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簡如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旱情,重生之名門長姐,心簡如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還未進入五月,窗外樹上的知了就聲聲叫個不停,京都不少人家已經用上冰了,一時間京城裡冰和糧食的價格便開始上漲了。

安宸早已在莊子上屯了足夠的糧食,雖然想過要給皇帝舅舅提個醒,可是去年年末的那場大雪都讓大家相信今年會有好收成,就算說了皇帝舅舅也隻會當自己是小孩子敷衍過去,希望到時候自己屯的那些糧食能多救幾個人吧。

進入六月,太陽更是炙烤著大地,除了端午時節下的那一場雨,京中已是多日不見黑雲了。

而城外,百姓跟是叫苦連天,本就青黃不接等著收了這批糧食活命,如今成片的田地上即將收割的冬小麥乾如稻草,上麵顆粒乾癟,有的甚至是顆粒無收,而春季剛栽下的春小麥也都奄奄的耷拉著葉片,沒有一絲光彩,田間地頭的百姓個個麵黃肌瘦哭喪著臉,絕望的望著這些一點就著的秸稈。

七月的時候,京城接頭便出現了不少麵如菜色的人沿街乞討,京兆尹也接到了好幾起糧食商鋪被哄搶的案件,各地報旱的折子也都先後到達了皇帝的案頭。

這樣的百年大旱實屬難見,皇帝李崇也是一下子慌了手腳,隻得趕緊命令各地開庫放糧以緩解災情,宮裡也立即著手皇帝祭天求雨,祈福萬民。

也不知道上天是如何愛護子民的,這樣的大旱,還有接下來的大雪,似乎所有的禍事都聚在了一起,齊齊的向百姓們身上砸過來,不給一絲喘息的機會。

安宸早已吩咐青霜帶著王宜玉回去了莊子上給王成幫忙,府庫一開,各家也紛紛搭起了粥棚,安家的這個小莊子壓力頓時減小了不少,再過半月便有一場大雨了。

全國就屬京都旱情最為嚴重,江南到底是水鄉,收成比往年減少了四五成,隻出現些許難民,七月底的時候,京都終於迎來了這個夏季的第二場大雨,春天播種的嫩苗也總算保住了。

安宸一邊關注著旱情,一邊也讓人留意京中是否有什麼流言。

壽王府那邊並不敢特意派人去盯著,壽王不過是淳王的槍罷了,腦子不好使卻還總是不服氣,被人利用也不知道。

淳王李勉已是經營多年,位高權重,自然有不少心腹安插在各府上,甚至安府,蘇氏便是李勉的一顆棋子,蘇家該是充當著李勉的錢袋子,原本一直不懂蘇氏為何能嫁給父親,那日婚宴淳王府的賀禮一到安宸便明白了。

祖父雖已歸隱,可在文官之中還是有些影響的,淳王登基,本就名不正言不順,即便他是帝王了,在曆史上還是會留下一段不光彩的曆史,文人自有書生意氣,有寧死不屈的正義感,而若是祖父到時候能站出來為淳王說話,自然影響也能減小些了。

皇帝舅舅即便才能平庸,沒有突出政績,可也沒有犯什麼大錯,先皇嫡子,最正統的繼承人,不是說廢就能廢的,這場災禍就像是在成就淳王的野心,惹怒上天,這樣的罪責百姓不會原諒,他們怪不了天,隻會把一切罪責歸咎在當朝統治者身上,淳王即便如今沒有想到利用這個機會,可是等到下一次的雪災降臨時,他一定會抓住機會的。

蘇氏進門這些日子倒也安分,每日都在老太太麵前立規矩,經常把老太太逗的哈哈大笑,府中下人也不少受過蘇氏的恩惠,對這位新夫人不如先前那般低看了,對幾個繼子繼女也都照顧有加,府中對她是一片好評。

淳王還未登基,安宸倒是不擔心她會使什麼壞,旱情過去,安宸也才想起自己一直擔心的事情似乎也要發生了,安嵐現在看著很是強健,可水痘卻也避免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類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