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可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九十章 侯爺手段 二,擎明,紅色可樂,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恩?”

聽了陳生的一席話,眾人感覺腦子不好使了。

很多東西聽的有些迷惑,但是若讓他們挑理,他們又找不到哪裡有問題。

大殿內忽然變得格外的安靜。

弘治帝高高在上,俯視著朝臣,一副儘在掌握的模樣。

但是其實他自己也不是很明白。

他最清楚的是,陳生話裡說過,百姓有飯吃,有事情乾,潛台詞就是他們不會造反。

底下的大臣們,不思進取久了,舊的思想也該轉變了。

若是自己將此事交給他們去做,他們肯定會想簡單的開倉放糧,根本不思如何徹底解決問題。

大人們看著高高在上的朱佑樘,又看了看站在武臣最前方的陳生。

心裡有了些許莫名的悲涼。

因為若是陳生的說法真的做到了,那將是巨大的功勳。

一個武將,能夠說出那麼多法子,不管行不行,都比大家夥要強很多。

到底誰才是文官!

不對。

這裡麵似乎有陷阱。

陳生說的那麼好,這麼多年來,不可能沒有人發現。

隻是若是真的如同陳生所言,這些可憐的百姓,確實有了活命的道路。

老百姓能夠活下去,就不會造反。就不會危害大明的統治,這是好事兒啊。

雖然隱隱約約感覺陳生說的一大堆似乎隱藏著陷阱,但是不少人想到其中的財富與機遇,瞬間有了幸福。

見到眾人的退卻,劉大夏不滿的說道:“一派胡言,天子腳下,首善之地,豈容商旅聚眾放肆!汝剛才所言,無非是賤農重商之術!”

陳生笑著說道:“這個簡單,若是走重農之策,也很簡單,您把大家的地分給百姓,那麼百姓雖然在荒年,也有足夠的糧食吃飯。不是不重農,而是京師附近的百姓根本就沒有多少田地,沒有地,怎麼重農!這也是為什麼明明是盛世,卻一遭災,百姓沒有任何抵禦能力。”

陳生的話很有衝擊性。

封建社會小農經濟中,普通百姓能活下來就已經很難了,至於抵禦自然災害,等於空想。

“我等自然是不在乎些許田地的,隻是一來這土地乃是祖上世世代代辛苦積攢所得,二來,不勞而獲亙古未聞,平白將土地分配給百姓,未必是好事啊。”有官員若有所思的說道。

“既然不能讓大家不勞而獲,讓他們去作坊裡工作豈不是更好?同樣是勞動取得獲取報酬,有什麼區彆?況且我大明的耕地數量有限,但是百姓增長的數量卻是無限的,要知道像我這種隻有一個妹妹的人家非常少的,一般人家哪個不是兄弟七八個,用不了多少人人口會不停的增長,諸位大人不想辦法讓他們勞作,莫非讓他們十個人種今天一個人的地嗎?”

陳生微微笑了笑,輕聲問道。

曆朝曆代,之所以會爆發農民起義,土地兼並是最重要的原因。而土地兼並,卻多少年來一直沒有解決過。

但是土地兼並這個問題,後來終究還是解決了,甚至到了新時代,政府已經開始鼓勵土地集中使用。

後人能夠解決的事情,大明人為什麼不行?

要知道陳生手裡,現在握著玉米和番薯兩種神器,陳生現在之所以不提這兩種糧種,一是因為現在種子數量還不夠多,二是因為陳生認為此次自然災害,是陳生的一次機會,一次推廣商業在京師附近發展的機會。

“荒唐,我大明堂堂天-朝上國,仁義治國,仁孝治天下,怎麼可以將黎民百姓的生死交給商人?若是商人用百姓的生死,來朝廷怎麼辦?”

一個老大人站出來,很嚴肅的問道。

該死的老政棍。

百姓們餓的吃不上他們不管,但是輕視商業卻永遠記在心上。

話說,還真相將老大人扔到街麵上,跟百姓們說說,這老大人不想讓你們吃上飯呢。

“渤海侯所言,不失為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可是商人多狡詐,又不事生產,此事為權宜之計還好,若是長久使用,會不會對我大明長久治安不利。”

戶部官員權衡了許久,提出了一個新的辦法。

畢竟是戶部,管收稅的,對商業和農業還是有個清晰的認識的,若是太多的人從事商業,那麼就沒有人安心種地了。

而國家的稅務,基本上收不到大地主和貴族的。

若是這些窮腿子找到活路,不好好種地了,那麼稅收定然是下降的。

“這位大人所言極是,不過商業可不是您所說的不事生產,商業在運作過程中,是產生價值的,以我們壽生商行為例子,我們一千人一個月印刷出書籍,是一般百人的作坊,百倍的量,這便是商業的力量。南宋雖然偏安一隅,但是其商稅卻是農稅的數倍,這也是一個證明。“

陳生笑著解釋說道。

陳生心裡很清楚,或許以前商業難以產生太大的價值。

但是在這個變革的時代卻不一樣,因為如今的時代,是科技爆發的時代,是大航海的時代。

商業可以爆發無與倫比的力量,他甚至可以孕育新的生命。

自己既然來到了大明朝,就該做些什麼。

他不希望大明做新時代的瞎子,他希望大明有一個向外望的窗口。

“嗬嗬,你說了那麼多,卻都是虛的東西,本官不相信你能做到。”

劉大夏冷笑了一聲,看了看沉默不語的三位閣臣,然後譏笑的看著陳生。

很顯然,他看不起陳生的努力。

雖然劉大夏不再說了,那是因為現在大家都沒有辦法,陳生說他可以,那就隻能他上。

若是這個時候,大家依然阻攔,那麼就是跟朱佑樘過不去了。

劉大夏雖然討厭陳生這無恥的嘴臉,但是也不會傻得跟朱佑樘死命在朝廷對著乾。

他現在要做的隻有等,等陳生最後解決不了問題。

京師一代民不聊生,到時候不管陳生有多麼風光,都會被打下神壇。

今日雖然瘦了點委屈,但是他日肯定能贏回來。

當然,還有些不明事理的禦史想要繼續叨叨一陣。

但是朱佑樘去不給他們機會,隨著一聲下朝,眾人魚貫而出。

陳生也沒有停留,眾人皆冷豔旁觀的看著陳生,他們在等,等陳生出醜的機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