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四章 煙幕,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戰爭如何開始,又是如何結束?就連連夜到達前線的民兵也不是很清楚,但是顯然,一支接近五萬人的鐵騎兵中了埋伏,民兵們隻是去收拾一個個殘破不堪的屍體。他們還帶回來了馬肉,而吃這些馬肉你得小心,因為馬肉裡麵會有子彈頭。

這大概是陸軍第一次把海軍用的縮小版機關炮用在了陸地上。

內衛送來的消息是,四團一次性把陸軍所有的機關炮和機關炮子彈給用光了。五萬人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掃倒了大半,剩下了失去了反抗的意願投降了。

戰鬥結束之快,讓很多遼國士兵都沒有反應過來。而四團利用這一點,隻用一個連偽裝成遼軍大搖大擺地進入秦州,秦州官員幾乎沒有任何抵抗就被抓了起來。

而聽到消息的各支援軍都受到了伏擊。隻是這些遼軍打仗打乖了,一看這明顯是用秦州做誘餌,誘殺援軍。他們就乾脆不管秦州,稍有接觸就撤退了。

四團果然沒有占領秦州,而是把俘虜,秦州的婦孺全部東遷。這和當初遼國攻打中原的情況非常相似,隻是輪到遼國被搶人口了。

李錦帶著熊濤、奚飛笑嘻嘻地回來。

後麵跟著長長一路的老百姓,還有兩三萬俘虜。

“這些遼人學乖了,泥鰍一樣滑。不是我們沉得住氣,舍得下本錢,不一定能抓住這幾萬人。想當年,在大靈河,我們用一萬打的可是快二十萬。一比二十還很輕鬆。現在不行了,費了老鼻子勁,準備了好幾個月,才吃掉了五六萬人。”

李錦說的這是風涼話呢?還是風涼話?

劉**隻能苦笑。要知道,遼國也不是傻子,也按照漢人的方法實行了募兵製和精兵政策。現在的遼軍已經不是劉**當時的遼軍,精銳程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五六萬人,還要加上一萬多俘虜。如果算跑散的應該有小十萬精兵,就這麼打沒了。

遼國又多少人經得起這樣損失?

吳夏從金德趕到長春州,一輛列車勉強開到了長春州。接近二十萬青壯年要向內地遷徙,彌補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他高興壞了。

劉**和室坊還能說什麼?他們知道渤海缺人。隻是沒想到,渤海居然連秦州都不要了。

“這些人沒有除了身體好,沒有什麼勞動技能,但是可以從事一些隻需要有力氣的工作。是在不行,我們的人帶一帶。也不費事。王爺說起來渤海有一千萬人,可是可用的真不多啊。”

高繼衝笑了:“你把人要走了,可是長春州的問題卻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我需要一條沿著大鮮卑山的防線,人員在明天夏天之前必須逐步配齊。”

吳夏嗬嗬笑道:“開春之前,我一定按照計劃調撥人員。”

這匹戰俘的接收,速度很快,畢竟各地缺人缺的厲害,就是蒙學為孩子們準備食物的人都十分緊缺。這也是為什麼吳夏現在是生冷不忌的原因了。

在接收這批人的同時,四團的尋找陷入困境的北方部落的分隊陸續回來,結果非常不好。找回來的人隻有幾千人而已,這些人混在戰俘之中,幾乎是不知不覺。

不過考慮到寒冷的氣候對於病毒的繁衍呈現壓製態勢。所以這些人都分配在金德以北的地區。

儘管如此,傳染性的風寒病症還是在南部開始流行,高繼衝帶著醫學院和衛生局的人隨著移民們開始往南走。

傷寒潮很快就蔓延到了大周和遼國人口稠密的燕雲地區。

而本來以為已經沒事的小水痘也開始在遼國北部的牧民中蔓延。《渤海報》發布了冬春交替的季節,北方地區有可能爆發傷寒和炭疽(小水痘)流行病的預警,並公布了預防以及治療的方法。

渤海第一次沒有禁止渤海報流入遼國,《渤海報》上說傷寒和炭疽是人類的公敵,非常危險,但是並不是沒有治療方法。遼國采取的封鎖。屠殺疫區百姓,滅絕疫區動物的行為不僅不能阻止傳染病的蔓延,反而因為隱瞞真相,導致百姓不能進行有效防範。並且企圖禍水東引。派大軍突襲渤海,意圖殺害渤海王。

現在渤海王不計前嫌,將預防和治療方法公之於眾,正是念在上蒼有好生之德,憐憫同為華夏子孫的百姓。

渤海大張旗鼓地搞醫療和保健,所有的官員。幾乎都出現在了各地。這把遼國和大周包括日本都鎮住了。

現在沒有人去管渤海到底是怎麼滅掉了遼國五六萬精騎,搜刮走了二十多萬人。更加沒人管北方部族到底是怎麼消失了的。導致整個北方,走上千裡也遇不到一個人。

既然沒人管這些,也肯定沒人管窟悅和蝦夷都在向北方移民。他們也在收容已經瓦解的北方各部族,並且這是在渤海的支持下進行的。

渤海師的搜索隊已經到達了黑河,而黑河,老一代的窟悅人是知道這個地方,並且有人也到達過這條大河。窟悅人和蝦夷人聯合起來,坐著雪橇車,成群結隊地越過結冰的海峽,登上大陸,建立居民點。

顯德五年,北方因為瘟疫而風聲鶴唳,柴榮留在開封沒動。但是準備了很久的大周軍隊還是動了,張永德和李重進大軍壓向江水防線,卻隻是佯攻。趙匡胤翻過崇山峻嶺,出現在了南漢的土地上。由於沒有柴榮在身邊,不用顧忌什麼仁義道德,趙匡胤縱容各個軍頭四處劫掠,其中左右逢源的五溪蠻搶的最為瘋狂。

趙匡胤在前麵搶,而潘美緊跟著善後,趙普卻安排人來平定亂局。

所謂不破不立,三個人的配合可謂天衣無縫。南漢各路大軍麵對潮水般湧來的劫掠大軍,毫無反抗之力。地盤迅速萎縮,隻剩下了沿海地帶。

趙匡胤也不能一直這麼搶下去,因為補給線的問題,南唐在後方的問題,大周軍隊不得不往回撤,可是各隻依附趙匡胤的蠻軍卻沒有撤回來,整個江南大亂。

這一仗,大周其實並沒有獲利多少,但是南漢徹底被玩廢了。

趙匡胤重用文臣,在各隻蠻軍中合眾連橫,始終不讓蠻軍團結起來,拉攏和分化策略被趙普等人玩得出神入化,畢竟大周是中央政權,軍力也最強,沒有哪一隻蠻軍敢單獨與大周軍隊對抗。現在趙匡胤帶著他們吃香的喝辣的,他們為什麼不乾。

趙匡胤打造了金甲華服,雕車鐵馬,每次出行都用華麗的儀仗,比當初柴榮在湖南的簡樸是天壤之彆。

李穀派人去斥責趙匡胤,趙匡胤說蠻族畏威不畏德,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彰顯大周的威名,對於平定南方有利。而並不是他本人貪圖奢華。

柴榮聽說後,隻是皺了皺眉頭,沒有加以責罰,反而賜予黃金千兩。想想也是,就算你在奢華,也是我大周賜予的,我柴榮有容人的度量。

南漢困難,大周軍隊對南唐形成了包圍。剛剛即位的李煜隻能上表,這次連國主都不要了,自稱唐王。(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