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吃菜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45宗室猛人,亂舞初唐,最愛吃菜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二同誌清清嗓子,拿出他看家的本事,把自己的身世編了一個天衣無縫,精彩紛呈。直聽的李二一會兒呼吸急促,一會兒義憤填膺,甚至高興時都有些手舞足蹈的跡象。

故事不算短,但在李二聽來好像根本沒用多長時間。

其實李二隻要是想聽聽關於老子傳授小二本領的那一節,可惜,小二就像一個高明的拍賣師,總是在最合適的時候才會一錘定音,讓李二聽的熱血沸騰,又倍感可惜。

“混賬的東西,自己不學無術,連大幸運降臨都不知珍惜,朕真想現在就把你砍了!”這是李二在聽到小二到最後都不知道那個夢裡出現的怪老頭兒就是太上玄元真君時,怒極而言。

小二其實挺能理解李二的心情的,畢竟把老子當做祖宗一樣供奉,最後居然一眼都沒有見過,偏偏被他這個不學無術的小乞丐遇到了,還不認識,換成誰都會急。

可惜啊!今天是給你講神話故事呢,你可千萬彆入戲太深啊!小二這樣腹誹李二陛下。

等小二同誌好不容易講完了,他就靜靜的站在那裡等著李二自己回味。

“你再仔細講講遇到長者後的事情,朕需要仔細聽聽。”李二還是說出了自己的要求,沒辦法,他現在非常需要有個人能站出來告訴天下百姓,這個世上是真都有太上玄元真君的,而且他也想讓這個太上玄元真君的弟子來昭告天下,他李二是名正言順的皇帝,是上天認可的。

好吧,小二同誌隻好再次把那段細節講了一遍,最後道:“陛下,其實沒必要這麼在意的,您是皇上,您說出的話那就是金口玉言,其他人可以不認同,但他們是不能反對的,這就是權威。”

小二鬼使神差的居然說了這麼一句,說完後自己都有些傻了。看來是真傻了,居然當著皇帝的麵兒教人家怎麼當皇帝。

“恩?”李二同樣傻了,這是李小二說的話,怎麼感覺比自己好像還理解這個皇位象征著什麼呢?

“陛下,小子胡言亂語,你可千萬不能怪小子啊!”這就是小二的長出,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能夠找到最恰當的方法來化解危機。

此時他要是還一本正經的和李二說的話,估計李二又會覺得這個家夥有什麼目的了。這樣看似插科打諢的語調說出來,李二隻會覺得小二同誌就是個沒膽量卻有喜歡出風頭的人。

一個這樣的臣子以李二陛下的能耐是相當容易掌控的。

“行啦,朕不是那麼小氣的人!”果然李二也用上了這種語氣,看來是真的沒生氣。

李二現在沒心情生氣,他聽完小二說的身世,不管是真是假,起碼這個故事編的相當的好,基本上沒有漏洞。那麼接下來李二考慮的就是如何把李小二的能量和這個故事發揮出最佳的作用,讓朝中那些指望著他低頭的官員們好好清醒一下,帝王的權威是不可挑戰的。

他微微低著頭,背著手緩步走向胡床,然後又緩慢的坐下來,抬眼看看李小二,又想想接下來做事的步驟,再次看看李小二,忽然臉上有了少許的笑容,看在小二眼中,那就叫“狐狸又有奸計了!”

沒錯,李二已經想到辦法了,不過這件事情要想去完成的好了,那就必須要用到眼前之人。

問題又回到了初始,李小二是個可用之人嗎?會對自己忠心嗎?他確實沒有問題嗎?

李二又開始糾結了,好在當皇帝最大的好處就是自己有麻煩的時候,總能找人來幫他一起解決麻煩。所以李二讓小二留下了,又叫人去叫李孝恭和李道宗前來麵聖。

這兩人都是李世民的親戚,是那種不出五服的親戚,相互間是表兄弟的關係。

李家的這兩輩人確實是人才輩出,不去說李淵那一代,單說李世民這一輩人就出了好多良將賢臣。李孝恭和李道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孝恭有多大本事呢?可以這麼說,大唐之所以能一統天下,有一大半兒的功勞都是李孝恭的。

李世民征戰北方,而李孝恭率兵從長安出發,對江南地區進行征討。他先是入兵巴蜀,直接招降了巴蜀三十餘州郡,把天下地勢最艱險的地方收歸大唐。

之後又帶兵平滅江南蕭銑的勢力,蕭銑的先祖曾經也是當過南朝梁的皇帝,可以說他們家族在江南那絕對是龐然大物。

而且蕭銑本人也是個有本事的人,大唐北方基本上已經完成了統一,偏偏江南之地大多數百姓居然擁護的是蕭銑的統治政權。

這樣的勢力,李淵李世民是都不遠看到他存在的,於是李孝恭便帶兵去了,他的隊伍中還要一個名人,就是後來的衛國公李靖。當時李靖都是他手下的一個參軍,可想而知李孝恭有多厲害。

