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這是要浴火重生,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馮道親自給蒙學的孩子們啟蒙。還是一年級的,不知道這些孩子是有多大的福氣。

馮道已經知道渤海郡的教科書與外麵完全不同,太多東西不懂,但是現在也不過是兩個年級和掃盲班、夜校而已。掃盲班因為這些孩子們其實是識字的,所以是速成班,有簡化後的普及教材。夜校就偏向專業知識了。

馮道年紀大了,跟不上年輕人的思維和求知欲,所以隻在一年級教識字而已。

這一大幫人過來,還是渤海王手下最高的決策層,馮道就知道一定是出事了。李太後說了一會兒話,就到廚房給大家做飯去了。

施睿靜苦笑道:“我們真有福氣,能吃上太後親自做的飯。我在家要吃上我家夫人的飯也吃不上。”

施睿靜、王昭這些人家裡都是有奴仆的,他們的家屬還保留著以前的習慣。主人家是很少做事,反而是年青一代到了學校,才學會了生活技能。除了那些老的家人以外,現在要找奴仆是找不到了,因為年輕人接收的教育是一樣的,你的自力更生。就是家生子現在也很少願意在主家了,因為高繼衝在不斷提高這些年輕人地位和待遇。

高繼衝把賴在客廳裡的石瑜給趕出去:“去做自己的事情,我們這些人都不用人侍候。從小自己動手慣了。”

高繼衝和王婉容是自己動手慣了,敬梁和吳夏因為經曆的原因,也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但是施睿靜可不是,不過他因為見得多了,反而很羨慕。這不見到王婉容給眾人倒茶,李太後為大家準備午飯而感歎了嗎。

“可以了。老施,你都能享受兒子媳婦侍候了,我們還不知道要等多少年呢。”吳夏哈哈笑道。

高繼衝笑道:“各位先生。我也算小輩,不還是經常做東西給你們吃。”

吳夏哈哈笑了:“君臣有彆。王爺做東西給我們吃,那是我們去蹭的。哪有兒子女兒做東西給自己吃好啊。哪怕再難吃,心裡也舒服。”

施睿靜也笑了:“這倒是。”

馮道看著他們隨意地開著玩笑,能夠感受到君臣之間的區彆和尊重,但是有不乏灑脫。微笑著點頭道:“王爺這次過來一定有事,是不是朝廷裡出事了。”

高繼衝拱手道:“太師料事如神。”

馮道知道這隻是可以,隻是微笑著不說話。

敬梁就把李彬過來的事情擇重點說了一下。

眾人的心情都變得沉重。

“史大人,楊大人雖然用政嚴苛。但是這是亂世,亂世用重典,大漢才能在短短的幾年之內穩住陣腳,平息了內亂,把遼人逼出了河北。百姓得以修養聲息。好不容易有了一點起色,可是皇上要對兩位動手,甚至太後也默許了。”

高繼衝道:“兩位大人都是忠臣,要叛亂,或者另立新君並不是很難得事情,可以說是易如反掌。但是沒有。甚至皇上要除掉兩位大人恐怕都不會反抗。楊大人甚至幾次請辭,都不是貪戀權位的人。”

馮道歎了口氣:“如今叛亂已平,南平。吳越,楚國相繼稱臣,你父親南平王甚至放棄了節度使的權利,采用了統一於朝廷的郡縣製。皇上嘉慶節,各王都到京師祝壽。皇上以為這天下大定了,兔死狗烹,大漢又重蹈前朝覆轍。後梁敬翔與李振,後唐郭崇韜都是如此。”

敬梁和吳夏的臉色都很沉痛,敬翔是敬梁的父親,吳夏的老師高鬱其實是同樣的結局。

高繼衝道:“皇上把權勢看得太重了。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全天下人的天下。國家和百姓的治理,要靠大家才行。”

高繼衝說這個話有些乾巴。議論君王本身就不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情,而且這些事要看君王怎麼做。而不是怎麼說。高繼衝也是如此。

“太師有沒有辦法救兩位大人?”高繼衝直接轉了話題。

“也許太後和皇上隻是想削掉史公和楊公的權利。史公和楊公也有錯處。”馮道說這個話連他自己都不相信,不過馮道說的不是說現在的劉承祐,而是告訴高繼衝,有些人的權利過大,肯定會造成這樣的尷尬局麵。

吳夏和施睿靜聽懂了,暗自看了一眼高繼衝。卻見高繼衝隻是始終皺著眉頭,看不出有其他的反應。

敬梁道:“太師,皇上和太師如此想,其它人可不是這麼想。權利一旦陷入爭鬥,有幾次能夠平和收場?”

馮道閉著眼睛捋這白白的胡子:“蘇逢吉這個人我清楚,他雖然生性涼薄,但是卻不是一個會趕儘殺絕的人。”

吳夏道:“托孤之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蘇大人恐怕也自身難保。太師,如果是蘇大人,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一旁的趙挺道:“我想隻有一個人能夠挽回大局。”

“郭公?”施睿靜一笑,然後搖頭,卻沒有說話。

“郭公恐怕會和太後一樣,要對史公和楊公略作懲戒。”馮道依然是避重就輕。

郭威就真的願意讓楊邠和史弘肇這樣蠻橫地把持朝政?不願意。但是就像吳夏說的,這些輔政大臣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城門失火必然會殃及池魚。朝中鬨成這樣,作為唯一個可以調和的人卻躲在河北不回來。恐怕就是要讓朝中弄得不可收拾,然後再回來快刀斬亂麻。太後都知道隻要郭威,高保融和符彥卿不亂,這個天下就亂不了。郭威會不知道?

而一旦朝中掌握了軍政大權的郭威一個人說了算的時候,劉家的江山就走到頭了。

“胸懷大誌,必然有所舍棄。”馮道突然補了一句。

表麵上可能說的郭威很可能會舍棄掉楊邠和史弘肇,但是從語句和語氣上,就遠不是這麼簡單。

趙挺不是傻瓜,吳夏和施睿靜,敬梁能人顯然都明白,但是沒有說話。他左右看看,也就把一肚子的話吞了回去。心裡暗道,夠狠,這是要把一家老小也扔進火坑裡,等待浴火重生的機會啊。不然郭威怎麼會把郭榮派到荊襄掌管武衛軍,把孫子郭宗誼送到了旅順藏了起來。就算是把郭威自己也填進去,這個天下還是不會亂,並且隻會落入郭家的手中。要知道如果說雄才偉略,郭榮敢於和高保融合作,並支持高繼衝悲傷,單憑這一點來說,就已經不比郭威差了。

趙挺不覺全身汗毛倒豎,打了一個寒顫。(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