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七章 軍工人才,重生之將星傳奇,豫西山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蕭四明領著陳得勝、趙昌壽在太原城裡整整溜達了一天!
此時的太原城,由於日偽實行鼓勵商戶、市民回城的政策,普通市民可以在太原西門出入。日軍守城部隊和偽太原縣警備隊在西門設有崗哨,還架著一門步兵炮、一個擲彈筒。進出西門的中國人,隻要有日偽發放的良民證,都可以通行,但必須得向守城門的日本兵鞠躬。
蕭四明攔住一個市民看了他的良民證,見上麵寫著年滿15歲的人,無論男女都得自備照片去申領良民證,就知道日偽這一招很高明、很惡毒,是想通過一張小小的良民證,把普通老百姓和敵後抗日人員分割開,竭澤而漁!
蕭四明很想問問那個市民,為什麼不起來抗日反而要回城在日偽統治下苟延殘喘?但看看那個市民的滿臉饑色,生生地又把話咽了回去。
轉到一家新開業的醬肉店時,蕭四明赫然發現這是一家曆史上京城很有名的醬肉店,竟然跑到山西太原來開分店了,生意還特彆好!
邊溜達邊觀察,邊觀察邊思考,一直到天黑,蕭四明才又帶著趙昌壽和陳得勝回到了陳明博家。
這天晚上,陳明博帶回來了12個人,全都是太原兵工廠各廠的技術人員,基本上涵蓋了太原兵工廠的步槍、機槍、衝鋒槍、迫擊炮、山炮、子彈、炮彈、手榴彈、炸藥包等生產項目。
蕭四明喜的啊,嘴都快裂成瓢兒了!
陳明博人緣不錯,看樣子還有一定的組織能力!
蕭四明和每個人握手,拉家常,詢問基本情況,然後就是給大家分析抗戰形勢,論證抗戰必勝、日軍必敗,算是進行了思想動員。
生怕這些技術人才對獨立營不了解、嫌獨立營的廟小,蕭四明簡單地介紹了獨立營成立以來的戰績,並說獨立營很快就要擴編,將來會逐步發展壯大為八路軍團級部隊、旅級部隊,開創屬於自己的敵後根據地。
這些技術人員家裡都有收音機,對115師的戰績都是清楚的,現在又得知擊斃日軍聯隊長的部隊就是115師獨立營這些技術人員們心裡頓時就有了一種榮譽感、歸屬感!
為了進一步鼓舞人心,蕭四明當即宣布組建八路軍115師獨立營兵工廠,指定趙昌壽為兵工廠特派員,陳明博為兵工廠代廠長,12個技術人才分彆擔任車間主任。
趙昌壽還是國民黨員呢,蕭四明就敢指定他當兵工廠特派員,真真是用人不拘一格了!
就在趙昌壽、陳明博和十二個技術人員兩眼放光、摩拳擦掌、準備大乾一場的時候,蕭四明卻給澆了一盆冷水,說兵工廠現在的任務是想法從太原兵工廠搞點設備出來,不用多,多了也運不走!隻要能複裝彈藥、造手榴彈、地雷、炸藥包、雷管就行!
太原兵工廠是生產山炮、迫擊炮、輕重機槍、步槍、衝鋒槍、手槍的,那是赫赫有名的國內三大兵工廠之一,這些技術人員大多數是從日本留學回來的,學的、想的,都是正規化工廠生產,現在蕭四明卻說隻要能複裝彈藥、造手榴彈、地雷、炸藥包、雷管就行,那怎麼行?這不是拿著高射炮打蚊子麼?大材小用麼!
蕭四明解釋說,目前日軍處於戰略進攻態勢,瘋狂的很,到處都是戰機,隻要多打勝仗,繳獲小鬼子的槍炮足夠部隊使用。但彈藥就不同了,僅靠繳獲無法滿足部隊連續作戰需要,必須得能自己生產,最低限度也是能自己複裝彈藥。
這是實事求是的說法,因為蕭四明知道,暫時間獨立營不可能造槍造炮。大炮就不用提了,那得需要有能夠用來製造大炮的特種鋼材,也就是行內人常說的“炮鋼”。造槍呢,確實是有台機床都可以製造,問題是造出來的槍壽命短、射程近、精度差,怎麼能和日軍的三八大蓋比?小鬼子那麼多,多打勝仗多繳獲,比自己去製造一些質量差的土造步槍要強的多!
當然,等獨立營創建了屬於自己的根據地了,兵工廠發展了,有好材料了,造槍造炮就是勢在必行了。不但要造,還要造出這個時代最好的槍炮!
這都是後話,此時不用在這裡閉著眼睛瞎吹牛!
不吹牛還不行!
剛被指定擔任步槍車間主任的褚思成馬上就說:“蕭營長,既然八路軍隻需要複裝彈藥和製造手榴彈、地雷、炸藥包的人才,那我們這些製造槍械的豈不是虛耗錢糧麼?沒本事殺鬼子也就算了,再要是無所事事、讓八路軍閒養著,那就說不過去了。這事兒不行!”
