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一章 拜師,大宋布衣宰相,平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先生!我還想再測一字,問問爹爹的健康。”眼見年幼的少年這聲先生叫的充滿了敬意,那個隨從忙不送地重新在方桌上放了一枚十二兩半銀錠。

心滿意足的楊帆鄭重的說道:“小衙內真是孝心可嘉,那就請再寫一字”

“先生!我寫好了,就這個健康的‘康’字。”

依據拆字解字法,結合少年的落筆時間,楊帆很快就完成了解字取意。一看結果這個字的本位卦象,隨口便朗聲讀出了如下的卦辭:

“落筆健康必有恙,若問此恙起何方。必是北方冰水地,金戈鐵馬金屬傷。若是平民臥在床,就算官身也拄杖。真龍隻能把病藏,偶有疼痛難登堂。”

這卦辭一出口,眾人皆是大驚。唯獨那個年幼的少年,依舊嬉笑如常,連續誇了三個妙。“先生真是活神仙,不知此頑疾是否還有其他大礙?還望先生知無不言。”

一直不敢懈怠的楊帆,察覺眾人的異樣之後,腦子立刻高速轉了起來。

依據楊帆對宋史部分的回憶,清晰記得宋太宗趙光義在第一次北伐幽雲十六州的時候,在高粱河之戰曾被遼兵射中足麵。因為傷口沒有處理好,成了折磨人的頑疾。為了不影響朝廷氣象,趙光義總是強忍足疾處理政務,接待臣工。這些事情竟然和自己隨口背誦的卦辭驚人的相符,心頭不由一凜。

猛然想起昨晚在客棧門口,曾聽人說這月二十日,是當今國丈乾州防禦使李英的花甲壽。更是驚的目瞪口呆,心說;這是怎麼回事兒嗎?擺攤測字第一天,竟會遇到未來天子測當今天子的事兒。

對於這個李防禦使,楊帆同樣不陌生,當然這僅限於史書中。知道他有個女兒,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妃嬪,地位雖然不高,而且早在太平興國二年就過世了,但是她卻生了兩位了不起的皇子,分彆是皇長子和皇三子。

自從皇長子被選為皇儲,移居東宮之後,原本根本夠不上稱謂國丈的李防禦使,因為外孫的貴氣蔭庇成了國丈。楊帆估算他的歲數,現在差不多也該六十了。

難道,莫非……他們兄弟倆是宋太宗的皇長子和皇三子。想到這裡楊帆不知道該喜還是憂。心說:不會這麼巧吧。但是仔細一想,要是不巧才叫奇怪。

看看眼前兩位衙內,年長的脾氣雖然暴躁,但是也有機敏果敢之氣,舉手投足間洋溢著軍人的風範。年幼的看似一個嬌生慣養的頑童,實則聰慧異常,特彆是他對撥浪鼓的癡迷愛好,正好佐證了楊帆的判斷。

在史書中,他不光喜歡玩撥浪鼓,還喜歡玩撥浪鼓的女孩,而且後來真給自己找了會玩撥浪鼓,愛唱鼓兒詞的皇後。這個皇後就是曆史上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的劉娥劉後,北宋第一位攝政的太後。

楊帆是越想越覺得不可思議,額頭上的汗珠更是不停地滴落。做夢都想不到眼前這個黃毛小子,就是開創鹹平之治的宋真宗趙恒。不過,這個時候他還不叫趙恒,也不叫趙元侃,而是叫趙德昌。那個年長的少年,此時也不叫趙元佐,叫趙德崇。“德”字輩是太祖趙匡胤欽定的,趙廷美案後,他們兄弟的名諱全部被太宗趙光義改成“元”字輩。

宋朝的皇子們,都是出生時起一個名字,將來冊封王爵的再禦賜一個名字。要是有幸登臨大位,更要讓禮部的官員們絞儘腦汁,為自己改一個特立獨行的名字,方便以後名留青史。當然還有一個意義,就是防止自己同宗再有人為了避諱改名。

假如他們是生在網上登記備案的現代社會,改這麼多名字,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可惜,這是他們稱王稱霸的時代。苦了我們這些寫手,既要尊重事實,還要想辦法讓大家不至於被這些名字混淆。在本書中,我就一直堅持用皇長子,皇三子的排序做代號吧。

“先生不用緊張,依先生的神通想必早已知曉我們兄弟的身份。不管先生今天說了什麼,都隻會是我們三人的秘密。”皇三子說完,連忙揮手示意隨從們後退。隨從不但依命後退,還用身體劃出一道警戒線,避免閒雜人員打擾。

楊帆想了半天,一時不知怎麼稱呼他們,也擔心說錯話危及自身安全。於是便裝傻充愣地大聲說道:“小衙內不必擔心,這頑疾除了偶爾發作,疼痛難耐。其他諸事兒都無大礙。”

見他這幅光景皇長子趙德崇噗嗤笑出聲來,半開玩笑道。“先生不用這麼謹慎,難道我們兄弟是洪水猛獸不成?請問先生可有什麼良方幫爹爹消除疼痛。”

“請恕我直言,令尊的箭傷,當初本就耽擱時日太久,而且傷口清洗的不好,也沒人敢幫他完全割除死肉。造成瘡毒遺留體內,才有今日後患。”

楊帆努力回想著,一篇由日本宋史研究團隊發表的論文。直接引用上麵的內容分析宋太宗的足疾,說給他們聽。說到一半,一想到日本人研究的這麼細致,心裡真不是個味兒。

“再加上他害怕長了遼人的氣勢,刻意隱藏了病情。強忍疼痛做事,造成舊疾又生新病。所謂法不責眾,良藥難治群病。恐怕他後半生都要飽受頑疾折磨。”

“先生的神通真是厲害,這件事兒好像親見一般。”皇長子趙德崇一邊作揖一邊說。“請受我們兄弟一拜,還望先生想儘辦法,幫我爹爹治療此疾。這點心意不成敬意,日後回京定會重謝。”

對於他們兄弟倆兒親自奉上的金豆子,楊帆毫不猶豫地笑納了。心說;厲害個屁啊,這都是小日本鬼子的研究成果。

“我們叨擾先生多時,實在不好意思。這時日也不早了,今天還要趕路,就此彆過。”皇長子趙德崇說話的語氣,儼然已和初見時大相徑庭,這讓楊帆心裡很舒暢。

“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

皇三子趙德昌也學著兄長的樣子,抱拳施禮。剛騎到馬背,好像想起了什麼,便立刻縱身跳下馬,大步流星返回到楊帆的卦攤前,再次施禮道:“哦!對了,差點忘記請教先生名號,不知該如何稱呼先生。”

“名號?”楊帆還真沒顧上想名號這東西,略微沉思片刻,就把自己的戶貼遞給了皇三子趙德昌。

“敢於直接用戶貼示人,楊先生真乃光明磊落之人。哇!竟然還是我大宋朝的忠烈戶。”

皇三子趙德昌又是一臉恭敬地合上戶貼,並且附上一本從懷裡取出的精致的金冊子,雙手捧著遞給了楊帆。楊帆也學著他的樣子,用雙手接了過來,卻不敢翻看那本金冊子。

“這是昌兒的玉牒,誠心想拜楊先生為師,學習你的神能異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