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不慕長生,義道獵妖傳,木講,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這一日農曆五月十六,寨中家家戶戶都在采摘山花裝飾自家庭院,為即將來到的“阿歐令”節做著準備。羌語阿歐令是花兒的意思,每年五月十七,山花正豔之時,金童山三個大寨便要團聚一處,從七八歲的孩子到鶴發童顏的老人,都要唱“花兒”,以歌代言,祭山拜神、互訴心事;年輕男女也趁此機會互表愛慕。

人人繁忙,大人殺牛宰羊,磨麵、撈魚,做些薑湯粉魚、醬汁牛肉、牛肉雜碎、羊肉霍霍、黃酒泡饃;孩童們則漫山遍野采摘山花,農吉利、薔薇、鬱金香、芙蓉花、野玫瑰……除了裝飾門房,小孩子們也紮花環戴在頭上,每個人都忙裡忙外。

杜震卻是獨自下了山,在那洮河邊上,用一根樹枝抽著樹乾。

“小孩,你可聽得懂漢話?”身後傳來一個男子的聲音。杜震轉回身,見那男子身高七尺,冰胎玉質,盤髻束發,頭戴平頂方冠,身著白裳丹文裙,紫金繡文霞帔,束青文腰帶,白色長履,看樣子他有四十歲左右的年紀,道貌秀異,身背一把長劍。

“你叫我作甚?”杜震不以為然地回道,依舊抽打著樹乾。

“看你穿著,還以為你是羌人小孩。你為何一人在這裡,似有心事?”那男子問道。

“我的事你又管不來,少問為好。”杜震煩道。

那男子卻是笑了,他道:“你小小年紀,竟然心事重重啊?哈哈,你尚未告知你因何煩心,怎知我管不來?”杜震停止抽打,轉身對他道:“我爹娘被人所害,楊叔卻從來不告訴我仇人是誰;我身子軟弱,讀了不少經傳,卻隻有養生之法,無強身健體之術,更無與人用強的法子;不說為爹娘報仇雪恨,便是現下我被彆的孩子欺負,也是無力還手。你能管得?”

那男子又是一笑:“沒想到你小小年紀,卻是一堆煩心事。不過,你想強健身體,隻是為了有力打架為爹娘報仇嗎?”杜震梗著脖子,說道:“你爹娘有沒有被人殺?你有沒有被人欺負過?”那男子一愣,回道:“沒有。”杜震繼續道:“那你怎能體會我的感受?”那男子道:“卻是不能。”杜震惱道:“不想與你多說。”

“我有強身之術,可讓你力大無窮、身輕如燕;更有強人武技,可讓你入萬軍之中取敵首領。”那男子見杜震甚有性格,便想試探與他。

杜震聞之,驚道:“真的?你可不許騙我。”男子又繼續說道:“不過你若學了去報仇,隻會讓你身背殺孽、戾氣纏身,心惶不安,難免落個惡疾纏身不得善終的下場。你還願學?”

杜震畢竟孩童,聞聽此言難免有些害怕,他想了想道:“可還有彆的法子能讓我強身,又不會遭此下場?”男子笑道,“強身健體小術矣,武功之技與人用強也是小道。我還有一套長生之道,不僅能使你體如金剛、搬山弄海,還能延長壽命,亦或登仙。”

杜震聽了,竟未喜,反而低聲說道:“這些你都能教我?”男子回道:“可以,不過……”杜震一抽手中樹枝,道:“我就知道你不會輕易教我。”

那男子哈哈大笑:“你這小子,天大的好事落在你的頭上,你竟然一點也不高興。想當年,我的師傅可是七試於我才肯傳了我。”杜震問道:“如何試你?”

那人回道:“這第一試,受辱不退。自我拜師之時,師傅每日辱罵於我,足有百日,我終未退卻;第二試,不為美色動心。一日師傅遣我到一茅屋,用美顏女子試探於我,我也未動心;第三試,見金不取,我一修道之人,要金何用?此試也過;四試見虎不懼,死生有命,吾何懼哉?五試被誣不辨,我不談他人之過,如何不過?七試舍命從師,我專心侍奉師傅三十餘年,師傅才肯傳道法,一日師傅跳崖,我亦隨之,才得真道。”

杜震聽了,瞪大眼睛道:“好麻煩啊。”男子聽了,他回道:“我與你就一個要求,若你答應,我便傳你長生之道。你可要知道,殺人武技天下萬種,長生之法世人難求。”杜震想了想道:“你便說來聽聽。”那人笑道:“你這孩子真是不識的稀奇,這般倒似我求著教你了。”杜震聽他說完,坐到地上,歎口氣道:“你七個條件變作一個要求,雖然數目是少了,但是我覺得難度比你那七試更是大了。不過我先說給你聽,我可等不了三十年。”男子聽了,不由一愣,轉而大笑,“哈哈,你這小兒甚是聰明,若你學道,或許不出百年便能登仙。”杜震一撇嘴道:“彆說的那麼遠,先說說你的要求吧。”

說歸說笑歸笑,那人立時正色道:“很簡單,我隻要你忘卻心中仇恨。”杜震一聽便擺手道:“你這要求,我做不來。你還是教我殺人武技吧,就是落得再慘的下場,我也得報爹娘之仇。”