這都是軍工人才,遇到了就絕對不能讓流失!
蕭四明看了一眼褚思成,笑眯眯地說:“褚工,我說的暫時不考慮生產槍炮,那是有時間界限的。一旦我們獨立營開創了新根據地,站穩了腳跟,就要想法去繳獲可以生產槍炮的優質鋼材。槍麼,我們不會再生產老式步槍了,要研製生產半自動步槍、自動步槍。我聽一個老領導說九一八事變前,沈陽兵工廠就已經研製出了半自動步槍,他們能造,我們也能造。太原兵工廠戰前生產的晉造衝鋒槍也不錯,屬於近戰利器,我們肯定是要大規模生產的,隻不過要研究改型,提高衝鋒槍的射程、射擊精度和使用壽命,還要減輕槍的重量。炮呢,我們暫時不會生產,主要是沒有可用造炮的無縫鋼管。如果我們繳獲了無縫鋼管,肯定會造炮。不說彆的,造迫擊炮總可以吧?還有,小鬼子的擲彈筒非常輕便、實用,能發射化學武器,是步兵班排的重要支援火力。但擲彈筒有個缺點,那就是無法瞄準,隻能依靠老兵的戰鬥經驗來準確打擊。我們設想一下,如果研製出槍榴彈來,改用步槍發射榴彈,豈不是比擲彈筒更方便、更精準麼?所以,大家不要擔心英雄無用武之地,整個抗戰就是你們這些軍工專家的舞台,得想方設法研製適應戰場的新武器,通過抗戰,把我們的軍工水平往前大大推進一步!”
當領導的,必須得給下屬一個奮鬥目標,這樣才能讓下屬看到希望,才能有奮鬥動力!
蕭四明這番話,等於是給褚思成等槍械專家提出奮鬥目標了!
生怕褚思成還有疑問,蕭四明接著就說:“褚工,再生產七九式、老套筒、晉造步槍沒意思,要搞就搞新式半自動、自動步槍!我們沒能力造飛機、軍艦、坦克,但在步兵輕武器上,完全可以超越日軍,甚至超越這個時代所有軍隊!回頭我把我在戰鬥中使用各種武器的心得體會告訴你們,這是最真實的老兵的體會,你們可以根據我的心得體會理清思路,肯定能設計製造出適合戰場需要的好槍來!”
褚思成想不到這個看上去滿臉稚嫩的娃娃營長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一下子愣住了!
要是有蕭四明這個思路,以太原兵工廠的實力,戰前恐怕就能生產出半自動步槍和槍榴彈了!可惜,太原兵工廠是閻錫山的,他沒有這種眼光和思路!
心裡感慨不已的褚思成,再不猶豫,直接就說:“蕭營長,我沒問題了。從今天開始,我就是八路軍了,生是八路軍的人,死是八路軍的鬼,鐵了心跟著八路軍乾!”
蕭四明聽的哈哈大笑,說褚工這話說的,有點青年男女山盟海誓的架勢!
滿屋人都哈哈大笑!
搞動力的胡玉山提出將來兵工廠的動力問題怎麼解決?
蕭四明回答說因陋就簡、就地取材解決。很明顯,八路軍的兵工廠不可能建鍋樓、煙囪,也不可能采用大型蒸汽設備,更沒有發電廠。眼下需要在太原搞幾台小型柴油發電機、汽油發電機,用柴油、汽油發電機來提供動力。因為八路軍可以從日軍那裡繳獲柴油、汽油,小型發電機又便於轉移和隱蔽。
這是解決小型兵工廠動力的可行辦法,胡玉山一聽就知道蕭四明肚子裡有水,懂行,不是那種丘八型的行伍之人!
這是在侵占山西的日軍的大本營太原城裡,隨時可能發生危險,蕭四明得抓緊時間和這些軍工人才商量,怎麼樣才能從太原兵工廠、育才機器廠搞出必須的設備來!
這些人全都是太原兵工廠各廠的技術人員,對各廠的情況了如指掌,包括各廠區哪裡有狗洞、廠房哪裡有側門、哪台機床擺放在什麼位置,都清清楚楚的。和他們商量,蕭四明真的是找對人了!
陳明博、褚思成、胡玉山等人七嘴八舌地說了半天,最後竟然商量出了行動方案,那就是每個人回去找幾個熟悉的工人,組成單個小組,利用晚上夜色掩護,各自趁著日軍巡邏警戒的空檔,摸進廠子裡去,偷偷地把必須的設備運出來,藏起來,再想辦法運出城去!
日軍占領太原後,封了兵工廠各分廠,連育才機器廠也都封了,派兵駐守,戒備森嚴。但現在正是日軍南下進攻晉南、晉西南時期,駐守太原的川岸文三郎第二十師團不斷抽兵南下,太原城的日軍兵力少了許多,太原兵工廠、育才機器廠的守備大不如前!
這個時候有特彆熟悉工廠的人想偷偷混進去廠裡偷運點設備出來,確實是有機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