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二章 農民也不好做,狩宋,鬱榕,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cpa300_4();行政體係的建立,高繼衝基本沒有操心。
總理府成立之後,吳夏為總理大臣,張昭、施睿靜為副總理,下麵的部門都是吳夏他們物色人選,自行考核任命。
現在絕對控製區包括六個縣。
來蘇縣,原縣治在蘇州城。但是現在改到了大連。這裡是最核心的區域,旅順為教育,商業中心,大連剛剛開始建設,卻城市建設放緩,大部分都在直道修建和港口設施建設。說是總理府,其實還是工廠區裡的幾個大帳篷。
懷遠縣,原來沒有縣治,現在實際上把原來保州所屬的來遠縣哨子河以南全部並過來,這其中包括了全部的黃土崖銅鐵礦區。一個遼人的鐵利局全部拿過來。現在縣治設在了土城。
與來蘇縣和懷遠縣接壤的是德勝縣。這完全是一個山區縣,也沒有縣城。現在成為了渤海師的師部以及訓練基地。他和新兵團和教導團的活動區域緊挨著。實際上貫穿遼東半島的千山山脈都被劃入了森林保護區,而這個森林保護區有渤海師與林業局控製。屬於總理府與軍部直管。
各縣政府管的是濱海丘陵和平原地區。而德勝縣根本沒有平原,所以這個縣實際上等於沒有了。
永寧縣,縣治就是複州城,那裡緊靠渤海,現在是專門為義軍服務的匠作區,也是低級冶煉,刀劍製造的區域。
長海縣,是遼東灣裡麵的一係列群島組成的。縣治設在長山島上,那裡也在建設一各港口。那裡出產製造玻璃用的“金剛砂”。東海艦隊就在大連和長島之間的海域進行訓練。
再就是剛剛接手的蓬萊縣。
隨著長海縣和蓬萊縣的接管,渤海和遼東灣徹底變成了高繼衝的領地。
兩隻大型的捕撈船隊,旅順蒲牢船隊和大連捕撈船隊實際上是跟隨著渤海艦隊與東海艦隊進行工作。旅順造船廠已經能夠建造大型的漁船。
而漁業司與林業司一樣,與軍隊聯係緊密。護林員與海員也是經過挑選的成年人。條件不低。
這些人差不多都是高繼衝直接管理。屬於準軍事化管理。
高繼衝直管的有軍隊,林業司,漁業司。教育科技司,工業司。這都是建立在全新思想基礎之上的。彆人想管也管不了。
輔佐他的有張昭,敬梁,耿先生。呂岩和白氏則在施睿靜之外組成了一套情報機構。這套機構也隻聽從高繼衝一個人的人。
吳夏時理論上的一號人物,實際上的二號人物。他需要統領全局,所有的地方政府的事情,都需要他帶人處理。這些高繼衝是不管的。
施睿靜負責管理政法係統,警察係統,常規對內情報係統。
奚常負責商業係統和常規對外情報係統。
這三個人形成了一個三角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於奚常與吳夏走的近一些,畢竟吳夏負責經濟工作,同時奚常也是王家派過來給王婉容撐腰的。他能夠在吳夏與施睿靜之間說上話。
隨著這套行政體係的建立。新政的執行開始順暢,對地方的控製力也開始逐步加強。
除了旅順,也就是半個來蘇縣強行進行了土地改革以外,其它地區並沒有觸及到就有階層的核心利益。
山林是軍隊和政府強行收回,其實這原本就是歸虞部管,理論上也是朝廷所有。所以強行收歸林業部官,對於那些地主也沒有多少損失。問題是漢人的大地主很少。有也是和契丹人勾結的,現在能夠保住命,保住農田就不錯了。還敢說話?至於礦,原本就是朝廷才能開礦。豪族不過借一些關係,從中牟利而已。
就算加上這些豪族,漢人在整個遼東土地麵積的多少呢?十分之一,因為遼人把漢人限定在極小的區域內進行壓製,而大部分都變成了草場。
軍隊滅掉了契丹人之後,九成的土地就落進了高繼衝的手中。而這些牧場除了劃定濕地保護區以外,完全能夠滿足新移民的需求。不管是南方來的移民,還是從北方來的移民。
所以遼東的農田種植麵積從四月份開始就開始迅速擴張。到五月份種植季節完成時候。直接翻了兩番。不過按照國土規劃司的規劃,農田麵積還能增加一倍。也就是達到與牧場加上濕地保護區麵積相當的地步。而這不包括林業司在山區設立林場,有護林員自行在山地開墾的少量農田。
吳夏認為。這些剩下的農田,應該與人口準入政策掛鉤。
農民不是那麼好當的,牧場管理員也不是那麼好當的,都需要有條件。各縣都開始設立關卡,限製新移民的進入。想進入可以,通過一定的考核。農學院的考核內容不難,都是農業常識,很多出自齊民要術。你不認識字可以,可是齊民要術就是從老農手裡討教來的,你連齊民要術裡麵的東西都不知道,那麼你種地也種得不怎麼樣,回去學習學習去吧。
至於那麼儒生,你連莊稼都不認識,不知道怎麼種植。又達不到當兵和選拔官差的要求,你還是回去吧。
與此同時,各地的縣政府,都要建立蒙學,選派人員到鄉村進行掃盲。同時建設司開始組織人進行道路建設。這也是穩定新移民的一種措施。讓這些暫時還沒有收入的老百姓能夠通過勞動獲取維持生活的糧食。
農業司,林業司的人也紛紛派人下去普及農業知識。
他們在齊民要術的基礎上,分門彆類編撰了“農林牧副魚”的小冊子,作為掃盲的基礎教材。
“渤海王的農民也不是那麼好當的,那不是當農民,是當秀才呢。”
王樸帶著到達青州,準備登船的時候,就聽到了這樣的傳言。
王樸大吃一驚,連忙詢問。才知道渤海王居然把齊民要術交給了普通農民。要知道雖然裡麵充滿了反儒家的內容,可是不能否認它是惠民之政,訓農裕國之術。從成書以來,一直就是非朝廷要員不得可是渤海王卻把它當做了掃盲的教材。也就是說,是最基本的知識讀本。
這和把高深的算學知識當做入門考核一樣驚人,王樸和趙挺等人麵麵相覷,第一次對自己前往渤海郡的前途產生了懷疑。(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