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二章 電報的利弊,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田先生,遼陽,你們真的準備這樣荒廢下去?”

耶律*其實在路上已經知道是這個結果了,所以乾脆不再問狼群的事情。

田豫微微一錯愕,然後笑了:“不會,不過我們認為的繁華和你們認為的繁華不太一樣。您沒有見過旅順和大連,所以我認為以前的遼陽城隻是一個垃圾場而已。”

田豫說話不客氣,略帶一些鄙視。

這種狂傲讓耶律*非常不滿,他帶來的護衛憤怒了,有要動手的跡象。

不過田豫看都沒看他一眼。

“耶律將軍過來,我想王爺也會很高興,因為這意味著將軍對王爺保持善意,很多事情可以協商解決,我想在快要過年的時候,這件事也算是喜事。”田豫微笑道。

耶律*按捺住脾氣,他知道渤海王的人要殺他太容易了,雖然被諷刺了,但是絕不能意氣用事。

“田先生,您說得不錯。談總比打要好。我這次來,也是想看看遼陽城,那是大遼的東京。”

田豫一笑:“您似乎弄錯了,這裡是渤海國的金德縣。不過契丹也好,渤海也好,都是大唐領地,莫非您忘了鬆漠都督府?”

契丹在大唐時,一直被封鬆漠都督,而遼國領地也叫鬆漠府。

耶律*笑道:“我們當然不會忘,隻是大唐現在分裂為了十多個國家,遼國隻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其他國家都想著能夠問鼎中原,我遼國為什麼不可以?”

田豫哈哈一笑:“如此就好,總是兄弟之爭。而不是敵我之戰。”

田豫笑著說:“所以將軍放心,我作為金德縣縣長,自然要把金德縣建設好,不然對王爺交代不過去,對大唐也交代不過去。”

田豫直接起身送客。

耶律*微笑著告辭。

耶律*到遼陽城的消息隻用了一個時辰就傳到了旅順。這中間經過幾次轉接翻譯。

高繼衝拿到手時。可能因為太急,有些語句不通的地方,但是大意是很明白的。田豫判斷耶律*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很可能是糧草問題。遼人很少有替部族出頭的時候,現在耶律*親自過來求情,這就意味著他不得不安撫住陷入困境的部族。否則會麵臨崩潰。

遼國因為暗衛人少,進出不太方便,所以情報比較少。渤海師的偵查距離也不會太遠,基本上沒有越過小遼河。

敬梁查閱了少量的遼國情報,認為田豫的判斷是正確的。東丹國。從耶律安端死後,耶律阮一直沒有封新的東丹王。反而有把東丹剩下的地方全部劃給上京,把人口也忘上京搬遷,以加強上京的防禦。由於東丹的漢人和漢人與契丹混血的人不少,這樣就改變了上京的人口結構,增強了南麵宮帳的話語權。這是穩定耶律阮的策略之一。偌大的遼河平原以及鬆嫩平原上的人口正在持續減少。

“耶律阮應該得出了一個判斷,那就是我們人口太少,短時間吃不下這麼大地盤。”

高繼衝笑了:“我和你看法不一樣。我認為是遼國這幾年擴張和擴充人口太快,吃撐了,消化不良。”

正在整理文件的王樸和趙挺都笑了。

高繼衝笑著說:“你們現在都想著吃掉晉國和高麗。但是要想想吃下去後怎麼辦。不然一樣會消化不良。我們加上晉國,也不過*十萬人口,而高麗有接近兩百多萬人。”

王樸笑著說:“這也確實是一個問題,為了養活渤海郡五十多萬人口,把奚常司長直接累病了,現在有了登州的幾個口岸。海域一直到了耽羅,才緩過勁來。隻是造船廠的工匠們也累得半死。這還是造商船和漁船。戰艦基本上是沒有什麼進展。緩一緩。恢複一下元氣也好。”

趙挺喜歡和王樸頂嘴,因為王樸太正經。愛認死理:“我們雖然準備吃掉晉國和高麗,但是也不是馬上就要。”

王樸道:“按你們現在的做法,要不了多久就會把石重睿閉上絕路。”

高繼衝其實同意王樸的說法,隻是現在激進的人占了大多數,所以他還是需要王樸這樣的人能夠幫助他稍微拖一下前進的腳步。

“至少好好過一個年,能夠到明年秋收就更加好一點。再有,現在說實話,很多成年人都是短期培訓班和掃盲班出來的,軍隊裡麵一個正式的軍官都沒有。小孩子大部分也才剛剛過了二年級,三年級的人也不多。隻有按照教育司的計劃,一年一年堅持下去,小孩子們才能得到係統的學習,將來他們會比我們有出息。”

敬梁笑著說:“王爺,您還不滿意,我們有接近十萬工匠,大概幾個國家最好的工匠都被您手刮過來了。有八萬多不弱於太學和國子監博士的學問人。您把好幾個國家的博士都搜刮來了,連大漢的狀元和探花現在都在幫您看文件。您不會連他們都瞧不起吧。”

高繼衝和王婉容噗呲一聲笑了。

高繼衝道:“學海無涯,敬先生不會不知道吧。王樸和趙挺學的最多的是儒學,趙挺會一點算術。可是我們教的是科學,從農學到製造到文史。說實話,王樸你們幾個還是要到下麵去看看,彆老了,退休了,種菜都不會,門都不敢出。”

王樸他們做文職工作,被捆在王府和總理府之間動彈不得。

趙挺得意了:“哈哈,看吧,還是我厲害,我跟著王爺到處走,老了肯定餓不死。”

王樸隻能苦笑:“我也是種過地的。天天看文件,很多都是農業的報告。隻是現在沒動過手而已。”

王樸轉移了話題:“王爺,是不是把電報線拉到王府?”

高繼衝道:“不用,電報要做的是信息遠程傳輸,但是我們最好不要乾擾前線的作戰,前線的情況千變萬化,你們再有本事,也做不到代替前線指揮。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收集這些情報後,做出後續的安排,重在統籌和協調。即便是前線戰敗,你們要做的是如何補救,而不是代替前線指揮官下命令。我更加不能這樣。”

高繼衝正色道:“不要讓前線指揮官有了依賴心,什麼都靠我們這裡下命令。”(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