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一章 相持千山,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遼河平原,雖然下了一場大雪,但是終究要比西北的草場要好。

遼軍奪回了遼河平原,雖然沒有奪回遼陽東京留守府,但是也是一次很大的戰略勝利。耶律阮終於壓住了內部不滿的聲音,隨後大量的牧民趕著牛羊湧向遼河這個優良的冬季草場。

隻是牧民們不敢跨過沈河,沈河往東,一半的草場,一半是由林帶圈起來的林區與農田,有很多條草場通向森林的山巒的深處。那是漢人的地方。

幾十萬漢人退進了哪裡,去了什麼地方,這不是那些原來的牧人知道的事情。

而遼國騎兵就在沈河與森林之間開始了曠日持久的爭奪戰。

耶律*躲在騎兵之中,漢人會一種法術,能夠準確第分辨出主將,他們躲在森林裡麵,用一種彈丸殺死主將。可以說是在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頭顱易如反掌。北麵宮帳軍中的將領在短短的兩個月中,失去了近百名最有才能的將領和勇士。這導致遼軍所有的將領都不敢衝在前麵,不敢要護衛護在身邊,更加不敢穿顯示將領身份的明光鎧。那就代表死亡。

“沒有辦法放火嗎?”

耶律*有些氣惱。因為漢人守護的森林裡麵,居然連一根枯枝都找不到,連落葉都被它們撿走或者翻到了泥土之中。一塊單獨自草原上的小樹林沒耶律*派人砍掉了,因為至少一百多將士倒在了這一小片樹林的四周。

砍樹,這是耶律*想出來的唯一能夠阻止那些可惡的漢人在操場上肆意妄為的辦法。

現在草場和林區經緯分明。

三千人,這是耶律*多次試出來的,漢人不敢隨意進攻的軍團。所有的人都穿著三層皮甲,最好的弓箭手在裡麵,用厚厚的木板和多層牛皮蒙起來做成的巨盾。一匹馬隻能帶一個。巨盾並扛著它們守在外圍。

這對漢人的弩箭有非常好的防護效果。甚至能夠在不過分靠近森林的情況下,擋住漢人的彈丸。

這個距離一般在五百步左右。剩下的就是弓箭手和漢人“法師”之間的較量。

一聲悶哼,一個巨盾兵被擊中了頭部。皮盔根本沒有起到任何防護作用。他死了,但是還支撐著巨盾沒有倒。一個士兵馬上頂了上去。

一聲槍響和細微的火光暴露了槍手的位置。

十多個弓箭兵很快反擊。不過能夠射五六百步的弓箭手不多,這些弓箭手都是寶貝,所以被耶律*命令蹲在巨盾後麵不準冒頭。

仰射,箭支呈拋物線落入了叢林之中,效果不會太明顯,可是這總算是一種反擊,告訴漢人,不要太過分。

好在能夠在這個距離擊中目標的漢人似乎也不多。漢人也是一種警告。讓遼人不要靠近。

五百步,這是雙方默認的距離。

要想突破這五百步,就必須讓那些該死的森林消失。

“放不了火,火燒不過去。如果讓那邊生氣了,放火燒草場,得不償失。”一個漢人文官也穿著盔甲藏在士兵之中。

“他們對山林下了很大的功夫,把枯枝和樹葉都弄走了,您看,那些林子裡有很濃重的水汽,有逃回來的人說裡麵有一條條的壕溝。有些有水,有些沒有。裡麵藏著人。火根本燒不過去。”

耶律*悶悶不樂:“難道我們就沒有辦法進攻?”

“可以進攻,甚至有將軍衝進了很深的地方。不過能夠撤回來的人不多,撤回來的人說他們根本就找不到敵人。他們太滑頭了,跑得比兔子還快。”

耶律*看著森林,他至少看到了兩三處一閃而過的反光。

“那是千裡眼的反光,我們撤吧,據說千裡眼是漢人軍官才佩戴的。要是他們把最好的法師派過來,我們還好,那些弓箭手和盾牌手恐怕保不住了。”

耶律*歎了口氣道:“哎,撤吧。”

看著遼軍一部部緩緩撤離。馬瑞放下了望遠鏡。

“這些家夥學乖了,他們的主將肯定躲在裡麵。不然不會撤得這麼有秩序。”

“要不晚上我們去搞他們一下?”他的副連長笑著說。

“恐怕不行了,他們現在把營紮在三十裡之外。然後派人過來砍樹,看完就走。我們咬不住他們。如果夜襲,不能短時間撤回來,被他們的騎兵咬住了,就很麻煩。遼人比高麗人還是強一些,他們患有夜盲症的人不多。”

馬瑞是從平壤一代回來的。

這種軍官的調動很頻繁,因為這些軍官基本上都在軍事學院學習,還沒有畢業。每一次的作戰,都需要進行總結,然後帶回軍事學院。有些海軍的軍官現在也跑到渤海師和遊騎兵師學習。陸軍和海軍也經常配合,到高麗和遼國一些沿海地方進行登陸偷襲作戰。這些小型的戰鬥幾乎每天都會有。高繼衝下令不管什麼規模的戰鬥,都不準損失太多人,犧牲了的人一定要帶回來。

兩個戰士把地上的彈殼撿起來,插進了腰間專用的子彈帶裡麵。

一些老鄉開始準備出去把那些遼人扔下的樹木給拖回來。他們不會讓這些樹木在這種情況下變成枯柴,然後被用來放火。

“什麼時候我們能夠打一個反擊,把遼人趕出沈河。”一個老鄉問道。

“我們早就可以趕,可是馬上就要上凍了,這些河流還有沼澤地都會凍傷,對騎兵來說,方便了很多。我們打得下來,卻要花大力氣去守,這不劃算。要打,要等到明年開春化凍,到了種植的季節。我們調集好人手,把沈河徹底圍起來,把遼人趕出小遼河,這樣遼河平原我們能夠拿回一小半。”

馬瑞笑道:“老鄉們,你們還是想辦法多準備一點樹苗,把現在的樹給種活了。明年才能大乾一場。不然,王爺會來找你們麻煩的。”

幾個老鄉也嘿嘿笑:“明年種樹,那是他們的事情。我們隻要把我們這一塊弄好就行了。”

沿著草場的邊緣,數千名民夫正在開挖水溝,然後把土填在路基上。推土、挑土、挖土、夯土,大冬天,一個個*著上身,乾得熱火朝天。不過他們躲開了水溝和道路之間的樹木帶。所以這條道路在草原上市看不出來的。

這些人是遼河和高麗挑選後,留在渤海郡的那一部分人,他們還沒有得到安置。他們將是進入沈河流域平原地區的第一批人,人數在三萬左右。如果算上家屬,總人口在八萬人,這些人都是青壯年男女。(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