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81章 勾心鬥角,霸蜀,莊不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楊修啪啦啪啦的說了一通,夾槍夾棒,連遠在洛陽的蔡邕都躺了槍。

他的態度雖然有些放肆,但是劉辯從中聽出了一些東西。道教和道家其實是完全不搭介的兩個概念。道教是神仙道,是陰陽家和方士和混和體,道家的老子是被強拉過來做祖師的。老子隻留下了一本《道德經》,裡麵沒有講到一句符咒,更沒有一句神仙道術,和現在的道教沒有半點關係。

正如後來的俗儒引陽陽災異入儒家經典,違背了孔子的本意一樣,方士引用陰陽、方術入道經,也是胡扯。如果老子在世,肯定會罵得他們狗血淋頭。

楊修情緒有些激動,他當著蔡琰的麵指責蔡邕是俗儒,不是真正的大儒。

蔡琰臉色很難看,但是一聲不吭,隻是眼神有些冷誚。

等楊修說完了,劉辯不以為然的擺了擺手:“不管他有用沒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你去白馬寺,傳朕的詔書,看看他們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有沒有用處,一試便知。”

楊修無奈,隻得領詔去了。他離開之外,蔡琰撇了撇嘴,皺了皺鼻子,哼了一聲。

劉辯笑嘻嘻的說道:“他說得不對?”

蔡琰點了點頭:“門戶之見罷了。楊家傳《歐陽尚書》,屬今文派,家父融合古今,對今文派多有指摘,他不過是借此機會泄憤罷了。真有本事,何不去洛陽與家父對敵?臣妾不與他爭,不是怕他,是不想君前失禮。”

劉辯沒有再說什麼。由楊修陪讀了這麼久,他大致也知道今文、古文兩派的鬥爭看起來是學問之爭,說到底還是權利之爭,他沒那學問,也沒那時間來斷這個是非。眼下怎麼打退袁紹的進攻才是最重要的。

……

朝陽初升,張繡全副武裝,手提霸王槍,翻身上馬,衝出了滎陽關。

滎陽關前三裡,便是袁紹的大營,十餘萬人的大營連綿十餘裡,北臨大河,南毗嵩山,將東去的河穀擋得嚴嚴實實。正如朱儁所說,劉辯要想東出,必須正麵擊敗袁紹——袁紹的大軍往那兒一擺,你想穿插都沒空間,隻有和他正麵對陣。

正因為如此,袁紹才這麼有底氣,才會接受劉辯陣前單挑的提議。

一大早,袁紹就派來了一員大將,不知道姓名,遠遠的隻看到將旗上有一個“俞”字。此人手持長矛,胯下一匹花青馬,盔明甲亮,正在陣前來回蹓躂,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在他身後三十步,百名部曲精神抖擻,兩杆大旗迎風招展。

劉辯站在城頭,他目力過人,可以看到兩百步的大旗,甚至能看清大旗上的紋飾。一般人可沒這樣的目力,他們最多隻能看到粗略的人影。劉辯曾經聽人說過,所謂的百步穿楊是胡扯,因為百步之外彆說楊樹葉,就是人臉都看不清,怎麼可能射得中?他當時覺得有理,可是現在卻不這麼想了。對於普通人來說,百步之外的楊樹葉的確看不清,可是對於明悟了命格,又修習得法的人來說,視力非常人可比,未必就看不清。那些傳說中的神箭手,未必就都是傳說。

劉辯看得清清楚楚,張繡與那個姓俞的袁將沒說兩句話,就開始交手。沒有傳說中的鑼鼓喧天,沒有什麼大戰三百回合,隻不過一個回合,張繡手中的霸王槍就洞穿了那員袁將的咽喉。

兩馬交錯而過,張繡端坐在戰馬上,緩緩勒住了戰馬,在他的身後,那員姓俞的袁將翻身落馬,“轟”的一聲巨響,塵土飛揚。

連劉辯都有些詫異了,轉身對呂布說道:“這麼簡單?”

“張繡能與臣戰成平手,豈是庸輩?”呂布不以為然的撇了撇嘴:“如是臣出戰,還能勝得更漂亮一些。不過這樣的二流貨色,無須臣出戰,就讓張繡練練手吧。”

劉辯也撇了撇嘴,忽然有些盼望起關二哥了。曆史上,關二哥好像沒有參加這場大戰,可是現在劉辯非常希望關二哥能來,親眼看看三英戰呂布,該是何等的有趣啊。

“擊鼓,為張將軍助威。”

“唯!”身邊的郎官大聲應喏,傳下令去。鼓起大作,張繡聽了,回過頭,對著城頭躬身一拜,舉起手中的霸王槍,厲聲大呼:“來戰!”

……

聽著滎陽城頭隱隱約約的戰鼓聲,袁紹的臉沉了下來。

不用等傳令兵進帳彙報,他也知道己方輸了一陣,而且輸得乾淨利落,一點疑問也沒有。

他看了一眼帳中諸將。帳中諸將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正談笑風生,等著聽捷報。中軍大帳離城頭有五六裡路,普通人根本聽不到城頭的鼓聲。袁紹有些鄙視,這沒有明悟命格的人,果然就是凡人,和自己差距太遠了。

他看了一眼曹操,曹操一動不動的坐在靠近帳門的位置,眼神飄忽,不知道在想什麼。袁紹忽然有些不快,這兩天荀彧和曹操接觸了兩次,曹操居然一點風聲都沒跟他透,他心裡在想什麼?

袁紹咳嗽一聲,點了將:“孟德,依你看,我們有多少勝率?”

他的聲音並不大,但是眾人卻聽得分明,立刻閉上了嘴巴,原本熱熱鬨鬨的大帳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把目光轉向了曹操。曹操一怔,站了起來:“陣前決鬥,罷了,輸嬴都沒什麼關係。盟主,還是抓緊時間發起進攻吧,攻進洛陽,救萬民於水火,才是正事。”

“你的意思是說,盟主此舉是兒戲?”郭圖陰陽怪氣的說道。

曹操暗自歎了一口氣:“不敢,操隻是覺得陣前決鬥決定不了勝負罷了。盟主不必在意輸嬴。”

“輸嬴關係到雙方的士氣,怎麼可能不在意?”郭圖冷笑道:“曹將軍此言,殊為不當啊。”

袁紹暗自歎了一口氣,他雖然對曹操有意見,但此時此刻,他卻不能附和郭圖的看法。他輕咳一聲,笑道:“公則,孟德說得不錯,個人勝負,確實影響不了大局。不過,兩軍爭戰,氣可鼓而不可泄,依我看,俞涉雖然武勇,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諸位,哪位手下還有武藝高明的勇士,不妨推薦推薦啊。”

求推薦,求收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