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六章 周訓的苦惱,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很多世家縮了起來,很多世家現在跟在渤海王的後麵建蒙學,為蒙學的學童施舍筆墨紙硯。
渤海王可以施舍,甚至可以免費供應。在渤海郡就是這麼乾的,因為那裡的造紙廠和治墨廠因為設備的改進產量很大,成本也低。對外銷售的同時,反哺境內的蒙學,商司和教育司商量一下就行,沒有多少的壓力。不過就是高級紙張和低級紙張的生產比例問題。
渤海王施舍成本很低,可是世家們施舍就不那麼簡單,這需要銀錢,就算不多也是銀錢。因為這施舍出去是有去無回,那些泥腿子沒有還你的機會。
躲起來有,咬著牙跟風的有,因為你不跟,誰知道會出什麼事?
渤海王來了,不有奪走衙門的權利,可是卻給泥腿子們撐腰,哪一個世家家裡沒有一點齷齪事?巧取豪奪,欺男霸女,不這樣乾,你都不好意思說你是世家。哪家家裡不是奴仆成群,丫鬟滿院子?丫鬟仆人那個不是反了錯就亂棍打死,或者發賣給人牙子?
以前官府有人,花一點銀錢交割就完了。這都是尋常事,官府想管也管不來,所以民不告官不糾。你個小老百姓真告了,世家拿人頂罪,你全家都彆想活。
所以在鄉間,世家就是天,就是土皇帝,說一不二,要你三更死,不會五更亡。這是現實,大家都知道。
現在渤海王以來,除了第一天到刺史府赴宴,其他的時間都是在蒙學之間走動。而他的手下帶著人直奔鄉下,善事做得多的世家還好,服軟了的世家也能過得去,如果作惡多了的。有仇報仇,有怨抱怨。頃刻之間,隻要有人指證。人頭落地。護衛也好,留下的少量士兵也好。一個個都是飛簷走壁的高手,就是有看家護院的武師,也擋不住這些人神出鬼沒,實在不行,一槍乾倒,連證據都不要了。
理由還很簡單,民憤就是最大的證據,你負隅頑抗。殺你沒商量。
不是沒有世家聯合起來抵抗,但是哪怕你躲在人群的後麵,也擋不住子彈。這些人不是軍隊,沒有拚死抵抗的決定,隻有仗著人多勢眾想多撈一點好處。主事的人一死,自然就鳥獸散了。
其實渤海王的要求也不高,就是第一,你要辦學,如果你占有的田地多,手下的農奴多。那麼你就辦學。另外給農人減租減息就行了,至於減多少,你自己看著辦。老百姓高興,不告你就行。
一股旋風刮過去,光牟平縣,就殺了三百多世家的主事人和不孝子弟,好在渤海王的人講報仇可以,不能傷及無辜,滅人家滿門。所以世家雖然戰戰兢兢,把一些有事的子弟主動送進衙門關起來,實際除了極少數自以為強大的。還都算老師。反而是求著官府是判刑是發配,趕快判吧。判了還能保住一條命。要是被渤海王的人發現,小命難保。
周訓這些日子被這些糊塗官司弄得頭昏腦漲。甚至有人送錢過來讓判自己兒子流放的。
“不就是興辦蒙學和減租減息嗎,以前又不是沒有頒發過詔書,那個皇上幾位不乾這個?那個新官上任不乾這個。這次怎麼這麼大動靜?”一個幕僚不以為然。
周訓也沒有解釋。
這能一樣嗎。以前是求著世家做這些事,世家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想做多少就做多少。自然沒多大動靜。可是現在彆人是拿刀子逼著世家做,你不做,殺你有一萬個理由,你做不做?
周訓感到了壓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樂逸。現在很清楚,樂逸在族弟樂史出謀劃策下,態度積極。
樂逸帶著徐子武正在抽調各地的精兵重新組建登州軍,要求十分嚴格,相較於渤海王的考核,隻是在文化上稍微弱一點而已,不要求你能學文章,但是必須能夠認得幾個字。
儘管如此,登州兵九成兵全部落選。周訓不得不想辦法讓這些落伍的士兵屯田。登州還有兩個指揮使渤海王也沒說怎麼安排,他說任免官職是皇上的事情。樂逸到了渤海王手下,隻是一個連長而已,也就是說他原來的官職不要了。
新建的登州軍,在牟平,一共隻留下了八十人。然後樂逸就帶著這些人跟著渤海王的人到文登去了。
牟平,算上登州城一起,總還有*千老弱殘兵。文登不超過五千,所以就算文登樂逸稍微偏心一點,恐怕也不會超過一百人,所以樂逸從一個統領三千水師的指揮使變成隻帶不到兩百兵的連長,確實是降級了。
不過好處就是,樂逸很順利地抱上了渤海王這條大腿,而且這兩百人全部都是年輕,有潛力,有實力的精兵。據說隻要組建完,就會單獨參加一個訓練營,爭取能夠在短時間內達到渤海兵招收的標準。
精兵一抽走,周訓也不想再單獨組建軍隊了。隻是把樂逸挑剩下的兩百多因為年紀大而刷下來的老兵組建了一個城防營。專門負責維護登州城的治安。這些士兵大多都是二十七八歲以上的老兵,作戰經驗豐富,但是想趕上那些十*歲的年輕人是不行了。維護治安,抓捕流犯,卻是一把好手。
登州,世家被壓製,土匪被剿滅。民間道墨之流占據山川森林,維護山林,也給參照渤海郡的情形給予老百姓一些幫助,虞部都不敢管了。唯一擔心的就是泰寧軍。可是泰寧軍這幾天被渤海王的軍隊弄出來這麼大的動靜給弄怕了。
世家啊,這是誰都不敢惹的龐然大物。泰寧軍就靠這些世家養呢,現在連基礎都沒了。泰寧軍後撤了。
隨之而起的自然是登州境外的世家暗地裡的反彈。
可是這個反彈能到什麼程度?世家是要賺錢的,隨著渤海郡地盤的擴大,很多稀奇古怪的奇物都是賺大錢的物件。隻要你能夠拿糧食和礦產去換,多少銀子都能很快賺回來。所以那些世家也不過是做一個姿態,希望能夠在和商司的人談判時,多一點籌碼而已。
登州城,八個城門乾脆就打開,沒有管過。因為沒有士兵來管了。城門口的衙役也撤了,城門稅被撤銷,改收交易稅。這是周訓響應減租減息的一個舉措。
防禦的事情,還是算了,反正誰來都是投降。渤海王也沒有介入行政啊,隻是為民伸冤,為民造福而已。皇上追究下來,也不能把渤海王怎麼樣。(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