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八章 話耽羅,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來迎接的不僅有日本、耽羅和高麗的使者,還有郭威派來迎接郭宗誼的管家,不過很明顯郭威要接回唯一幸存的長孫並不著急,他對郭宗誼在旅順的安全非常放心,也沒有說讓郭宗誼一定要回開封過年。

同事符彥卿和高行周都派了人過來。符金定是要去滄州過年的。而高行周則因為王延範要到旅順,所以派了二兒子高懷亮一起過來。這高家是將門,長子高懷德被稱為白馬高懷德,武藝不錯,跟著父親征戰多年,現在已經是忠州刺史,能夠獨當一麵。高懷亮年紀小一點,才十九歲。高家雖然和王延範聯合經商,可是這些商業活動都是通過高氏旁支在做。高行周自己一家可沒有,高懷亮小時候曾經被背叛的家人綁出去,幾經周折才回到家中,武藝因為有些奇遇沒有落下,但是比高懷德要少讀很多書,特彆是兵書,這是一看書都會睡著的主兒。性格也比較跳脫,反正就不怎麼安分,直到他家老爺子強行給他取了一個媳婦,還是武藝高強的媳婦,才靜下心來。

高行周派他到旅順,就是要磨一磨他的性情,同時也讓他看看什麼是人外有人,天上有天。

高懷亮和高懷德誰的武藝更加好?呂岩說,都不好,戰將而已。高懷亮幾次與高懷德比試都贏了,可是很明顯高懷德照顧弟弟,沒下重手,而高懷亮卻儘了全力,所以應該高懷德要好。

高繼衝看了一眼王延範身邊的少年,非常有英氣,但是又帶著幾分調皮。是單純的調皮,不是那種紈絝氣息。也就是說他沒有盛氣淩人,和看周圍人的目光也很和善。這在將門子弟中很少見。這可能更他的兒時的遭遇有關。

高繼衝沒有先和王延範等等這些人說話。而隻是微笑著點了一下頭。就朝施睿靜笑道:“施總理怎麼有時間來。”

施睿靜笑道:“我來是交差的,王爺把大半的人都帶走了,您這是趕著鴨子上架。我弄不來這些,再不回來。我就要跑到登州去了。”

高繼衝笑著說:“我不過是從登州回來,有什麼事到辦公室說就可以,何必勞駕這麼多人來碼頭。”

施睿靜笑了一下,就開始介紹來迎接的人員。第一個介紹的就是高世清,並簡單介紹了一下耽羅國的情況。耽羅國是一個島國,傳說是從中土去的高、梁、夫三姓是最早的居民。後來一直是高氏主政。先後從事與百濟和新羅。

施睿靜刻意地沒有提高麗的事情。高麗滅新羅也不過十來年的時間,新羅沒了,耽羅除了臣服高麗。沒有其他的辦法。因為到現在,耽羅國人口不過十萬人,軍隊不過六千,且歸屬於幾個大家族的將軍,最少的隻有五百人。形不成多大的戰鬥力。

東海艦隊隔絕了高麗與耽羅的聯係,耽羅自然就陷入了絕境。

高世清隻有十五六歲的樣子,沒有穿傳統服裝,而是傳統的漢人服飾,並很明顯是總理府提供的,有渤海郡特有的改動。這種服裝在渤海師用作禮服,平時很少穿。

皇甫德穿著的唐裝沒有什麼改動。但是小野久的服裝在唐裝後做的改動已經有了後世日本和服的影子。不過基本上都是以大唐中晚期服飾為基礎。

渤海因為不管是學生,還是士兵。運動量大,服裝對環境的適應性高。所以軍隊和學生分為兩個流派,一個是以夜行衣樣式為主,以簡約,緊身,便捷為原則。這部分已經和後世的服飾很像了,軍服非常近似,隻有領口,袖口。褲腿等有所不同,沒有領章帽徽等等這些東西。一部分是以道家練功穿的寬鬆服飾為主。兼有緊身衣的一些特點,寬鬆休閒。一般政府文職人員喜歡穿。

另一部分就是官服,官服部分雖然沿用了唐朝的官服,但是因為高繼衝和王婉容不喜歡那種死板的服飾,所以常常簡化做一些修改。寬大的衣袖褲管沒有了。衣袍和裙裝也縮短縮緊,用料也以棉麻為主。講究輕便舒適。高繼衝沒有規定什麼官員穿什麼衣服。不過尚衣局還是根據官職要求的一些基本紋飾稍加修正,不再那麼濃厚,而變得淡雅一些。

所以要說改變最大的還是渤海郡。

高世清穿的就是經過修改過的官服。這在彆的地方是見不到的。不過雖然換上了官服,高世清可能被嚇住了,顯得手足無措,無所適從的樣子。他的腰直不起來,一臉的卑微讓人不喜。

這就是格局問題。皇甫德在怎麼說,也是一個王爺的輔相級彆的人。小野因為反正比不過,在後麵裝不存在。

高世清本來就膽怯,現在被抓到前麵,就算是麵對一個孩子,也讓他承受不起。

“耽羅有很好的牧場,哪裡產駿馬。因為氣候很好,所以水果種類也很多。”

施睿靜略帶些嘲諷地問皇甫德:“聽說高麗騎兵半數的馬匹來自耽羅。”

“是這樣的。”皇甫德非常憋屈。

高繼衝笑道:“那還請皇甫先生多照顧我這個家門,我們家先祖就在山東和渤海,五百年前,和耽羅那可是一家呢。”

高繼衝這樣說已經很給皇甫德麵子了,也就是說他沒有否定高麗對耽羅的主權,隻是讓照顧一下。”

皇甫德連忙道:“那是自然的。”

高繼衝笑著對高世清道:“我們兩家也算是親戚,應該多來往。海上往來少不了碼頭。”

高繼衝扭頭問吳夏:“聽說海洋司有吧捕撈船隊改成海監船的意思?”

吳夏笑道:“有這個說法,王爺不是說應該對海洋生物多加監管嗎?所以他們就想了這麼一個名頭。”

“海洋確實應該多加監管。不過海洋在近海也可以搞一些養殖,我們這裡太靠近北方了,耽羅不一樣,哪裡條件比我們好。不知道我們能不能在耽羅建設漁政碼頭,也許我們也可以幫助你們建設兩個海上養殖場?”高繼衝笑著問高世清。

高世清大喜:“如果這樣,星主一定一定會很高興。”(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