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二七章 統戰問題,重生之將星傳奇,豫西山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在蕭四明、王麓水、黃驊一心撲在主力整訓上時,“華北抗日救國同盟軍”成立了!
原來,我軍進軍冀魯邊後,氣勢如虹,在惠民的劉景良部也發展很快。德平的曹振東、德縣的李玉雙、吳橋的張國基都感到了威脅,生怕被劉景良吞並或者被我軍整編,在德平縣義渡口成立了“華北抗日救國同盟軍”,司令徐中陽,副司令曹振東,參謀長李玉雙。
這事兒看在王麓水、黃驊、馬振華、邢仁甫等人的眼裡,是一件好事,說明冀魯邊地區又多了一支抗日同盟軍。搞的好的話,就會成為我軍的友軍。但看在蕭四明的眼裡,那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蕭四明很清楚,這支由曹振東、李玉雙、張國基三支遊雜武裝組成的“華北抗日救國同盟軍”,隻是一個鬆散組織,曇花一現,很快就會解散的。
原本蕭四明還想著主力完成整訓後,進一步整編冀魯邊地區的遊雜武裝,實力較大的曹振東部、李玉雙部、張國基部,就是蕭四明進一步整編遊雜武裝的對象。沒想到自己下手慢了,人家還是象曆史上那樣成立“華北抗日救國同盟軍”了!
遊雜武裝本身就是、八路軍、日軍等三方勢力的爭搶對象。想整編遊雜武裝做敵後遊擊部隊,八路軍想整編遊雜武裝壯大力量,日軍想誘降遊雜武裝當偽軍,協助他們守備地方、打擊堅持敵後鬥爭的抗日武裝。
可以說,此時的遊雜武裝,都是香餑餑!
蕭四明率部挺進冀魯邊,比曆史上五支隊、津浦支隊挺進冀魯邊要早,冀魯邊區也正是群龍無首之際。山東省主席沈鴻烈還未來得及點驗魯北的地方武裝,河北的河北民軍總指揮張蔭梧也還在太行山上,不可能拔手伸到冀魯邊來。如果蕭四明抓住機會大力整編遊雜武裝的話,既能壯大我軍實力,一統冀魯邊,又能減少冀魯邊遊雜武裝日後頑化、偽化的數量,一舉三得!
可惜的是,蕭四明部本身就是依靠整編發展起來的新部隊,又發展的過快,補充了那麼多新兵,必須得予以整訓、磨合。否則的話,僅僅靠原有部隊,經不起傷亡消耗!
主力一投入整訓,蕭四明橫掃冀魯邊、大規模整訓遊雜武裝的腳步就不得不放緩了。結果,徐中陽、曹振東、李玉雙、張國基等人就鼓搗出了個“華北抗日救國同盟軍!”
蕭四明知道,曆史上曹振東部在“華北抗日救國同盟軍”解散後,曾經主動要求“挺縱”改編,我軍將其改編為“洛陽支隊”,派主要乾部到曹部工作,曹部部分乾部也到冀魯邊軍政學校學習。後來,沈鴻烈到了惠民,開始拉攏曹振東。曹振東經不起誘惑,接受了沈鴻烈的委任,所部改編為山東省保安第五旅。後來,到了抗戰艱難時期,曹振東部在德縣機場投降日軍,被編為偽武定道第三旅。
說起來,曆史上,曹振東的命運讓人唏噓不已。他原來在日本留學,回家探親時,遇上了“七七”盧溝橋事變,就和徐中陽、宋達民等幾個留日學生一起,把德平縣的警察隊給收編了,又動員了一些地主武裝,拉起了“德平抗日遊擊隊”。後來,五支隊挺進冀魯邊時,在陵縣召集雜團首領開會,曹振東初次認識八路軍,對我我軍表示好感,並要求我軍整編。
可惜,此人沒有定力,沈鴻烈一拉攏,就接受了山東保安第五旅的番號。不過,由於曹振東部有批乾部曾經到冀魯邊軍政學校學習過,曹部對負責對曹振東部的統戰工作,史甄負責對張國基部的統戰工作,呂器負責冀魯邊區的宣傳教育工作。
馬振華擔心史甄、趙煥文對曹振東、張國基部不熟悉,更擔心史甄和趙煥文的安全,提出是不是換個人去。
這確實是個問題!
李啟華他們剛到冀魯邊,確實是兩眼一抹黑,情況都還不了解呢,驟然派史甄、趙煥文去曹振東、張國基部做統戰工作,確實是有點倉促。但時間不等人,拖不起,還必須得有骨乾乾部去這兩部做工作。
王麓水有點猶豫,就和蕭四明商量,是不是換人?
蕭四明傲然一笑,對史甄和趙煥文說:“我帶你們去!曹振東、張國基都不是不識時務的人,你們的安全沒問題!如果他們誰敢動你們一根汗毛,我就去把他們的蛋子兒擠出來!”
趙煥文和史甄兩個都笑了,愉快第接受了任務。
戰爭年代辦事效率高,幾個人商量定,王麓水、蕭四明從警衛連抽了一個班,給李啟華、楊靖遠等五人每人配了兩個警衛員,就讓他們投入工作了。
王麓水坐鎮樂陵負責冀魯邊區全麵工作,黃驊負責主力整訓工作,蕭四明帶著史甄和趙煥文,出了樂陵城,去德平找曹振東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