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唐滅吳,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蜀國被困住了,這是渤海的建議。

如果周軍要拿下蜀國,也不是不可以,特彆是在現在優勢這麼明顯的情況。但是渤海的建議是蜀國因為地形的關係,隻需要用極少了兵力就能困住百萬大軍。何樂而不為。

柴榮是真想把蜀國拿下啊。但是周軍剛剛一動,李弘冀也動了。

李弘冀從海上和路上兩線向吳越發起襲擊,用的是和大周非常相近的戰法。吳越太大意了,他們以為有大周的強大,南唐剛剛又吃了這麼大的敗仗,應該沒有能力進攻。但是他忘了李弘冀,李弘冀半脫離南唐,養兵養民這麼長時間,水軍都拿下了熊曾國和琉球。為的就是要除掉吳越。

吳越淬不及防,連跑和抵抗的機會都沒有。被畢德率領的艦隊長驅直入,拿下了錢塘,活捉了錢弘俶。

淮南軍隊攻取了蘇杭一代。吳越立還在福州的錢弘儇為君,收縮部隊,收住錢塘江以南,希望能夠尋找機會收複失地。

可是就在此時,李璟派馮延己勞軍,並請李弘冀回京。這次是李弘冀親征,柴克宏、李金全都留在淮南防備大周一直沒有動,實力最強大的禁軍。而且李弘冀也認為自己立下了赫赫戰功,有把主要的實力留在了淮南和琉球。朝中就算有人想對他不利,也不敢。

所以李弘冀就真的跟著馮延己回了金陵。誰知道一回金陵就被李璟軟禁了。

其實李璟也認為這個兒子當皇帝比自己可能要好,但是奈何群臣不同意啊。李璟隻是說朝中情形已經如此,要改變需要時間,讓李弘冀稍安勿躁。隻等時機成熟,就立他為太子。就是自己退位也是可以的。

武將弄不過文人就是這樣,他不跟你來硬的,來軟的。加上李璟答應淮南部隊,包括淮南水軍都不動,朝廷不插手。李弘冀就這麼留下了。

九月,當柴榮完成了圍困蜀國的時候。南唐大軍在李弘冀這根強心針的支持下。打下了吳越國全境。錢弘儇在福州*而亡。吳越國滅。

柴榮驚訝地發現,隻要李弘冀不死,南唐不能壓了,越壓。李弘冀說不定就真的當太子了。原本準備好的南征大軍不得不停下來。南唐的死穴就在於朝政都是由文臣把持,大家都希望過太平日子,不希望打仗。李弘冀是個異類。文武不協才導致南唐空有強大的國力發揮不出來,真讓李弘冀當了皇帝,想要打下南唐。沒有五到十年的準備,基本上不可能。

柴榮把除掉李弘冀排到了滅南唐的前麵。

而大周,也不是沒有隱患。

十月,柴榮任命慕容延釗為湖南留守,調趙匡胤到禁軍任殿前都指揮使。這是明升暗降。因為禁軍是張永德和李重進說了算。由於趙匡胤進入禁軍,禁軍開始操訓火炮。

而為了鑄造火炮和銅錢。柴榮詔禁天下銅器,規定除縣官法物,軍器次寺觀鐘磬鈸鐸之類所留外,自餘民間銅器、佛像,五十日內悉令輸官。給其值。過期隱匿不輸,五斤以上處死,不及者論刑有差。

這道詔令比摧毀寺廟的銅像更加嚴厲。一時之間,連老百姓中的佛像也全部被收繳了。

沒人敢在說話。你是要銅錢火炮,還是要佛像?

十一月,完成了整合的大周軍隊,包括紛紛開赴北漢和南唐邊境。不過這個時候,誰也說不好大周想做什麼。反正就是大軍壓境就是了。

顯德二年整個下半年,高繼衝都在遼河流域的農莊裡行走,不僅僅是為了三種主糧的種植問題。還有新引進的蔬菜和糧食加工烹飪問題。這可把符金定樂壞了,以前隻知道她學習的是膳食,現在才知道,她純粹就是貪吃。

已經能跑會說話的高仲均對高繼衝夫婦不親。甚至有些畏懼,但是成天纏著高悅和符金定。因為不管是高繼衝,還是王婉容,都很少抱他,不過現在,高繼衝經常把小家夥抓過來。放在自己身前,處理文件的時候,也讓小家夥看著。

“我小時候,我爹我娘就是這樣做的。”

高繼衝還是挺喜歡這個長得過分秀氣和安靜,有幾分害羞的男孩子。不過這孩子不知道為什麼,體質一直不是太好,經常會歪在高繼衝或者王婉容的腿上睡著。他不喜歡看書,看書就打哈欠,然後昏昏欲睡。也不像彆的小孩子喜歡運動,如果不是宓樂和陳摶過來檢查,小家夥的身體沒有什麼異常,隻是先天體弱而已。高繼衝都以為他是病了。

“算了,不要強求他,這孩子在我們身邊頂多還有兩三年,就得去育兒園。好的習慣比認識多少字要重要。”

王婉容不願意苛求小家夥。

其實同樣可憐的還有高寶兒,四歲的她被扔在旅順的育兒園裡,雖然說有女衛們照顧,其實不管是高保融,還是高鳳,還是楊繼嗣都沒有時間去看她。據說哭哭啼啼一個月後才慢慢融進了小集體。小姑娘也是先天體弱,不過性格比較活潑,在育兒園鍛煉調理後,身體已經不輸於同齡的孩子了。

吳夏往遼河跑的次數也不少,畢竟新的糧食作物產量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玉米成熟已經給了大家一個驚喜,按照渤海畝計算,畝產能夠達到八百斤。因為渤海的一畝要大一些。這還是第一年,大家沒有什麼經驗,確實套種下的產量。要是如果按照大周的一畝,也有六百斤左右。

到了土豆的產量,一下子就到了一千二百斤。紅薯的產量略微少一點,也在一千斤。

而在北方,產量比較高的小麥的畝產,渤海要高一些,約四百斤左右。這相差太遠了。

雖然實際上,由於間種和套種,真正一畝的產量至少是兩種作物,甚至三種作物的產量。可是中原地區旱地主糧的麥和豆類的綜合產量明顯如不現在的種植模式。

所有的人都很興奮,因為如果明年進行大麵積推廣,至少吳夏是送了一口氣,其他物資不知道,糧食是不用愁了。

不過高繼衝仍然把這次推出來的種植方案給否定掉了。

“王爺,農業司已經調降了玉米和土豆的種植麵積。”

看著高繼衝在文件上再次寫上“請再做研究”五個字,吳夏忍不住小聲道。

高繼衝摸了摸睡得小臉發紅的高仲均笑道:“我知道,玉米麵積已經不錯了。但是土豆和紅薯的麵積還需要考慮。這是因為要考慮土壤肥力。你們把豆類作物調得太少了。豆類雖然產量不高,但是它最大的好處就是營養價值高,並且能夠增加土壤肥力,而不是消耗肥力。所以在考慮間作,套種的時候,還要考慮到輪作。也就是不能一直在一塊土地上種植一種作物。玉米秸稈和紅薯的藤蔓可以用作飼料,不過同時也要注意把它們還田。我們不要一時的產量。”

高繼衝抬頭道:“之所以讓你們進行規劃,就是怕老百姓為了利益而不顧一切。天上突然掉下一個金娃娃,誰都想撿。可是撿這個金娃娃是需要代價的。政府不進行控製和宣傳,到時候悔之晚矣。”(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