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章 人口瓶頸,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渤海王到了東丹郡。
消息瞞不住,也沒準備瞞。所以遼軍開始向東丹運動,潛入東丹的細作明顯增加。渤海師開始增援東丹,在平原上伏擊小隊入侵的遼軍。而遊騎兵師的出現,很明顯不是為了伏擊,而是為了出擊和進攻。
這種態勢不是說遼國與渤海的關係惡化,而是這是常態,戰爭並沒有停止,隻是雙方都保持著低烈度的對抗。
渤海王在渤海郡,遼軍沒有什麼想法,有想法也沒用。渤海郡現在就像一個烏龜殼一樣,森林和村落就像龜殼上的甲片一樣,非常難以敲開。但是東丹不一樣,東丹,平原上栽種的樹木才沒有長起來,村落也沒有建設好,一些溝渠,道路都沒有修建完。以前動輒數萬人搞建設的情況現在很少見,因為地方大了,那些建設大軍都安頓下來。
偌大的國土上,幾百萬人實在不算多。可以說稀少得要命。
東丹現在就是到處都是漏洞的篩子。
東丹政務院現在唯一在動工的是信州到黃龍府,黃龍府到長春州的直道和鐵路基礎。
高繼衝從到鐵嶺後,就沒有再看到向北的移民,因為移民已經大體上結束了。登州和萊州,甚至整個大周的人口潛力已經挖掘得差不多了。沒有人,移民實邊的計劃就做不到。
吳夏他們把主意打到了人口相對密集的晉國。但是晉國,就是現在清川江以北的地區,也還在對世家的打壓和清洗,對老百姓的啟蒙和掃盲過程中。
渤海郡的人。開拓精神和自強精神都非常強,這是因為這些人是從全國彙集過來的最優秀的人群。
登州和萊州,曆來都是流放之地,又恰恰是齊魯文明比較強盛的地方。這兩個州稍加引導,就很快融入了渤海郡。但是再深入齊魯。那就困難了,因為那是儒家的聖地。
晉國卻完全不同,移民過來的新羅人,還處在農奴時代,而石重睿帶過去的,都是舊皇朝的人。因循守舊,性格羸弱。當初就是渤海不想要的那一部分人。
晉國,一隻軍隊在主帥被殺後,馬上就變得毫無攻擊力,任人屠殺都不會反抗。隻會求饒免死,或者等著投降。當年一個契丹兵追著幾百人砍殺而無人反抗,這不是笑話,而是現實。類似的還有後世的日本侵華戰爭。
因為啟蒙和教育的不足,有思想有文化的人不多,而長期為人壓迫,具有了奴性,麻木不仁的人太多了。就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晉國就處在這種情況。
這就是和大周相比也遠遠不如。大周,中原地區,戰爭的苦難就是最好的啟蒙老師。每個老百姓都逃不了,拖不過。所以人們用了幾十年的時間被迫覺醒。這就是為什麼大周隨便拉起一隻隊伍,作戰力都不算差的原因。
渤海不同,平等、開拓和自強的思想是教育的核心。就算是一個村莊,人員死傷大半都不會崩潰和任人宰割。這就是區彆。也是渤海雖然能夠很輕鬆地拿下晉國,可是仍然隻是在清川江以北洗牌和打基礎的原因。把奴隸變成一個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高繼衝一直在鄉村裡麵走,走進那些老百姓的家裡。和老百姓一起吃飯乾活,一起交流生活經驗。不為彆的。就是要告訴老百姓,你們和王爺也是平等的,你們應該有自己的自尊,你們並不比任何人差,不是任何人的奴隸。
他堅持了三年多,還會一直堅持下去。
這讓渤海的風氣大變。又因為高繼衝一直在最基層,那些政府的官員不敢欺壓老百姓,隨著把渤海王當成偶像的學生們進入政府,這些學生也大多都在基層現場解決問題。以前,一些基層的物資供應,是衙門想給多少就給多少,沒有就乾脆不給。衙門也以保證官僚們的利益為優先。老百姓就是餓死了,他們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
可是現在,隻要下麵需要,政府你千方百計也要供應上。供應不上,你隻能耐心地給老百姓解釋。不然老百姓不乾,很可能會直接給王爺和王妃傳話。
王爺和王妃雖然不會隨意處理他們,但是追究下來,他們也是承受不起。有個彆過分的官員,甚至被軍方直接扣押,監察司也隻能在最短時間被查明真相,進行處理。因為軍方的人都是人尖子,你說不過打不過,他們一般不插手,可是插手後就不會輕易放手。軍方的人也是混在基層,他們具有保護老百姓,為老百姓服務的職責。監察司也沒有辦法,何況監察司的施睿靜,施總理也是一個鐵麵心狠的人?
因為高繼衝的到來,東丹郡意識到了自己的戰略布局出現了太多問題,政務院已經下令暫時停止擴張,如果有新移民,以平原和直道兩側進行配備。一些外沿的村莊不再增加人,建設力度也開始削弱,
好在,遼軍和契丹人也不多,這些外沿村落經常受到騷擾,但是自保還是可以的。
遊騎兵師和渤海師的增援,實際上主要就是保護這些外沿村落。為未來打下一些基礎。
鐵嶺,是高繼衝北上的最後一站,軍方和政務院都認為再往北走,可能會真的誘發遼軍和渤海的大規模的戰事。
所以高繼衝在補充了一些物資之後就往回走。
東丹郡,明顯草場多,而農莊少。偌大的草場上,經常見不到多少牧人。這裡雖然還在下雪,雪下得還很大,但是春天已經來了。操場上,在東海海岸線附近過冬的食草動物們已經出現在了草場上,隨之而來還有尾隨的食肉動物。
可是牧人們還是不多。
這不僅是牧人們走得慢,還因為總人口本來就少。東丹郡,一個郡,現在的人口還不如來蘇縣一個縣的人口多。
這還是信州以南的情況,信州以北,黃龍府稍微好一點,長春州實際上隻有數千人而已。
“想要改變這裡的局麵,恐怕這兩年是不行了。”高繼衝歎了口氣。
王婉容安慰道:“不著急,現在渤海郡的人口出生率在上升,人口死亡率在下降。衛生所的效果不錯,嬰幼兒死亡率和孕婦的死亡率下降得很快。特彆是那些十六七歲才結婚的夫婦,已經不像以前經常一屍兩命了。人口會增加。這裡的土地就當是儲備好了。”
高繼衝笑道:“實際上,生育年輕最好是二十歲以後。但是這是在是太慢了一些。質量和數量,真恨不得能兩全其美。”
王婉容的手就略微動了一下。高繼衝抬頭,就看見她的臉上出現了可疑的紅暈。王婉容為了掩飾自己的尷尬,狠狠地瞪了高繼衝一眼。
高繼衝還沒有到生育年齡,但是王婉容可到了。按照現在這個時代的說法,她已經是大齡的女人了。(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