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黝黑蝸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趙信的小心思,三國之任務係統,居然黝黑蝸殼,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韓變這句話沒頭沒尾的,但華佗還是聽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他深深地看了韓變一眼,說道:“他的本事已經很不錯了,為人也算勤懇。”

“那麼……先生願不願意收下他為弟子?不求先生能傳下衣缽,但求先生能多教他兩手便可。”

華佗深深地望了韓變一眼,他雖然醉心於醫術,卻絕非不通人情世故,韓變對他提出這樣的要求,既是想要讓周正的醫術得以提高,能更好地為他所用;同時,這又何嘗不是表明了他不會強留華佗的態度?

華佗點點頭,心中承了韓變這個情,道:“隻要他本人願意,能收到這樣一個弟子,老夫也求之不得。”

等周正煎好藥,韓變將此事說與周正聽,周正哪裡會拒絕?當即就準備好了拜師的禮儀,正式向華佗拜了師。

就這樣,華佗一連數天時間,都留在常山,一邊觀察趙信的身體狀況,一邊帶著周正,傳授技藝。

華佗的醫術果然非凡,四天之後,趙信所受風寒的症狀,已經去得七七八八,隻是畢竟沉屙已久,他的身體仍然非常虛弱。

據華佗所言,以趙信目前的狀態,隻需要再休養一段時間就行了。

原本按照華佗的打算,是確定趙信無礙之後便會離開,但看在收了徒的份上,他決定多帶周正幾天。

這一天,韓變突然得到消息,說趙信求見。

趙信一進來,就單膝跪地,對韓變拱手道:“活命之恩,信沒齒難忘!”

韓變臉上洋溢著笑容,連忙去扶起趙信:“炳德(趙信的字)你何必如此?”

趙信有些赧然。

最初韓變見他之時,因為誤會,鬨得很不愉快。

誤會解除之後,他卻因為不認為自己的病治得好,而對懷有好意的韓變態度非常不好,還是韓變硬生生派人去“請”他到這裡來治病的。

如今,他能夠活命,固然是因為華佗的醫術好,但華佗為何要給他治療?還不是因為韓變的請求。

誠然,華佗作為神醫,擁有一顆仁愛之心,如果知道他患了風寒,肯定是會治療他的。

但是,沒有韓變發布榜文,華佗會得到這個消息嗎?

更不用說,他能堅持到華佗到來而病情不惡化,周正的調養功不可沒。而周正,聽從的是韓變的命令。

所以,趙信固然對華佗、周正十分感激,但他最感激的,還是非韓變莫屬。

這世上有的人是那種升米恩,鬥米仇的類型,對他有大恩的人,他反而會用仇恨來回報。

但這世上也不乏知恩圖報之人。

趙信身為趙雲的兄長,便是這種類型。

韓變對他有救命之恩,這種大恩大德,他能用什麼回報?

毫不猶豫的,趙信拒絕了韓變的攙扶,固執地半跪在地上,堅定地說道:“大恩大德無以為報,信願為君牽馬執鞭!”

牽馬執鞭,毫無疑問,趙信已經表達了他效忠的意思。

韓變對趙信一直很欣賞,最開始是因為趙雲的緣故,之後則是因為他的性格。

如今趙信準備投效他,他哪裡會不答應?

更何況,趙信的能力並不差。

52的統率雖然顯得太低,但他卻有77的武力值以及銅色的長槍精通技能,除了潘鳳之外,韓變身邊還沒有誰的武藝能超過他。

經常玩三國誌一類遊戲的玩家,通常都對武將有超乎尋常的收集癖。

隻要不是自己本來就討厭的武將,哪怕是一個屬性、技能都很垃圾的武將,玩家都願意將他招至麾下。

更不用說趙信的能力還不算垃圾了。

韓變還是深深地望了趙信一眼。

趙信表示效忠,除了報恩之外,未嘗沒有其他意思。

他的弟弟趙雲,還在拜師學藝,如果知道他患病被救,以趙雲的性格,肯定會報恩。

到時候,趙雲未必便不會因為想要報恩,而給韓變效力。

如今趙信自己效忠了韓變,救命之恩就已經償還了,趙雲也就不必背負報恩的壓力了。

韓變並未說破,也沒有拒絕趙信的效忠。

打從一開始,他救治趙信,就沒有挾恩求報的想法。

如果韓變以這件事為引子,用恩情硬要趙雲加入,的確有成功的可能。

但是趙雲是何等的人物?

遊戲裡麵喜歡將趙雲設計成為一旦投靠,除了勢力滅亡,否則絕不會被其他勢力所用的“不會背叛”型的武將,然而事實當真如此嗎?

韓變記得,趙雲出場時,曾經說過,他本來是袁紹的手下,隻是覺得袁紹成不了事,才轉投的公孫瓚。

這不是說趙雲不夠忠誠,而是他的忠誠,也是分人的。

這就說明了,趙雲並非是不會背叛,而是在他選定主公之後,才不會背叛。

像是荀彧這種出了名的忠貞之士,不一樣是背棄了袁紹而選擇的曹操?

所以,韓變是希望得到趙雲的效忠,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效力。

救治趙信,僅僅是希望刷一刷跟雲哥的好感度而已。

趙信效忠韓變,對韓變的計劃沒有一點壞的影響,總不至於趙信效忠了他,趙雲就會對此不爽吧?

所以,對於趙信的小心思,韓變反而是樂得見此。

至於趙信的使用,韓變並不打算像郝昭、南宮飛、呂威璜這些人一樣,派入軍中。

一來趙信還沒有完全康複,不能進行太劇烈的運動。

其二,就是趙信的統率實在太低,入軍中的話,要麼是當衝鋒陷陣的猛將,要麼就隻能當一個屯長之流的中層軍官。

前者太危險,後者太浪費他的一身武藝。

倒不如把他帶在身邊。

想來,趙信的忠誠度是不需要他懷疑的,當作護衛統率應該最合適。

而與此同時,距離縣城不遠的趙家村口,來了一個二十多歲,英氣勃勃的年輕人,他牽著一匹黃色的駿馬,另外一隻手上拿著一柄長槍。

年輕人來到村口,心中輕輕一歎。

終於是回到了家鄉!

歎息過後,年輕人便牽著馬匹,向村裡走去。

遠遠的看見一處民居,年輕人便忍不住高興起來,大聲地喊道:“兄長,我學藝歸來了!”PS:鞠躬感謝書友“我為良人”和“風丿繼昌”的熱情打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