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三章 附加值與兼並,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郭威的病是中了水蠱,也就是血吸蟲病。而且到了晚期,太醫院不願意用虎狼之藥,因為郭威的身體已經經不住折騰,恐怕立馬就要了老命。

餘老製止了一聽說是蠱毒就要滿宮中查下蠱的人,因為這種水蠱不是人下的。

郭威雖然是北方人,但是當年跟隨劉知遠為官時,也曾經到過南方。他原本就出身不好,忍饑挨餓的情況看得多了,以農為本的思想非常濃重。所以經常下地幫助老百姓乾活。曆代的皇帝都有自己的皇田,雖然種地已經變成了儀式上的東西。可是郭威是少有的親自下地乾活的皇帝之一。他真正病發,就是在皇田裡乾活的時候。

所以餘老猜測應該是那段時間感染了水蠱。

江南,水蠱病是常見病,隻是輕重不同而已。

郭威聽說了自己的情況,就擔心郭榮和在蘄州的郭宗誼。不過由於餘老在江陵修建漢江江堤,開墾雲夢澤的時候,就曾經大規模地派人到哪裡研究和防治水蠱病。第一次放大鏡的實際運用也在哪裡。所以之後,高保融在治理地方的時候,老老實實地延續了以前的防治方案。並向老百姓宣傳什麼樣的地方有水蠱,稻田應該如何防治釘螺。所以郭榮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所以慢慢向郭威解釋。

北方人得水蠱病很少見,郭威算是特例,而大周的太醫也是這幾年在從荊襄學來了相關的知識和藥方。他們根本就沒想到會是水蠱病。他們也是第一次在一個高倍的放大鏡下,看到了從郭威的排泄物中找到的蟲卵。不僅是水蠱蟲卵,還有其它寄生蟲的蟲卵。

儘管太醫們反對,餘老還是用較為柔和的方式進行了殺蟲,排水。但是病情到了郭威這個程度,肝硬化以及長期勞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所有的臟腑都處於了很糟糕的狀態。

郭威的肚子小了,但是身體仍然一天不如一天。

七月。餘老以郭威腹中蟲卵已經大為減少為由,要求告老還鄉。他年紀確實已經很大了,郭榮不放,但是郭威卻準了餘老的請求。

餘政因為年紀小,被餘老限製,不準顯露才能,所以郭榮特許餘政回渤海學醫。

而餘老在回江南,過境湖南的時候,被土匪截殺了。

一夥土匪截殺一個身上沒有帶多少錢的老人做什麼?因為這件事,原本就很冷清的渤海邊境線上。除了擁有通關文碟。從官府確定渠道進出以外。所有地方的人都變得有進無出。

渤海人在瘋狂地種樹,為了種樹,他們寧可在挖樹的時候保留龐大的護根土,然後用板車把樹拖過來,種上。所有的樹木都專人管理。他們不僅種樹,還種草。種各種灌木。

在種樹的同時,他們花大力氣修建和開挖水渠。這些水渠就藏在樹林之中,道路兩旁的排水溝裡麵也能夠看到這些引來的流水。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溝渠都有水,森林中的一些土溝是沒有水的。護林人通常都在這些地方行走。而這裡也成為人和野獸的葬身之地。大多數的渤海人現在身上都攜帶著武器,據說是為了防止野獸襲擊。可是萊州和登州,還沒有那麼多野獸。所以軍事意味濃烈。

以前零散的農戶和山民都逐漸遷移到了一起,農田被柵欄圍了起來。在這些村子裡的樹上。通常都有鷹在翱翔。

如果說森林和農田現在都變成了屏障,而草場就是通道。這些通道看起來是完全敞開的,但是進入草場,對於不熟悉的人來說。非常危險,因為你會隨時都會受到神出鬼沒的那些所謂的林業管理員的盤問。一些與外麵對接的直道被擴建得很寬,不過行走在上麵的外來商販。甚至曲阜書院來的書生們都被命令不得隨意離開直道,不得東張西望,不然後果自負。

渤海人似乎一夜之間改變了以前溫文爾雅的態度,變得凶狠起來。

敵意顯而易見。這種敵意可是全民的敵意,讓人隨時不寒而栗。

大周這一側,老百姓們對被恨上了感到莫名其妙。很快一些有著親戚關係的人穿出話來,說大周對渤海去的神醫保護不力,導致整個派下來鄉村衛生所的衛生員們都在講是大周暗殺了他們的老師,也就是這位神醫。

衛生員們是乾什麼的?是教人們搞好環境衛生,防病治病,接生和給小孩子們檢查身體等等。這些人男女都有,但是女孩子多。被稱為仙女。

殺了仙女的老師,還不招人恨嗎?

在渤海,有三種人不能得罪,一種就是衛生員,一種是蒙學的先生,另外就是佩戴火槍的軍人。因為不佩戴火槍的那都是管理員,甚至是一般老百姓。雖然他們身上都有武器。

另外其他人大多為了自己的事情而匆匆走過,隻有這三種人會主動幫助人。特彆是那些軍人,他們幫助你是“力氣多得沒地方使”了,完全不計報酬。他們不想衛生員和先生喜歡說教,通常幫了你之後,扭頭就走。這種人才是真正的軍人。

有趣的說法也很多,據說渤海王就說世界上最不能惹的其實不是這三種人,而是兩樣:先生的嘴,士兵的槍。

其中“先生的嘴”要排在前麵,衛生員也是先生的一種。

廣順三年,郭威在為郭榮即位做最後的準備,一些官員被抓起來,問罪砍頭。不過新稅製和減租減息兩項政策保證了地方的穩定。加上大周境內大規模墾荒,到夏天的時候也算是風調雨順,糧食獲得了大豐收。

大周因為新稅製有了錢糧,所以一些苛捐雜稅被禁止,老百姓心裡一高興。邊境的緊張氣氛那都不是事。

豐收也有豐收的壞處,就是糧食價格暴跌。與糧價相反的是,新推廣的棉布價格卻暴漲,已經接近了與絲綢等價的地步。道理很簡單,一些世家掌控了棉花種植,並擁有了先進的紡織機。他們不怕沒有糧食吃,因為他們的土地多了去了,稍微拿出來一些種棉花不礙事。整個棉布從種植到紡織都掌握在他們手裡。孫睿永聯合世家封鎖渤海還有一個附加產物,那就是商會。商會為了保證世家們的利益最大化,采取了漲價的行為。

其他的手工業產品甚至工業品都在漲價,因為這些東西據說不僅僅是多了人工,還多了什麼附加值。

附加值是什麼?老百姓不知道,隻知道種糧食不如種棉花好。五六月份的時候開始,老百姓開始也擴大了棉花種植麵積。那些世家們單單賣棉種,或者利用棉花收購承諾,就開始賺大錢,土地兼並也進一步惡化。老百姓新開墾的土地,再次淪入了世家們的囊中物。(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