那人一聽,有些惱道:“你真是不知道好賴,天下多少強者想要長生,又有多少王者心慕不死,你卻是辜負我的好意。不教,一個也不教了。”那男子心說自己當年為了學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現如今自己等同白送上門,人家卻是拒絕了,雖然麵前是個孩子,但他臉麵上還是難堪起來。其實他本是好意,想讓這孩子忘卻煩惱,快樂成長,現在卻是被人當做盆水,潑的一地稀碎。

杜震比他更怒,道:“小氣,不教便不教,不與你說了。”他說完便向金童山跑去,一邊跑,一邊生氣,他怨自己竟然信了一個陌生人的說話,沒想此時一股惡氣湧上咽喉,旋即暈倒在地。

那男子本來正望著杜震的背影道:“唉,可惜了,這麼靈光的孩子竟然全無向道之心。”正自歎息,卻眼見杜震一下側摔倒地,他立時趕到杜震摔倒之處,抱起他道:“小孩,你怎麼了?”見杜震不語,他趕緊搭住杜震手腕脈搏診看,突然驚道:“屍陰之氣!”他站起身來,抱著杜震向空中一跳,兩人竟然憑空消失。

金童山下的一處山洞之內,那男子頭上滲出豆大的汗水。原來他正導氣入杜震體內,逐那股屍陰之氣。

這股屍陰之氣正是當年嬰兒時的杜震從鬼師李鴻海體內吸入自己體內的。這氣並不傷人性命,卻是敵對體內陽氣。七年來,杜震身形瘦弱,比同齡人個子也矮,外貌行為越來越不像男孩那般陽光孔武,卻有幾分女孩的陰柔秀氣。他不僅缺乏陽剛,身體也甚虧氣力。

三柱香後,那男子收功,自言道:“李鴻海,幸虧你還未修到屍仙修為,老夫倒還能逼出你的陰氣。隻不過,這股陰氣在這孩子體內長年累月串行,倒也費了我不少功夫。”他卷起寬大的衣袖,拭了拭頭上汗水。

此刻杜震緩緩醒來,見那男子正在身旁,問道:“這是哪裡?”男子回道:“山洞之中。”杜震緩緩站起身來,環看一周,這山洞他經常來玩,倒也認得。“我要回家了。”杜震顯然不知道那男子為他療傷之事。

男子問道:“小孩,你可認得李鴻海?”杜震聽也沒聽過,回道:“不認識。”男子又問:“你可知道自己為何會暈倒?”杜震淡淡地道:“我從小便這樣,不打緊的,醒了就好。不跟你多說了,回去晚了,楊叔要罵我的。”他說完便自己跑出山洞回家去了。

男子自言自語道:“金童山上太過吵鬨,我先到對麵玉女峰上躲躲清淨,改日再去與他這位楊叔問問清楚。”說完,他又運起縮地之法,轉瞬到了玉女峰上。

亭亭玉女峰,插花為誰容。不作仙子命,隔河望金童。與金童山相隔一條洮河,北麵有一座玉女峰山,此山草色青青,一派秀色,野花叢生。有詩為證:玉女祠邊春草新,芙蓉朵朵綠華勻。山上又有成群翠鳥,名為“撈魚娃兒”,每到夕陽時分便到山下洮河覓食,陣勢極大如箭穿星流,飛往不絕。

相傳古時候,天宮有一玉女仙子騎乘天馬下凡到了岷西,玉女子帶天馬在洮河邊上飲水,忽來一匹母馬,天馬竟動了春心與它交配。玉女深知觸犯天條,不敢再回天宮。

她一個人躲在山洞之中,甚感孤獨。一****到洮河邊上散心,忽然看到一位模樣俊朗的書生小夥正在欣賞河岸風景。那書生忽然見了玉女美貌,竟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玉女見了他的呆樣,甚覺好笑,於是二人便交談起來,原來這書生叫做“二郎”,二郎與她直聊到太陽下山才不舍離開。二郎回家之後整夜思念玉女,於是每日前來洮河之邊,隻為等到玉女與她聊上幾句。

兩人每日談詩作賦,漸生情愫,可是玉女仍心念有朝一日能返天宮,終不敢接受二郎心意。一日天馬帶了母馬與一匹小馬歸來,見此溫馨情景,玉女終於感悟長生不老倒不如有眷侶相伴,二人終於結為夫婦。可惜好景不長,此事始終被王母知道,王母將天馬處死,又將玉女封在洞內,要她思過千年。

二郎方才知道玉女不是凡人,難舍分離之苦,終日在洞外哭泣。玉女勸告二郎另娶女子,過凡人應過的生活。書生哪裡聽得她勸,仍舊天天到洞外陪守玉女。就這樣三年之後,二郎相思成疾,留下一副白骨在洞外繼續等候玉女千年刑期。

千年期滿,封洞解禁,白骨依在。玉女見二郎屍骸,心如刀絞,歇斯裡地。王母又來召她重返天宮,玉女決意不返。她將二郎屍骨埋葬,終日在墳前守護,又過千年,玉女與二郎墳墓化成兩座山峰緊緊連在一起。王母怒極,用大法力將此二山隔到河岸兩邊。

玉女峰與金童山隔河相望,永世難聚,堪稱曠世悲歌。不過,昔日天馬與凡間母馬卻是繁衍出後來的涼州大馬,一失一得,不失不得也,天道使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