻沉寂後,深處傳來陰冷的回應:“何方貴客駕臨?”
一對男女從暗處現身。男子身形修長,眉宇間邪氣凜然;女子嬌媚入骨,如蛇般纏繞在男子身上,媚眼如鉤地打量著來人。
“叨擾了。”老者咧嘴一笑,露出參差不齊的黃牙,“聽聞貴處收孩子?”
邪氣青年目光落在那孩童身上。孩童毫不畏懼地瞪回來,倒讓青年眉頭一皺。
“八歲孩童,能給個什麼價?”老者將孩子往前推了推。
青年仔細端詳片刻,突然冷笑:“你說這是八歲?”
“千真萬確。”老者搓著手,“剛過生辰,家裡實在養不起了。”
“明人不說暗話。”青年厲聲道,“我們隻要人,不收妖!”
“早說不行。”矮壯男子嘟囔道,“這般癡傻模樣,人販子都不要。”
“放你娘的屁!”孩童扭頭就罵。
“哈魯,動手!”老者暴喝一聲,枯爪如電,直取妖媚女子咽喉。
那鐵塔壯漢更是先聲奪人,蒲扇般的大手已罩向邪氣青年天靈蓋。
“找死!”青年身形詭異地滑出數丈,下半身驟然化作布滿黑鱗的粗壯蟒尾,蟒身向上分叉,竟連著男女二人的上半身!
原來這“二人”實為一條雙頭妖蟒!
“嘶!!”
妖蟒徹底現出原形,兩顆頭顱同時噴出血色毒霧。
那五人卻渾然不懼,配合默契地圍剿而上。
哈魯鐵臂一攬,死死鉗住蟒尾;矮壯男子與瘦高青年各擒一頭;老者翻手祭出一柄石劍,看似粗鈍的劍身劃過,竟如切腐竹般將巨蟒一分為二!
“同為妖族,何至於此!”兩顆蟒頭齊聲哀嚎。
哢嚓一聲脆響,妖蟒已斷作兩截,再無生機。
兩截蟒屍轟然墜地,五人拂去手上血汙,繼續向深處行進。
穿過大堂,眼前赫然出現一座幽深洞窟。
老者率先踏入潮濕滑膩的洞穴,岩壁上布滿蛇類爬行的痕跡。
不多時,眾人抵達洞底。
微弱的燭光中,十餘名孩童昏睡在地。
“失蹤的孩童應該都在這裡了。”老者目光如電,迅速掃視一周。
“幸好都還活著。”鐵塔壯漢嗓音低沉。
正當眾人準備喚醒孩童時,老者突然厲喝:“當心!”
隻見一名紅衣孩童猛然睜眼,豎瞳中凶光畢露!
一道妖異火柱噴湧而出,瘦高青年應聲倒地閃躲。
那“孩童”身形扭曲,轉瞬間化作一條肋生雙翼的赤焰飛蛇!
“護住孩子!”老者急呼。
火蛇狂性大發,烈焰瞬間填滿洞窟。
千鈞一發之際,五人同時結印,厚重的岩牆拔地而起,將孩童與火海隔絕。
這蛇妖修為不凡,其火焰沾之即燃,焚身滅魂!
火蛇見勢不妙,身形一扭便破頂而出,轉眼消失無蹤。五人因護佑孩童,隻得眼睜睜看它逃脫。
然而,就在火蛇衝天而起,正要遠遁之際,一道白色身影已攔在前路。
夜空中,白衣青年衣袂翻飛,劍眉星目間神光流轉。
雖無明月,其人卻皎若皓月當空!
火蛇心頭驟緊,本能地感到滅頂之災。它凶性不減,張口噴出比先前更熾烈的妖火!
青年隻是淡然抬手,五指輕壓,無形之手的虛影出現。
滔天烈焰在他掌下化作點點火星,隨風而散。
那火蛇亦隨之縮小,最終如蚯蚓般在他掌心亂竄,卻被無形禁製牢牢禁錮。
“少主。”追出洞窟的老者躬身道,“幸虧您及時出手。”
“孩童可還安好?”青年聲音清冷。
“均已救下。”老者答道,“待審過這蛇妖,便可送還各家。”
“你們究竟是何人!”掌中蛇妖嘶聲怒吼,“堂堂大妖,為何甘為人族鷹犬?”
老者嗤笑:“蠢貨,連我家少主都不認得。”
“管你是誰!”蛇妖掙紮道,“背棄同族,不得好死!”
青年眸光微冷,五指緩緩收攏。在徹底禁錮前,他隻傲然道:
“蓬萊弟子,樂山。”
……
“樂山三日便搗毀南域妖族巢穴,救出十餘名被擄孩童!”
“這才是真正的天之驕子!風姿絕世、修為通天、俠義無雙……簡直是我夢寐以求的良配!”
“他本就是年輕一輩的魁首,此番閉關突破,更是無人能望其項背。”
“何止是他本人?單是他麾下五大妖奴,隨便一個都能力壓尋常天驕。而這等大妖,卻甘心為他驅使!”
“仙門大會上,蓬萊又要大出風頭了。”
“廢話!有樂山這等百年難遇的奇才坐鎮,頭名已是囊中之物。”
“往屆勁敵萬化宗,這屆除葛民華外皆不足為慮。劍宗雖神秘莫測,但想來劍宗弟子,也難與樂山抗衡……”
“我覺得斬妖閣這屆也不差。”
“說笑呢?斬妖閣能保住前十就不錯了。”
“可菩提峰又在搞促銷,物美價廉啊!支持斬妖閣,有折扣活動!”
“這倒是,那我也支持斬妖閣。”
……
隨著新一期《天元時報》刊發,沉寂近一年的樂山再度成為熱議焦點。
這位公認的年輕一代第一人,閉關期間雖聲名不墜,卻鮮有消息傳出。
此番出關即雷霆出手,搗毀的妖族據點更與極西之地有所勾連。消息甫出,立即占據《天元風雲錄》頭版,足見其分量。
說來此事影響遠不及楊毅在大夏都城挫敗燭照密會陰謀的壯舉。
但獻俘大典本為提振民心,若將朝廷疏漏公之於眾,反倒會引發恐慌,正中燭照密會下懷。故經各方權衡,此事未見於報端。
如今唯有大夏都百姓,以及楊毅家中那麵“妙手仁鞭”的錦旗,還記得當日凶險。
而楊毅本人對這些虛名渾不在意,此刻他正盯著另一則消息:
“安國公主再遭拒婚,斬妖閣弟子獲封禦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