在李孝恭大軍麵前,蕭銑的那點兒勢力實在不夠看的,最後李孝恭和李靖雙管齊下,蕭銑政權便土崩瓦解了,連蕭銑本人都被活捉,押回長安斬首,江南大定。

江南歸唐,對很多南方的地區武裝都造成了深深的恐懼,他們擔心不知哪一天,李孝恭就會帶著隊伍出現在他們家門口,到時候可就沒辦法了。於是從嶺南開始,陸續有地方勢力上表李淵,願意歸順大唐。

就這樣,沒過多長時間,嶺南四十九州郡望風而降。

這是什麼本事?人沒去,名聲傳過去了,就嚇得全都投降了,李孝恭的手段可見一斑。

按說到此為止,天下大定了,李孝恭也該放馬南山,回長安享福了。可惜事與願違,還真有人不想叫他過好日子。

武德六年冬月,湖州的輔公拓造反了。而且這個人還算有些本事,沒幾日就聚集了數十萬兵馬,占領了湖州周圍十幾個州縣,明顯有種隋末割地稱王的跡象。李淵隻好又把離得最近的李孝恭派了上去。

李孝恭依舊是那個李孝恭,沒用五個月就把這幫叛軍鎮壓了,生擒輔公拓。期間什麼斷糧、火燒、水攻、偷襲、誘敵等等計策是層出不窮。

後來跟著他征戰的李靖就說過,如果不是孝恭不理軍事,那他就不可能成為大唐第一的統兵之人。李靖可是後世被稱作軍神的人物,能讓這樣的人物發出這樣的感慨,李孝恭名不虛傳。

可以說李孝恭一人就為大唐打下了半壁江山。

人都說功高震主是大忌諱,所以李孝恭很乖巧的在功成名就之後選擇了放棄兵權,回到長安,當上了宗正卿。

宗正卿就是大唐管理宗室的部門宗正寺的最高領導,主要就是負責一下皇室成員的封賞、貶謫以及皇室的一些活動。

相比起李孝恭而言,李道宗的成就不怎麼顯眼,但在李氏家族中也算是強勢的一人了。

李孝恭打下了大唐江南的半壁江山,李道宗則是幫著李世民打下了另一半。

基本上大唐北方統一戰爭李道宗都參加了,而且也是屢戰屢勝,和李世民兩人將大唐王朝的中心區域拓展了不下千裡。

這還不是他最大的成就,後人說起李道宗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對外戰爭中的輝煌戰績。

大唐初立,周邊那些國家一個個虎視眈眈,這時候就需要有人站出來為大唐打出名聲和霸氣來,這個人就是李道宗。

史書記載李道宗北擊突厥七次,次次都是大獲全勝,死在他手下的突厥人數以十萬計。

西滅吐穀渾,李道宗率兵在無人之地千裡奔襲,追擊吐穀渾伏允可汗,大敗其軍,俘虜數萬,一舉將剛剛有些恢複生機的吐穀渾直接打回到了解放前,之後不久吐穀渾便滅國了。

五十多歲時李道宗又跟隨李二征討高麗,屢破敵軍,新城、蓋牟、遼東、安市等高麗大城基本上都被李道宗打了個遍。

後來由率兵北上征討薛延陀,俘虜可汗咄摩支,大勝而歸。

看看他的戰績就知道,大唐四方蠻夷基本上都被他打了個遍,而且從來沒有打過敗仗,這才是真正的大唐對外戰爭的第一人。

禦跳梁小醜於國門之外,展大國雄姿於世界東方!

李道宗,你是好樣的!

李二要叫的就是這麼兩個人,既是宗室裡最有威信的兩人,又在朝堂上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親戚。

李二的目的已經很明顯了,這是要將老子認成祖宗這件事情完全程式化後公之於眾了。

小二也清楚自己在這件事情中起什麼作用,說白了,就是一個走在前台的托兒。為的就是引起大家的注意,然後李二陛下就可以以這個名義光明正大的宣布自己就是老子的子孫,而且自己當皇帝也是得到了上天認可的。

小二不想參與也沒辦法,人在屋簷下,需要低著頭的。

沒一會兒李孝恭和李道宗兩人就進了甘露殿,讓小二沒有想到的是,明明聲名顯赫的兩位名將,看上去居然是又小又瘦,還黑不拉幾的。乍一看絕對能當做是街上賣烤紅薯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