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三章涵道飛行器,未來科技主宰,吳小冷,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千雀聚變核航母艦長四百六十米,比地球上現有的最大的美利堅航母裡根號還要長一百多米。
但是與裡根號航母不同的是,千雀號航母重達十二萬噸的體型並不需要裡像根號航母那樣需要兩個核反應堆才能運轉,而隻是一個核聚變反應堆就輕輕鬆鬆的解決了一切問題。
千雀號航母可以供大約一萬名船員在上麵生活半年,但是高度智能化的航母平時隻需要大約五百名船員就可以運轉,即便是進入戰爭狀態,這個數字也不過是提升一倍而已。
巨大的航母甲板可以容納一百架戰鬥機停靠,而戰鬥機的彈射全部采用的是電磁彈射,完全不需要助跑,所以航母平時是能滿停的。
當然,其實如果按照地球其他國家的航母那樣建造的話,千雀號其實至少可以容納一百三十架飛機。這其中少掉的部分,被方澤建了一座電磁炮塔。
電磁炮在曆史當中出現的時候,幾乎差點改變了海上的作戰方式。電磁炮的最遠攻擊範圍達到了二百二十公裡,這基本上是帝都到天津的距離還要遠一點,遠遠地超過了普通海上雷達的偵查範圍,達到一些近程導彈的攻擊範圍。
而相較於造價高昂的導彈,電磁炮使用的彈丸就跟白送似得。
而且,彈丸也不會被雷達給偵測到,就算偵測到也沒有反應的時間。
以為兩百公裡的距離,電磁炮隻需要數秒鐘就能將彈丸給送過去,對方根本沒有反映的時間。
可以說,電磁炮的出現,代表了海上超遠距離攻擊時代的來臨,有時候兩個都有電磁炮的戰艦相遇,往往隔著數百公裡,麵都沒有看見,就開始相互攻擊,仿佛回到了一戰時戰列艦對轟的時代一樣。
當然除了這些,千雀號的移速平均為六十節。最快能達到上刷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